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弟兄因为做了一件违背信仰的事,内心感到十分不安。因此他找到牧者,希望能够重新洗礼,以再次洗净自己的罪。可牧者却说,只要真心悔改就可以,不用再二次洗礼,因为洗礼一次就够了。
从历史与现实看,二次受洗确实是教会当中的一种暗流,有些人觉得此前的受洗是在错误的教会或牧者,或者以为自己犯了大罪需要重洗。前者最典型的当属宗教改革时期的异端再洗礼派。而后者则存在于某些信徒的内心里。当这种想法是明显违背圣经以及大公教会教义的做法。
在基督信仰绝大多数的宗派的教义中,一次洗礼足以成就救恩联结。在圣经中,耶稣基督颁布大使命时明确吩咐门徒:“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中进一步阐释这一真理。即“一主,一信,一洗”。这说明洗礼只要是合乎圣礼的仪式(奉三位一体主的名,有水接触到皮肤,就是有效洗礼),受洗一次也就可以了,不需要再重新来过。
最为重要的是,真正给人施洗的乃是上主,牧师神父只是祂的管道而已。因此即使牧者的生命存在问题,所在教会也有不少罪恶,但都不会影响到施洗的有效性。既然我们是由上主施洗的,那么其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也就不需要二次受洗。二次受洗的想法是对基督救恩的一种否定。
而且洗礼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信仰本质,而非外在仪式的反复操作。大公教会普遍认为,洗礼是圣灵作工的媒介,通过这一仪式,信徒获得灵性重生。这种属灵层面的改变具有永恒性,并不需要重新反复。因为这不仅违背信仰,而且还是多此一举。
在大公教会实践中,对于跌倒后悔改的信徒,通常通过劝诫、认罪、领受圣餐等方式帮助其恢复与上主及教会的关系,而非要求二次洗礼。这种实践既尊重了洗礼的圣礼尊严,也彰显了因信称义的核心信仰。救恩的根基是基督的恩典,而非人的仪式行为。
基督徒在信仰生活中难免会犯错跌倒,这是信仰天路历程中常见的情况。而所要做的乃是不断悔改归正,而不是重新接受洗礼。洗礼是归入基督的初始仪式,标志着我们与有罪的旧生命决裂。可尽管如此由于肉体的软弱,我们常会立志行善,却偏行己路。而这就需要不断地悔改,来更新我们的生命,因此洗礼是得救的开端,悔改是得胜的途径,两者是一体的。我们只要接受洗礼了,就有了永生的地位。但是否能够得胜,则需要我们每天的操练。
基督徒的洗礼具有一次性、永恒性与不可重复性。一次凭信心接受的洗礼,已足以使信徒归入基督的名下,获得圣灵的印记与救赎的应许。信仰的成长不在于仪式的重复,而在于一生持守对基督的信靠与顺服。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