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与上帝“讨价还价”的基督徒吗?

作者: 古斯丁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2-26 22:03:06
分享与播放

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中,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种错误的境地,就是根据自己要求而与上帝的心意“讨价还价。”比如,在生活的某个时刻,我们似乎总是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与上帝达成某种“交易”,我们可能会在祷告中说:“上帝啊,只要你让我这次考试顺利通过,我以后一定会好好读经。”或者说:“主啊,如果你让我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一定每周都去教会。”这些看似充满信心的祷告背后,其实反映出我们对上帝的信靠并不单纯。因为我们试图用自己的条件去换取上帝的祝福,而不是真正相信上帝的心意对我们来说是尽善尽美的。 

记得在我蒙召服侍的那一年,我满心欢喜地顺从上帝的呼召,辞去工作来服侍教会。然而,我忽然想到,自己没有稳定的收入,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以后拿什么来养家呢?随之而来的恐惧和焦虑瞬间涌上心头,于是,我陷入了与上帝讨价还价的关系当中。每次祷告,我都带着很重的负担说:“主啊,如果你能解决我的金钱问题,让我有足够的收入,我就去服侍!”“如果你能给我预备一个稳定的住所,我就毫无顾虑地放下一切来服侍你。” 

在那一年,上帝让我经历了许多“缺乏”的试炼。面对还不清的账单和生活的压力,我实在苦不堪言。在这个煎熬的过程中,我无数次下定决心不再服侍。有一次,房东要求我们第二天务必将房租交上,我和妻子只能跪下来祷告。不知为什么,我越祷告越觉得气愤,好像上帝在捉弄我们似的。我想不通,上帝明明是全能的,为何不肯供应我们的所需呢?于是,祷告完后我气愤地对妻子说:“如果明天上帝还不预备我们的房租,我接下来就不服侍了!”然而,就在第二天,上帝却借着一位广东的姐妹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让我们再次经历了上帝的信实和恩慈。 

今天回想起来,才发现自己与上帝的关系一直处在“讨价还价”的状态。似乎只有上帝达到我的要求,我才肯服侍他。就像摩西在被上帝呼召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也曾与上帝讨价还价。他对上帝说:“主啊,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出埃及记3:11)摩西的这句话,反映出他对上帝的能力缺乏信心,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上帝的信靠有所保留。他试图以自己的能力不足为由,逃避上帝的呼召。然而,上帝对摩西的回答却是:“我必与你同在。”(出埃及记3:12)上帝并没有因为摩西的讨价还价而改变主意,而是用祂的同在来坚固摩西的信心。因此,在出埃及的道路上,摩西借着眼前发生的一桩又一桩的神迹奇事,经历了上帝的信实。 

摩西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使我们在信仰中有不肯顺服上帝的地方,上帝依然会与我们同在,帮助我们得胜眼前的困难。因为上帝的呼召从来不是基于我们的能力,而是基于祂的恩典和信实。当摩西多次与上帝讨价还价之后,他最终学会了完全依靠上帝的能力,顺服在上帝的旨意之下。由此,他的生命从一个软弱的逃亡者,成长为一个伟大的领袖。 

其实,这种讨价还价的行为背后,反映出我们内心对上帝的不信与自我中心。当我们与上帝讨价还价时,表明我们是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掌控生活,而不是将上帝视为生命的主人。我们害怕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权,害怕面对未知的未来,于是试图通过与上帝讨价还价来获得安全感。然而,这样的心理却忽略了上帝是我们最慈爱的父,而非会占我们“便宜”的上帝;我们也因此对祂的爱失去了信靠。忘记了上帝的恩典是无条件赐予的,而非通过我们为自己争取而得来的。 

《竭诚为主》的作者章伯斯曾说:“与上帝讨价还价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对上帝信靠有所保留的信仰。”的确,当我们试图用自己的条件去换取上帝的祝福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怀疑上帝的全能与智慧。我们忘记了上帝是全知全能的,祂知道我们的一切需要,并且会按照祂的恩典来供应我们一切的所需。 

从属灵的角度来看,与上帝“讨价还价”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来自魔鬼的试探。魔鬼会借着“现实的残酷”来试图让我们怀疑上帝的信实。就像摩西差遣出去窥探迦南地的十二个探子回来时,其中十个人按着自己眼睛所看见的那地的“巨人”,向以色列人报恶信,他们声称上帝的心意是错误的,是要将他们葬于死地。当民众听见时,便一齐起来抱怨摩西的带领。这时,他们已经陷入了魔鬼的试探之中,就是只看见了现实的可怕,而没有在信心中看见上帝超越现实的能力。 

作为上帝的儿女,我们应当带着感恩和信靠的心完全顺服上帝的带领,而非在不信的恶心中与上帝讨价还价,好像上帝并不愿意恩待我们。其实,我们不仅不该对上帝的带领讲条件,反倒应当为成全上帝的心意而付代价。正如主耶稣对他的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加福音9:23) 

在历史上,有许多宣教士为了传播福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离开家乡,前往陌生的土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看到这些属灵的伟人在跟随上帝的道路中并没有与上帝讨价还价,而是完全顺服上帝的呼召,甘愿为所蒙的呼召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深入非洲三万里》这本书中,详细记载了大卫·李文斯顿这位伟大的非洲宣教士的传奇一生。李文斯顿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但他从小就怀揣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将福音传到非洲大陆的最深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非洲的漫长旅程。非洲大陆在19世纪被许多人视为“黑暗大陆”,那里不仅自然环境恶劣,疾病肆虐,而且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部落间的冲突。然而,李文斯顿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因为他深知自己从上帝领受的使命,并心系那里失丧的灵魂。 

在非洲的传教生涯中,李文斯顿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他不仅要忍受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折磨,还要面对野生动物的威胁和部落间的战争。他的孤独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非洲的漫长岁月里,他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常常独自一人在荒野中跋涉。他没有同伴,没有舒适的住所,甚至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然而,他从未抱怨上帝的带领,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只愿将我的生命献给上帝,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试想,为什么在教会历史中有那么多像李文斯顿的人可以前仆后继地为基督献上自己的一切呢?我想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深深经历了主耶稣是如何甘愿为他们舍弃自己的一切,从而倍感激励!我期望,这也能成为当今这个世代每位弟兄姐妹的心愿,就是不再为自己的得失而与上帝讨价还价,而是带着完全信靠的心,为应许会爱我们到底的耶稣基督甘愿付诸一切的代价!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西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