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宸生平简介

作者: 洪道
来源:福音时报
2024-12-27 08:14:19
分享与播放

赵紫宸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以及诗人。他于一八八八年二月十四日出生在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的一个小商人的家庭。赵氏的家境在当地原是数一数二的,到了他十一二岁之时,家道才“始渐不支”。于是赵紫宸想借着读书,为自己谋得一条生活的出路,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上杭州去读中国书,一条是上苏州去读外国书;两条必择其一,自己颇觉为难。”因此只好以求签的方式让“神灵”来决断。

不过事后赵紫宸并没有按照“神灵”的指示去行动,理由是因为“神灵”的指示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如此说来,去苏州读外国书实乃早已为他自己所决定的了。从萃英书院毕业后,他的生命历程有了新的转变,虽然仍继续选择求学之路,但此时的他已不再纯粹为了生活所需,却更是为了民族的振兴而致力学习。因此在明知“东吴学费太钜”的情形底下,仍携巨款“往考东吴”而“居然录取”。

赵紫宸生命中的第三个阶段便是委身于基督教事业的历程。他岂不是“非宗教运动的小健儿”吗?他又是如何从反叛中回转呢?他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经历痛苦的家庭贫困与婚姻问题;其次是师长们的感化。特别是校长孙乐文博士的勉励曾让他决志“领洗入教”。此后的他变得异常热心,并且过着十分严谨的清教徒式的生活。

一九一四年,赵紫宸代表中国监理会赴美参加美南监理会总会会议的时候,获得了一次留美深造的意外机会,遂于同年秋来到美国梵德贝尔特大学(Venderbilt University)攻读神学,并研究哲学与社会学。一九一六年他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于次年获得神学学士学位(B.D.)。由于在校期间成绩优异,院方还颁发给他“创校者奖章”,以资纪念。

一九一七年,赵紫宸神学毕业后回到东吴教授社会学与宗教学,一九二二年出任文学院院长一职至一九二五年。一九二六年赵氏正式加入燕大的教师队伍,两年后继刘延芳出任宗教学院院长一职直到一九五二年。在燕大的教学生涯是赵紫宸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时期几乎涵括了他整个神学思想的演变,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他的生命历程。

首先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他的神学思想演变。我们知道当赵紫宸于一九二六年加入燕大之后,非基运动的风波不但未有止息,反而是愈演愈烈。因此他所发表的文章,仍是围绕着本色化的主题而作出回应,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他的文章主题便转入了十字架的讯息。

虽然十字架是阐释福音的不二法门,但教会在这个历程中,因为宗教经验与灵修太肤浅,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赵紫宸在当时并没有看清问题的根源,是他在若干年入狱之后,才猛然发觉问题的症结乃在他的神学架构。这种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信念不可能造成坚不可破的深邃信仰。这样赵紫宸的神学思想,便进入第三个阶段,即由先前的自由主义立场,转变到了后来的新正统主义立场。

其次,是他自己的生命历程。在宗教教育方面,在赵紫宸之前的院长与教员虽已做了不少贡献,但其学院的鼎盛期却是随着他的加盟而到来的。因为他不仅承接了刘延芳的办学宗旨,更是深化与创新了这一领域。他十分注重与普世教会间的关系,曾代表中国教会分别于一九二八、一九三八、一九四七年参加了在耶路撒冷(Jerusalem)、印度的马德里斯(Madras)和加拿大的惠特比(Whitby)举行的世界宣教会议(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uncil Meeting)。

当然赵紫宸的生命历程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他先是经历了亲人的相继离世,母亲的离去固然使他“悲痛”,然最令他伤心的是两个亲弟弟的中途夭折。其次是他自己入狱的经历。在狱中赵紫宸零距离地接触到日军的残暴以及时刻感受着生命的威胁,此时的他似乎已失去了以往的那种傲气,只能在施暴者面前默默忍受。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他深刻体会到神的保守与眷顾,并最终使他得到了信仰上的释然。

然而好景不长,在一九五二年的“三反”运动中,赵紫宸因着“自我检讨不够彻底”而被定性为“反动分子”。随后他被免去所有的职务,其“爱徒集团”也遭到了相应的牵连。文革爆发后赵紫宸再一次遭到迫害,在孤寂中度过余生。

一九七九年他获得平反,并死于同年的十一月十二日,葬于北京。

引注:

1.燕京研究院编,《赵紫宸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盧龙光主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遇》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2001。

3.赵紫宸,《我的宗教经验》,《赵紫宸文集第三卷》。

4.《监理会—维基百科》载于zh.wikipedia.org/zh/,2011-2-16。

5.林荣洪,《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

6.唐晓峰,《赵紫宸神学思想研究》。

7.林荣洪,《中华神学五十年 1900-1949》。

8.赵紫宸,《中国人的教会意识》《赵紫宸文集第三卷》。

9.赵紫宸,《敬致全国中国基督徒书》《赵紫宸文集第三卷》。

10.赵紫宸,《编辑者言》,《赵紫宸文集第三卷》。

11.赵中辉编著,《《英汉》神学名词辞典》,新增订版,台北:基督教改革总翻译社,1998。

12.赵紫宸,《耶稣的人生哲学》,《赵紫宸文集第一卷》。

13.赵紫宸,《系狱记》,《赵紫宸文集第二卷》。

14.刘建美,《什么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载于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822348.html,2011-2-16。

15.《三反运动》载于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11762.htm,2011-2-16。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