如何看待教会中那些不信的“侍奉者”?

作者: 漫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14 19:08:38
分享与播放

某间教会一位同工找我交通一件事,是关于他们教会的司琴侍奉的。他们教会近期做了一个决定,撤换掉当前负责主日司琴的同工(根本原因是觉得她的弹琴水平不够好),转而聘请了一位社会琴行刚入职的教课老师。这位老师并不信主,来教会弹琴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刚入行,缺少练手的机会;第二是希望通过这份工作赚点外快补贴生活;第三是所在琴行与该教会存在一定合作关系。

虽然堂委会通过了这个决定,但引起了好多同工和信徒的不满。一个没有受洗的,也不信主的,只是为了赚钱的人,真的适合在主日敬拜中担任教会司琴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如果该教会确实面临“无人会弹琴”的困境,为了保证主日敬拜能正常进行而暂且外聘应急人员,还可以理解。但现在的问题是,教会有好几位司琴同工,还去外聘不信的人吗?作为一个在主面前侍奉的人,应当要具备什么条件,是不是谁都可以侍奉呢?

受洗是参与核心侍奉的基本前提

对于教会中的核心侍奉岗位,比如传道人、教诗员、诗班成员等,这些必须是要受过洗礼的。以该教会的司琴岗位为例,他们的钢琴是摆放在讲台上的,司琴者需要上台弹琴的。要一个没有受过洗且心里压根就不信主的人,在主日上台弹琴,这样的做法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的。主想要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看重有能力的人吗?当然不是,祂更希望看到,是属于祂的儿女心的归向。

要有侍奉的心志

既然是侍奉主,就必须要有真实的侍奉心志,这种心志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不是出于外界被迫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乐意。这种心志是在对主的爱中自然流露的,是愿意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恩赐全然摆上,为着教会的益处和神的荣耀。就像那些默默奉献的同工,他们或许没有专业的技能,但因着对主的爱和侍奉的热忱,甘愿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这样的侍奉在神面前是蒙悦纳的。相反,如果只是出于外在的压力或某种功利性的目的来参与侍奉,缺乏内心的真诚和渴慕,这样的侍奉不仅难以持久,也无法真正彰显神的大能和恩典。

我们应当效法那些为主倾倒、全心摆上的榜样,让侍奉成为一种心灵的操练和生命的见证,在每一个服侍的时刻都存着敬畏和感恩的心,将最好的献上给主。

要能为主作见证

侍奉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对我们个人而言,是我们对主的感恩;可对主和教会而言,这是卑微的我们为主作的美好见证。恩赐和能力的大小很重要,但从态度上来讲也没有那么重要,如果我们能以真诚的心站在人前,将自己生命中因主而有的改变和恩典分享出来,这样的见证就带着属天的能力。无论是在街头巷尾向陌生人传讲,还是在教会团契中与弟兄姐妹分享,只要我们存着敬畏和诚实,把主在我们身上成就的奇妙作为述说出来,就能让更多人看见神的荣耀。

就像那些在圣经中为主作见证的门徒,他们没有高深的学问,却因着亲身经历了主的复活和同在,勇敢地将福音传开,使无数人因此归向神。我们的见证或许平凡,但只要是出于对主的真实经历和感恩,就能触动人心,引领他人认识这位爱我们的主。这样的见证不是空洞的言辞,而是生命被主更新后自然流露出的见证,是我们与主同行过程中留下的足迹,能让更多人感受到神的爱与大能,从而愿意跟随主的脚步。

但教会若将这侍奉的机会都给了那些只有能力却没有生命改变,甚至是还没有接受主的人,这样的“侍奉”还能被称作侍奉吗?这样的“侍奉”还能有见证的果效吗?这样的“侍奉”还能带领人归向主吗?答案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我们明白作为一名侍奉者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后,自然也就能对此作出正确的判断。侍奉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展现个人或教会在某方面的恩赐和能力,让人夸赞能力荣耀,而是要真正在生命上被神认可、被弟兄姊妹见证。愿我们以生命见证主,而不只是靠表面的能力吸引人。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