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探访时说的每一句话

作者: 吕底亚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2-20 09:27:21
分享与播放

探访在教会生活中非常常见,很多的弟兄姊妹都直接参与过对他人的探访,又或者被探访过。有些弟兄虽然乐于参与探访,但并不懂这其中的注意事项。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探访还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不要轻视这件事,哪怕是最简单的一句话,都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给我们的探访事工带来负面影响。

有一位姊妹同工,也在教会侍奉了很多年,参加过多次的探访。在一次探访的时候因为说话不得体引起过误会,最后被人找到教会来了。这位被探访的老弟兄已经有80岁,也是教会的一位“老人”,当年生病住院两次。因是教会的老信徒,也是老同工,教会就去他家探访。在谈到去参加聚会问题的时候,老弟兄表示亏欠,因为身体的缘故参加聚会不能及时,有时候也没有办法去。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毕竟也不是普通的小毛病,这么大的年龄动手术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恢复时间。可这位姊妹不认同,还说:“这有什么?这样难道就不去聚会了吗?有人生病被人抬到医院都要聚会,你这有什么的呢?”这句话说完我就猜到,一定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果不其然,这位老弟兄后来找到教会说理,他认为对方这是在咒诅他,难道自己就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难道自己以后要被抬到教会吗?

当然,我们相信姊妹一定不是这个意思,但因这句不合适的话确实引发了不小的误会。最后,负责人只能找到这位同工,让她先道歉,免得这位老弟兄一直放不下。

关于这件事,确实是一件误会。但这样的表达确实是不妥当的,也使本来很好的一次探访成了不好的探访;不仅没有达到关心的作用,甚至还引起了反感,叫这位老弟兄心里一直没有办法放下。因此,我们在探访时必须要注意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必须要祈求智慧,免得引发不好的影响。

1、避免生硬,免得引发误会。在探访时间,只要是和人交通的,一定要“会说话”,即是说要有“智慧”。就像这位姊妹说的那句“别人都被抬去还聚会,你为什么不参加?”试问一下,这句话说起来,谁会高兴呢?本来可能是一句玩笑话,又或者是无心的,可让听的人却十分反感。探访本来就是一种安慰,使在软弱中的人能够感受到教会和主的安慰与关心;却因为这句话就把整个关心的效果都破坏了,使得关心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话说得好听一些,不要那么生硬,比如说:“您现在的身体处于恢复期,可以先用手机听一听道,等身体慢慢康复了再来聚会;相信您比任何人都着急,但还是要耐着性子,这也是主给您的一个操练功课。”如果这样说,又怎么会使老弟兄那么生气呢?

2、每个人的理解力和生命景况不同,要学会迁就。姊妹也觉得很委屈,因为自己并没有那个意思,现在还要自己道歉,真的是好心办坏事,也很软弱。但我们要提醒,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属灵生命的景况不同。就如这位老弟兄,首先在理解上出现了误会,一直揪着对方是咒诅自己“要被抬来”;其次,还闹到教会。可能是年龄大了,才比较在意,想要听一些好听的话。我们要学会理解,这也是一种需要面对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探访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当如何说话,尤其是那些容易造成误会的话,尽量不说。

3、如果引起了误会,一定要学会诚恳道歉,不要使误会扩大,更不要争吵。当然,如果真是一个不小心引发了误会,就如这位姊妹,那就先道歉。这个时候就不要互相辩论了,免得引发争吵。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先道歉,强调自己是说话的方式不合适,并没有任何不好意思。如果继续辩论,可能会使对方觉得你是强词夺理。这时候情绪一激动,非常容易造成更深的争吵,对彼此的关系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反过来说,有的人可能因此对探访开始有害怕的心理:“探访都要这么麻烦的吗?那我就不去了。”一定不能有这样的心理。为主侍奉是一种福分,有些注意事项那也是正常的。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义工。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