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排外”是指本地人排斥外来的人。不论外来的人是好是坏,只因为对方是外来者,就自始至终抱有成见,甚至通过各种隐性的方式孤立对方。实际上,教会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位同工在神学毕业后便离开家乡,到外地教会参与服侍,至今已十多年。再次见面时,他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意气风发,眉宇间总带着一丝难以舒展的疲惫,与人交流时也常常下意识地保持着距离。据他说,尽管自己在教会服侍多年,尽心尽力参与各项事工,却始终感觉像个“外人”。本地信徒之间的那种默契,他似乎永远融不进去;一些重要的决策讨论,他很少能真正参与;甚至当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心得时,他也常常只能在一旁默默听着,插不上话。这种无形的隔阂像一层薄雾,看似不显眼,却始终笼罩在他与教会群体之间,让他即便付出了多年的心血,也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属感。不仅如此,同工们对他似乎总存有几分防备,哪怕他已付出真心,仍因“外地人”的身份而显得格格不入。
为什么在教会中也会如此呢?我们不是共同侍奉神的肢体吗?
一、在多数人心里,“地域性”思想比较强
在许多教会中,“地域性”思想一直比较强。平日里我们或许没有留意,但不代表它不存在。这种思想往往体现在一些细微的日常互动中:比如本地信徒之间用方言自然地交流,无意间就形成了一道语言壁垒,让外来的弟兄姐妹难以融入;又或是在组织活动时,大家会习惯性地优先考虑本地成员的偏好,而忽略了外地信徒的需求和感受。甚至在选举同工的时候,也倾向于优先选择本地人,实在没有办法才会考虑外地人。久而久之,外地信徒即便心怀热忱,也会在一次次被边缘化的经历中,渐渐收起主动靠近的脚步,感觉自己始终是教会这个大家庭里的“客人”,而非真正的“家人”。
二、本性深处的自私
为什么会有排外的思想呢?其实还是源于人本性深处的自私。人有一个共性,就是习惯性地先为自己考虑,哪怕在教会的侍奉中,也常常不自觉地以自己为第一受益人。这种自私并非明目张胆地索取,而是一种潜意识里的自我保护和优先倾向。当人们在教会中以地域划分亲疏时,本质上是在寻求一种熟悉感带来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让他们更愿意与“自己人”相处,因为彼此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甚至饮食习惯都更为相似,互动起来无需过多磨合。于是,在资源分配、机会给予时,不自觉地就会向本地群体倾斜,觉得这样能让“自己人”获得更多益处,却没意识到这种“益处”的获得是以牺牲外地信徒的融入机会为代价。这种源于本性的自我中心,为“地域性”思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也让教会本该具备的包容性在无形中打了折扣。
三、还未真正懂得“同为神儿女”的含义
跟随主、因福音得救并真心归向神的人,都是神的儿女。在神家里,不分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神的儿女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在彼此眼中,不应有地域、学识、贫富的界限,因为在神的国度里,众人都是因信称义,在恩典中合为一体。
我们蒙召是要彼此相爱,如同基督爱我们一样。这种爱超越了血缘与地缘的局限,是甘心舍己、彼此担当的爱。当我们真正明白自己同为神的儿女,就会看见每一个弟兄姐妹身上都带着基督的形象,无论他们来自何方,有着怎样的背景,都应被接纳、被尊重、被关爱。这种属灵的连接,比任何外在的差异都更为坚固,它能打破“地域性”的壁垒,让教会成为一个充满爱与包容的大家庭,使所有信靠主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共同在真理中成长,荣神益人。
在教会中有排外思想的肢体,恐怕还未真正懂得同为神儿女的含义。
四、侍奉是为主,而非为自己
在教会中的侍奉,与一般的工作不同,不是为了自己得多少利益,而是为了更好地侍奉主。这种侍奉的核心在于以基督的心志为导向,将个人的才干、时间和精力全然摆上,不是追求个人的荣耀或地位,而是单单为了彰显神的荣耀,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
当我们存着这样的心志,就不会在侍奉中计较付出与回报,也不会因地域、背景的差异而产生隔阂或纷争,反而会因着共同的目标——荣耀神并服侍弟兄姐妹——而彼此配搭,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哪怕我们受了一些委屈或经历了利益的损失,也仍然可以常存喜乐。正如经上所记:“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2:5)在侍奉中,我们当放下自己的喜好和成见,凡事从神的角度出发,思量如何能让更多人认识他、归向他,如何能让教会在爱中建立,使神的名得荣耀。这样的侍奉才是蒙神喜悦的,也才能真正体现出“同为神儿女”在基督里合一的心意,打破一切可能存在的无形壁垒,让侍奉成为连接弟兄姐妹心灵的纽带,共同见证神的大爱与奇妙。
五、在基督里同归于一
如果按照血缘,今日的我们都不是“真以色列人”,但因为神的爱和恩典,我们以信为本成为亚伯拉罕的后嗣,成为神应许的儿女,在诸约中并不是局外人,而成为他家里的人。这样的身份超越了血缘、地域、文化等一切外在的界限,我们在基督里成为一体,同为神的儿女,拥有共同的属灵生命和永恒的盼望。
这份属灵的联结,远比任何世俗的关系更为紧密和坚固。它呼召我们以弟兄姐妹相称,彼此相爱、彼此担当。在教会这个属灵的大家庭中,我们当放下个人的狭隘与偏见,以基督的爱包容接纳每一个肢体,使我们在真理中合一,在爱心上长进,用实际的行动彰显“同为神儿女”的真谛,让世人从我们彼此相爱的见证中,看见基督的荣美,认识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恩典。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