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到《马太福音》23章时,其中主耶稣对法利赛人的责备深深触动了我。法利赛人作为当时的宗教领袖,本应是众人信仰的榜样,是带领人认识上帝的老师。然而,他们却陷入了假冒伪善的信仰之中。主耶稣毫不留情地连续七次指出,他们“有祸了”。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他们喜欢伪装。他们在神面前伪装出一副敬虔的模样,在人前又装出一种圣洁的姿态,然而,他们的内心却比任何人都污秽,灵性甚至比初信的慕道友更加枯竭。
法利赛人的伪装,是他们悲剧的根源。他们自以为敬虔,别人也认为他们敬虔,但上帝早已离开了他们。因为他们将服侍上帝的焦点放在了“事情”上,而不是“关系”上。他们忙于遵守律法表面的条文,却忽略了律法背后上帝真正的心意——爱人如己。他们用外在的仪式和行为来营造内心虚假的安全感,殊不知这样的伪装只会让他们离上帝所赐的平安越来越远。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伪装的行为并非法利赛人所独有。在圣经中,我们看到许多人也曾有过类似的伪装行为。比如,亚当犯罪后,试图将责任推卸给夏娃,伪装自己并非真正的罪魁祸首;亚伯拉罕在去往埃及逃难之时,为了自身安全,竟谎称撒拉是自己的妹妹,而非妻子;被称为“合神心意的人”的大卫,在犯下淫乱之罪后,也没有立即到上帝面前来承认自己的罪,而是竭力伪装,甚至以杀人灭口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罪行;就连主的使徒彼得也是如此,在面对未受割礼的外邦人时,为了迎合犹太基督徒,假装与外邦信徒划清界限。
试想,这些伟大的属灵人物尚且无法免于伪装自己的罪,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呢?在生活中,伪装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年轻人恋爱时,为了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会伪装自己的性格和爱好;结识新朋友时,会把自己伪装成是一个开朗、热情、有许多优点的人;在孩子面前,父母会把自己伪装成道德优良,自制力很强的人;在亲戚面前,我们也会把自己伪装成一副生活幸福、事业有成的样子;甚至在教会中,基督徒也会把自己伪装成是很虔诚的人,与弟兄姐妹相处时,也会不自觉地假装很熟悉经文,很乐意为他人祷告。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伪装呢?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的形象受损,害怕被他人看不起,害怕真实的自己不被接纳。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于是用伪装来满足这种渴望。然而,这种伪装的行为却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当我们伪装得越来越娴熟时,教会中弟兄姐妹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表面化,客套多于生命的真实相交;敬拜也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循规蹈矩多过内心真实的向主省察和信靠。长此以往,教会就会成为一间没有基督同在的教会,我们也成了一群不信耶稣的基督徒。因为一个人伪装,是一场孤独的表演;而当一群人都在伪装时,教会就变成了一间俱乐部。没有神的同在,人们只是在教会里自娱自乐,回到家中,继续过着“酒肉穿肠过,基督心中留”的世俗化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在教会中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弟兄,他总是表现得非常积极,参与各种服侍,看起来是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然而,有一次我偶然听到他与其他弟兄姐妹的谈话,他坦诚分享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他说自己在教会里总是努力表现得完美无缺,因为害怕别人会因为他的缺点而看不起他。他还说,在服侍中自己也常常感到疲惫和无力,却不敢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真实的感受,生怕被人贴上“不虔诚”的标签。
这位弟兄的经历让我深感痛心。他用伪装来掩盖自己的软弱,却不知这样的伪装只会让他更加远离耶稣基督。他在教会中找不到真实的生命相交的关系,最终只能在属灵的孤独中软弱。这难道不是我们多数人生命的写照吗?
我不禁想起了参孙的故事。参孙是上帝兴起的士师,肩负着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压迫的重任。然而,他在情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却从未察觉到自己属灵生命的危险。因为他从未为着自己胜不过的罪向上帝祈求帮助,反而是妓女大利拉提醒他:“参孙哪,非利士人拿你来了!”参孙从睡中醒来,心里说:“我要像前几次出去活动身体”;他却不知道耶和华已经离开他了。(参士16:20)
参孙的悲剧在于,他从未认识到自己需要救恩,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上帝的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抗敌人,却不知真正的力量来自上帝。他的结局悲惨,因为他真正失去的不是能力,而是失去了上帝的同在。
所以,当我们在自我伪装时,到底在装什么呢?其实,伪装的本质是在告诉自己和他人:“我很好,我不需要耶稣。”这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当我们把自己包装得完美无缺时,其实是在拒绝上帝的恩典,拒绝耶稣的拯救。我们忘记了,上帝所喜悦的,并非我们表面的敬虔,而是将真实的自己带到祂面前。
上帝早已鉴察我们每个人的心思意念,祂也深知我们真实的本相是多么破烂不堪。然而,是什么使我们敢于将真实的生命袒露在祂面前呢?是在祷告中再次仰望那位为我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祂为我们虚假的生命流出了真实的宝血。在祂圣洁的宝血中,上帝愿意接纳我们一切真实不堪的样子。
正如R.C史普罗牧师所说:“知道上帝认识我的一切,还仍然爱我,这确实是我最大的安慰。”因此,如今在耶稣基督的爱里,我们不用再假装自己很好,可以带着平安,真实地来到祂面前,承认自己是个罪魁,并仰望祂洗净我们一切罪污的恩典。
一位奶奶曾问他做说唱歌手的孙子:“你能不能不要说脏话呢?”她的孙子说:“奶奶,我认为脏话比谎言干净一千倍。”我想套用这句话:如果我们在上帝面前愿意将真实的自己袒露出来,一定比假冒伪善的信仰更蒙祂喜悦。因为当我们向上帝敞开真实的生命时,祂早已在宝座上鉴察了我们的心。正如大卫所说:“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诗139:1-4)
因此,面对与上帝的关系,我们应当摒弃虚假的生命,保持真实的敞开。然而,我们却不能停留在真实的层面,更要追求在基督里的诚实。因为真实的人仍会按着自己真实的本相去犯罪,而诚实却是在圣灵中结出的悔改的果子!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西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