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收藏邮票,特别是基督教邮票。这些基督教邮票都是国外的邮票,其中比较多的是天主教的邮票。从邮票的方寸之间,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基督教历史人物、事件、信仰的圣事、圣礼等。
今天就是简单地通过梵蒂冈发行的1981年第42届国际圣餐会议的纪念邮票来了解国际圣餐(圣体)大会。这也是对圣餐和我们的信仰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因为我们基督教教圣礼有两种,即洗礼和圣餐礼。
在圣经我可以看到,主耶稣基督亲自设立了这两种圣礼。圣餐礼是用饼和杯来记念主耶稣基督的受难,饼代表基督的身体,杯代表基督的血。圣餐礼象征着信徒与基督的联合,通过领受圣餐,信徒表明自己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共享基督的生命和救恩。
圣餐, 亦译“神交圣礼”,基督教的主要礼仪之一。天主教称“圣体圣事”,称其礼仪为弥撒;东正教称“圣体血”;新教称“圣餐”、“主的晚餐”等。犹太人的传统节日逾越节是为了纪念祖先在摩西带领下出埃及的历史事件(出12)。在与门徒一起共进逾越节晚餐时,耶稣解释了自己的死及其意义。耶稣指出了自己就是逾越节的羔羊,而且自己的死就是用自己的血和身体作为赎罪祭,将众人从各种罪的网罗中拯救出来,从此人们和上帝有了一种新的契约关系。在旧约的族长时期,立约后会有筵席,以昭示新的关系的建立以及立约双方对这种关系的忠诚。因此,耶稣与门徒最后晚餐也表示了对新约的见证。在与门徒分享饼和酒之时,耶稣进行了祝祷。基督教各宗派圣餐礼仪不尽相同,但都包括礼人(神父或牧师)重复上述耶稣的分享,将面饼(东正用有酵面饼,天主教用无酵面饼,新教则因教派而异)和葡萄酒(有些教会平信徒不能领酒)分给信徒。(丁光训、金鲁贤主编:《基督教大辞典》第546-547页)
我们看到的这组国际圣餐大会邮票有四枚。从邮票上外文我们可以得知:此次会议的召开地点在法国的卢尔德,第一枚邮票票面上的外文是:“耶稣基督为一个新世界而破碎的饼”(意译,不一定准确),其它的是有关基督教信仰的画作。
国际圣餐大会邮票在梵蒂冈城印刷并发行;面值以欧元计(如 €0.70、€1.50 等);图案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体光、圣母、教堂、鸽子(象征圣灵)、主办城市地标、基督圣心、最后的晚餐元素等;常附带首日封(FDC)和特殊邮戳。这些邮票的绘画风格凸显天主教的特色,不是装饰,而是教导(Biblia Pauperum “穷人的圣经”);不是偶像,而是窗口——透过图像进入神圣奥秘美是通往神的道路之一。
下面我们透过邮票来简要地了解一下“国际圣餐大会”。
国际圣餐大会(International Eucharistic Congress,简称IEC)是天主教最重要的国际性活动之一,旨在公开表达对圣体圣事( Eucharist)的崇敬与信仰,并促进信徒间的共融与传教热情。
在基督教信仰里圣餐礼的重要意义都是一样的。关于“圣餐”和“圣体”,是我们基督教内天主教、新教的叫法或翻译的不同,都是主耶稣基督的身体和宝血。基督教新教通常称为“圣餐”(Holy Communion),天主教称为“圣体圣事”(Eucharist)。我们在这里不探讨和研究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在圣餐上的分歧,而是求大同求小异,即我们只说主耶稣所亲自设立的圣餐,其信仰重要意义不再赘述。
虽然我们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不会以官方身份正式参加这些大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教与这些大会毫无关联。 在近代,特别是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1965)倡导基督教合一对话之后,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新教代表的参与形式通常是作为 “观察员”或“嘉宾” ,而非正式参与者。比如, 2024年布达佩斯国际圣餐大会,在本次大会的筹备和举行期间,组织者特别强调了“普世性”(Ecumenical) 的维度。大会邀请了东正教和主要新教宗派的代表作为观察员出席,世界信义宗联盟(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 和世界改革宗联盟(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 等重要的新教联合组织都派出了代表。他们的角色不是参与天主教的神学讨论或礼仪,而是作为兄弟教会的代表,以示友好、增进理解、促进对话。在这之前的1993年美国奥兰多国际圣餐大会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具有“普世特征”的国际圣餐大会。大会专门设立了“普世项目”,邀请了多位新教和东正教的领袖参与相关的研讨会和活动。美国福音信义会(ELCA)和美国长老会(PCUSA) 等主流新教宗派的领袖都应邀在会上发言或参加讨论。这标志着从过去的相互隔绝,转向了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和尊重。自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以来,邀请新教(及东正教)代表作为观察员和对话伙伴已成为一种惯例。这种参与的目的是为了 “基督教合一运动” ,旨在增进不同传统基督徒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与合作,共同见证信仰,尽管在圣餐等核心教义上仍存在深刻分歧。
1881年国际圣餐会议首次在法国里耳举行。1909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主题为“和平的伟大呐喊”,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会议强调和平主题。至今已举办超过50届,早期集中在欧洲,后逐渐扩展到全球,体现天主教的普世性。
主办方由宗座国际圣体大会委员会(Pontifical Committee for International Eucharistic Congresses)筹备,教宗通常委派特使或亲自出席;举办频率通常每4年一次,近年因疫情等因素有所调整。2027年(第53届):暂定在塞内加尔达喀尔(Dakar),或将成为首次在西非国家举办的IEC,凸显教会对非洲的重视。
