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挽救“舞台表演”式的信仰?

作者: 思想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3-04 20:35:04
分享与播放

在信仰的道路上,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信徒在教会中表现出色,他们热心侍奉、关心他人、传播福音,成为了教会的栋梁。然而,他们在家庭中的表现,有时却显得黯淡无光。今天,我们将以马弟兄和王姊妹的两个案例为引子,探讨信仰生命如何才能真正深入信徒家庭,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挽救“舞台表演”式的信仰。

案例1:马弟兄是教会里备受尊敬的传道人。主日讲道时,他温柔耐心地为信徒解答问题,关心每个家庭的难处;可一回到家,面对妻子分享琐事时的唠叨、孩子玩耍时的吵闹,他却变得冷漠烦躁,甚至斥责家人。 

案例2:王姊妹是公认的“热心榜样”,谁家需要帮忙她总是第一个赶到,整天忙着传福音、探访肢体。可她的丈夫对信仰越来越冷淡,孩子被婆婆惯得无法无天,她却从未认真和丈夫沟通,也没花时间管教孩子。 

这两个家庭暴露了一个扎心的现实:许多人的信仰像一件“礼拜服”——周日穿上时光鲜亮丽,回到家却匆匆脱下,仿佛信仰只属于教会,与家庭生活及工作无关。那到底这样的信仰生命遭遇了什么问题呢?

一、热心的他们把信仰与家庭分离了,信仰出现“割裂病”

1. 错把“角色扮演”当信仰

马弟兄在教会是“属灵导师”,回到家却成了“冷漠丈夫”和“暴躁父亲”。他的问题在于,把信仰简化成一套“教会场景专用行为”。

讲道、祷告、解答问题,这些成了他的“职业素养”,而非发自内心的生命状态。信仰若只在扮演“属灵角色”时启动,家人自然会感到他的虚伪。 

症结:误以为“做好教会事工=活出信仰”,却忽略了真正的信仰是“24小时的生命流露”。 

2. 用“为主忙碌”逃避家庭责任

王姊妹的热心值得敬佩,但她把教会事工当作“属灵成就勋章”,却对丈夫的灵性冷淡视而不见,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她的问题在于,用外部的“属灵忙碌”掩盖家庭关系的裂痕。表面上是“舍己”,实则是逃避更难处理的亲密关系冲突。 

症结:把信仰窄化为“对外付出”,却不敢直面家庭中需要“对内破碎”的功课。 

3. 忽略家庭是信仰的“第一工场”

圣经说:“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摩太前书3:5)。两个案例的共同问题是:把教会当作信仰的主战场,却把家庭当成“休息站”。实际上,家庭才是检验信仰真实性的“显微镜”——在家人面前放下属灵面具后,你是否依然有爱心、忍耐和温柔? 

二、三个关键行动,让信仰“落地”到家庭

1. 重新定义“事奉优先级”:家庭是第一禾场

在家庭中设立“家庭圣事”时间,比如每天至少15分钟,全家人一起读经祷告;每周一次家庭分享会,彼此倾听、代祷。 

把教会事工“降级”。若教会忙碌严重影响家庭关系,要主动减少外部服事,先修复家庭(如王姊妹可暂停部分探访,每天固定时间陪伴丈夫和孩子)。

我们需要认识到,信仰不仅仅是教会中的事情,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指南。将信仰融入生活,意味着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信仰的原则,用信仰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所以对于马弟兄和王姊妹来说,他们可能在教会中过于投入,而忽视了家庭关系的建设。他们需要将信仰的原则应用到家庭中,学会用爱心、耐心和宽容去对待家人,让家庭成为信仰的港湾而不是战场。

2. 学习“真实沟通”,拒绝属灵伪装 

真实的沟通,从对家人说真心话开始。比如马弟兄若疲惫,可以告诉妻子,“我今天很累,但我想听你说,先给我10分钟休息一下好吗?”而非冷漠回避。 

拒绝属灵伪装,则可以从承认自己的软弱开始。像王姊妹若对丈夫的信仰冷淡感到无助,完全可以坦诚:“我不知道怎么帮助你,但我愿意和你一起寻求神。”而非用忙碌逃避现实。

还有相关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比如:

  • 设定家庭时间:在忙碌的教会事奉之余,为家庭设定专门的时间,如共进晚餐、家庭祈祷、亲子阅读等,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倾听与沟通:学会倾听家人的想法和需求,与他们进行真诚的沟通。在沟通中传递信仰的正能量,让家人感受到信仰的温暖和力量。

  • 共同参与教会活动:鼓励家人一起参与教会的活动,如礼拜、祷告会、志愿服务等。通过共同参与,增进家人之间的了解和默契,同时让信仰成为家庭共同的价值观。

  • 以身作则:作为信徒,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家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信仰的原则,如诚实、善良、宽容等,让家人看到信仰的实际成果。

 3. 教会需要成为“家庭的支援者”

教会方面,可以推动“家庭门训”。教会除了讲道,可开设夫妻沟通、亲子教育课程(如学习如何用圣经原则处理冲突)。 而家庭方面,可以建立“家庭守望小组”:3-4个家庭定期聚会,不聊属灵口号,只分享真实挣扎,彼此代祷(如马弟兄的暴躁、王姊妹的育儿难题)。 

结语

信仰不是表演,家庭才是“真试金石”  。信仰若不能照亮最亲密的关系,就只是舞台上的表演。真正的属灵生命,是在孩子哭闹时依然温柔,在夫妻争执时选择谦卑,在家庭琐碎中活出忍耐。从今天起,把家庭当作信仰的“第一教会”——在这里操练爱,才是献给神最真实的敬拜。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哥林多前书13:1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