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是国之大是,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基督徒自然也不列外。基督徒在关注峰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外,也额外的关注了峰会文艺晚会所演奏的交响终曲《欢乐颂》。
《欢乐颂》的曲子对我们基督徒来说并不陌生,已经耳熟能详、熟记于心,因为它与全国基督教两会出版发行的新编《赞美诗》中的《快乐崇拜歌》的曲子如出一辙。因此当G20峰会文艺晚会在演奏《欢乐颂》时,有不少的基督徒无比激动,感恩万千,在朋友圈里相互转告,诉说上帝的奇妙。
其中,有不少的人认为交响乐团所演奏的《欢乐颂》,就是选自我们基督徒的《赞美诗》18首《快乐崇拜歌》的曲子;以此感恩上帝奇妙的作为,《快乐崇拜歌》的曲子在中华大地上响起,荣耀了上帝的名。更有甚者,有少许人甚至把之与浙江基督教所面临的现实处境联系在一起,认为浙江大地上的十字架虽然被拆了,但世界各国的首脑却齐聚杭州并《欢乐颂》,是何等的滑稽和妙不可言。
G20峰会交响乐团演奏的压轴戏《欢乐颂》真是基督教名曲吗?笔者也一厢情愿的希望这是真的,但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本溯源,理性的看待此事。笔者特意查考了《欢乐颂》词和曲的来源,发现《欢乐颂》并非我们基督教的曲子,与基督教《快乐崇拜歌》并无多大的关系。百度百科对《欢乐颂》有这样的介绍:《欢乐颂》,又称《快乐颂》(德语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而这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不包含文字)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亦曾被用作罗德西亚1974-1979年国歌《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的旋律。
据此来看,G20峰会所演奏的曲子《欢乐颂》,是作曲家贝多芬专门为席勒的《欢乐颂》所谱的曲子,并且《欢乐颂》的词也并非是新编《赞美诗》18首《快乐崇拜歌》的词。在某些方面,有些基督徒太会异想天开了,G20峰会并不会专门为了基督徒和基督教信仰,而刻意的在治国理政的场合演奏属于基督教的曲子,颂扬基督教信仰和文化。
事实上,G20峰会之所以在终曲演奏选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欢乐颂》这个气势恢宏的曲子,实则是在表达全人类弥合分歧,建立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和坚定信念。就如中国青年网在《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对话》报道中描述的那样,把演奏《欢乐颂》定义为:“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和“晚会在交响合唱《欢乐颂》中落幕,表达着对祥和、欢乐的追求与赞美。”
若非要把G20峰会所演奏的曲子《欢乐颂》与我们基督教或《快乐崇拜歌》联系在一起的话,无非有二。一是新编《赞美诗》18首《快乐崇拜歌》的曲子,是借用贝多芬为席勒《欢乐颂》所谱的曲子。《快乐崇拜歌》这首诗由美国著名牧师范·戴克所写,写成后把这首诗献给威廉斯大学的校长,并要求“必须配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主题来唱。”二是《欢乐颂》的曲子,是由基督徒作曲家贝多芬所谱。就是说,G20峰会所演奏的曲子《欢乐颂》,是基督徒的作品。这位基督徒作曲家所谱出来的曲子,已经成为交响乐中的经典,立于世界之上,荣耀了神的名。
(本文作者系安徽蚌埠一教会传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