国际圣餐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促使信徒更深入地投入圣餐,或进行圣体朝拜,提高对生命的虔诚,将基督圣体置于教会和世界生活的中心。每届大会都有其特定主题,如“友爱治愈世界”等。
国际圣餐大会还有神学研讨会 ,如第53届国际圣体大会计划于正式开始前在厄瓜多尔宗座天主教大学举行国际神学研讨会,约450人参加,探讨圣体与博爱之间的关系。会议期间会有各种演讲和论道活动,如安德鲁 - 科赞斯主教在“圣餐礼与世界的变容”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通过参与圣体大会的各种活动,信徒们能够更深刻地体验圣体圣事的奥秘,增强对神的信仰和热爱,如国际圣体大会中,有儿童首次领圣体,提醒人们在圣餐中接受主的纯洁。
国际圣餐会议对天主教会有着很大的的影响,圣体大会为全球天主教会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团结的平台,有助于加强教会内部的联系和合作,推动教会的发展和福传工作,促进教会的合一,也有处在冲突地区的代表前来参加,体现了教会的普世性和团结性。
国际圣餐会议的意义和影响:
一、促进宗教对话与和解:天主教国际圣餐会议为天主教与其他基督教派别,包括新教之间的对话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双方可以在圣餐问题上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尊重,减少因教义差异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推动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团结与和解。
二、增强社会凝聚力:圣餐礼在基督教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信徒与基督以及信徒彼此之间的联合与团契。国际圣餐会议对圣餐礼的强调,有助于激发基督教徒的宗教热情和归属感,增强教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对社会稳定和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影响文化和教育:基督教关于圣餐的观念及其相关的艺术、音乐、文学等文化表达,在西方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国际圣餐会议的召开和相关讨论,进一步传播和弘扬了这些文化元素,对新教的文化传统也产生了一定的渗透和影响,促进了文化基督教在不同教派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整个西方文化的内容和内涵。
四、圣餐礼作为基督教救赎的核心措施无疑是教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对此有不同,但我认为是“殊途同归”:主耶稣在圣经中预先向我们解释了他的圣体的无所不在的性质,这个超级血肉作为生命的唯一真粮,不是存在于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天空,而是从“天上”降到“地上”,充满于物质宇宙之中。
五、国际圣餐会议对于社会也有影响。圣餐大会所传达的友爱、和平、正义等理念,对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国际圣体大会强调友爱治愈世界,呼吁人们照顾那些渴望食物和尊严的人,帮助近人充饥,对解决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一组4枚邮票是 1981 年 4 月 11 日天主教在法国在卢尔德召开的第 34 届国际圣餐会议,围绕圣体圣事相关神学、圣餐礼实践、教会使命与牧灵工作、信徒灵性成长与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与会者包括罗马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道者和普通信徒等,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在会议期间有专门的活动来纪念第一次圣体(圣餐)圣事会议 100 周年,包括特别的弥撒、祈祷和反思等,有助于与会者回顾天主教会的历史和传统,增强对圣体(圣餐)圣事的敬畏与热爱。为此,梵蒂冈邮局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
梵蒂冈邮局是梵蒂冈城国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之一。梵蒂冈邮局位于圣彼得大教堂右侧入口处,建筑规模虽小,但在世界影响力却很大。梵蒂冈邮局的历史可追溯至 1929 年,他们建立了自己的邮政系统。同年 8 月 1 日发行了第一张邮票。此后,梵蒂冈邮局不断发展,逐渐成为集邮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这些诸多邮票中小小的部分。
马丁·路德1519年在《基督真实与神圣身体的蒙福圣礼》的论文中写道:“在圣礼中我们看不见任何奇妙的东西——只不过是普通的水,饼和酒,以及一个讲员的说话。那是没有任何事物引人注目的。然而,我们必须学会发现在这些毫不起眼的事物之下,隐藏了荣耀的尊荣。那就如同基督在道成肉身中,我们看见一个不坚固,软弱和会死的人——然而,他正是上帝本身的尊容。正是以相同的方式,上帝亲自向我们说话,并且这些平凡和粗俗的物质中面对我们。”对于路德来说,基督是真实临在于圣餐中。圣餐礼是信徒共同参与的圣礼,饼和杯的分享象征着信徒在基督里的合一。无论信徒来自不同的背景或阶层,在圣餐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这种共同的领受和参与,能够加强信徒之间的彼此联合和团契,使教会成为一个更加紧密和有爱的共同体。“不仅我们的生命依赖于圣餐,甚至宇宙和人类的历史也是从耶稣圣体的圣餐杯中不断地生产出来的,这不是什么夸张的比喻,而是真正的神本主义思想。”(吴明山:《天主教与新教关于圣餐礼的交锋》)
我们今天看到的有关圣餐会议的邮票,小小方寸,却有着许多的信仰的见证。让我们再次重温主耶稣基督在创立圣餐时的教导:“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