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天上的父面前必不认他。(太10:32-33)
基督徒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使徒彼得曾经在人面前连续三次不认主,尽管主耶稣已经提前告知他此事,虽然彼得也再三保证不会不认主耶稣,但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彼得还是迫于形势,连续三次不承认自己是跟过耶稣的那个门徒。
此事,对基督徒的教训极大,告诫跟随耶稣的人,不能不认耶稣;也告诫基督徒们不要自以为是,不要以为自己很坚强,但到头来可能如同当初的彼得一样,不仅没有做什么有益的事,反而碰了一鼻子灰,连主耶稣都不认了。
当一位弟兄想到或读到使徒彼得这个事迹的时候,意识到他自己也有此相似的经历,所以心里面在惭愧的同时,也带着一些信仰疑问,来找我帮忙答疑。那弟兄心里面又带着什么样的惭愧与疑问呢?
原因是这位弟兄是个职场中人士,也是教会中的一位重要同工。一般来说,一个人只要信耶稣了,且有一定的热心与负担,那么不免会在各种关系与场景中表露出自己的信仰。这位弟兄就是如此,所在部门的同事都知道他是位基督徒,而且还是位不一般的基督徒,在教徒中是个“小头头”。
开始的时候,弟兄不以为然,以为信仰自由,且表露信仰,还有利于传福音,何乐不为呢?可是,一旦落实到现实中,弟兄发现并不是如此,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单纯了,为什么呢?因为同事老是拿着信仰开玩笑并疏远他。
职场中的人们都知道,一旦成为被取笑的对象,以及被疏远了,那么工作就很难开展了,同事关系也就难以相处了,因为一旦被排斥在外,即便是工作再为努力,往往的时候也等于零,并不会有人多看一眼。
虽然这位弟兄有着诸多的不甘与道理可说,但事实难以改变,无奈之下,弟兄不得不换工作。进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之后,弟兄汲取以往的教训,在同事面前不再提信仰,只谈工作,以至于数年来没有人知道他是位基督徒。
既然没再提到信仰,那么也少了由此而来的信仰歧视,以及被排除在外的风险。当然,另外一件纠心的事情也随之而来,什么事情呢?就是发觉自己连在人前表达信仰、甚至承认信仰的勇气都没有了,尤其是偶尔有同事问过他是否信耶稣而自己随口就否认的时候,内心之中更是觉得愧疚。
愧疚是一方面,弟兄内心之中还带有一丝疑问,那就是耶稣会不会不要他了?如同他在同事面前不承认耶稣一样,因为耶稣自己说过凡在人面前不认祂,祂在天上的父面前也不认他。在笔者看来,弟兄的经历并不至于被耶稣抛弃,因为上帝不会像人一样小气、软弱,而且,耶稣会爱人一直爱到底。
当然,虽然不至于被抛弃,但要想得上帝的称赞恐怕也难,为什么呢?简单的道理,一个人要想得上帝的称赞,总要有拿的出手的东西,上帝总不至于称赞他在同事面前不提信仰、甚至刻意掩盖自己信仰的事吧?给人的感觉仿佛信仰如累赘一样,不再是祝福,而是使人连提都不敢提,又如何称赞呢?
其实,从弟兄经历中也使我们看清楚一件事,什么事呢?那就是当前的大环境尚不允许人自由的表达信仰,虽然信仰自由,但距离完全落实,距离人去除种种偏见,还有着一定的距离。由此角度来看,其实弟兄的做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苦衷,情有可原。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说基督徒就可以封口,不提信仰了?其实,也不是如此;不然就是走进极端中去了;甚至可能是走进了魔鬼撒旦所设立的诡计,因为魔鬼撒旦的诡计不就是让人不提耶稣吗?不就是越少的人知道耶稣就越好、他们的日子就越好过吗?
笔者以为,在人前提信仰无妨,也是应当的,因为宪法赋予人信仰的自由,别人瞧不起、嘲讽、搞小圈子,那是别人的事,是不够尊重信仰的表现;而且,在人前表露信仰,也的确有利于传福音,促使神的道传得更广阔。
当然,也要做好分辨,那就是在人前流露、表达信仰之前,最好也要做好一定的评估,对于一些怀有信仰歧视、甚至敌视的人,其实,做好自我防护,保护好自己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如在职场中,若同事之间关系没有到一定地步,人与人之间没有一定的了解,完全可以把信仰当成是私人的事情,没必要刻意的流露出来,以免没有帮助到人,反而带来反效果,使自己遇到麻烦。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