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与一位老牧者的交谈,久久萦绕心头。他谈及教会聘请年轻夫妻同工时的困境:妻子安于相夫教子,推卸教导责任,使教会仿佛只请了一人;又谈及一年一签、三年转终身的聘任制度,如何消磨了传道人的热忱,使他们渐渐“躺平”,事工得过且过。
这些话如重锤击胸,令我夜不能寐。我们是否还记得最初的呼召?抑或已将牧养降格为一份安稳的工作?
夫妻同工:同一异象,共同使命
教会聘请夫妻本可成为美事——二人同心,发挥恩赐,共建基督身体。但若缺乏清晰职责界定和共同异象,便易陷入“一人做工,一人旁观”的窘境。
问题核心不在于“能否请夫妻”,而在于我们是否以属天的眼光看待服事。每位服事者,无论夫妻,都当明白:我们蒙召是为服侍神,而非仅仅“占据职位”。教会需要帮助夫妻建立清晰的服事界限和目标,让二人都能在各自的恩赐领域发挥所长,而非将服事视为可推卸的负担。
“铁饭碗”文化:消磨使命感的温床
三年考核即转终身制的聘任方式,本意为保障传道人生活稳定,却在不经意间培养了“躺平”心态。当缺乏必要的考核与激励,当职位安全不再与忠心程度挂钩,最初的热情便易被安逸吞噬。
这不禁令人想起圣经中那按才干受责任的比喻——主人期望仆人善用所托付的,而非将银子埋藏地下。今日教会是否也陷入了类似的陷阱?我们建立的人事制度,是鼓励忠心尽责,还是无形中助长了敷衍塞责?
重拾初心:从“职业”回归“呼召”
解决之道不在于废除保障,而在于重新连接每位服事者与那最初的呼召。
对教会而言,需要建立更健全的关怀与督导机制:定期的灵性评估、持续的神学装备、明确的目标管理。终身聘任不应是努力的终点,而是更深投入的起点。
对传道人而言,需要时常回到神面前,叩问内心:我是否仍以基督的心为心?是否仍视羊群为珍宝?牧养不是职业,而是生命的回应;不是工作,而是使命的践行。
对平信徒而言,我们当为牧者祷告,以支持代替批评,以参与代替旁观。教会的健康是全体信徒共同的责任。
结语:守望黎明,勿忘初心
老牧师的忧虑,是神圣的不安。它呼唤我们回归那纯正的信仰本质:无论夫妻配搭还是制度设计,终极目的都是为更有效地见证基督,而非满足人的安逸。
“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愿我们都能常存敬畏,不忘初召,在这世代中作忠心有见识的仆人,直到主来。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