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孩子在教会机构工作时,曾因偶然看到几位神学生姐姐的群聊,陷入巨大的受伤与困惑中。群里满是对她婚姻、工作和家庭的负面评价,与平日姐姐们展现的亲切截然不同。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不仅让孩子对这些神学生彻底失望,也让我们重新思考:神学生作为侍奉神的仆人和信徒信仰路上的引路人,该如何警惕生命中的漏洞,活出应有的见证?
我们深知神学生也是不完全的人,但“不完全”不应成为轻忽言行的借口。结合这件事,神学生尤其需要在三个方面警醒自己。
一、警惕“成群结队”中的闲话风险
姐妹间喜欢结伴交流是常情,但“三五成群叽叽喳喳”时,很容易偏离正当话题,陷入对他人的议论。群体环境有时会让人放松警惕,误以为“大家都这么说”就是合理的,却忘了“多人聚集”若没有真理约束,反而可能成为传播闲话、论断他人的温床。与其凑在一起讨论他人的是非,不如将时间用在彼此鼓励、共同追求真理上,让“结伴”成为生命成长的助力,而非破口。
二、谨慎言语行为,守住真理边界
言语的力量远超我们想象,神学生更该明白“话语要出于清洁的心”。
1.描述事实不要添加恶意:若真有需要沟通的问题,应基于客观事实,而非带着偏见添油加醋,更不能用负面标签定义他人。看不惯的事本就很多,但“看不惯”不代表有资格评判,学会“闭嘴”有时比多说更能彰显成熟。
2.群聊从不是安全区:文字、语音都会成为无法抹去的证据,今天在群里随意说的一句话,可能明天就会成为伤害他人的利刃,也会让自己的见证受损,严重的还有可能违法。最近网上一位老师在所谓“闺蜜群”里造同事黄谣,构成毁谤罪,被拘留2日。另外,当面的亲切若配上背后的论断,只会让人看到虚伪,背离信仰所教导的“诚实待人”,很容易绊倒人。
三、放下“毕业万岁”的心态,持续操练敬虔
神学毕业不是生命成长的终点,而是服侍与生命操练的起点。进入教会或机构服侍,更需要带着“继续学习”的心态:学习用真理约束自己的言行,学习在与人相处中活出爱心与包容,学习在每一件小事上操练敬虔。神学生的价值,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神学知识,而在于能否让知识转化为生命的见证——待人时的温柔、说话时的谨慎、面对他人时的尊重,这些日常的“小操练”,才是真正的“敬虔”。
神学生是信仰的见证者,而非让人跌倒的绊脚石。作为蒙召且接受过系统神学训练的神学生都能常存警醒,在言行中守住真理,用真实的生命让他人看到信仰的美好,而非在“当面与背后的反差”中,消耗他人对信仰的信任。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云南一名神学生。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