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米·拉斯穆森牧师:一个成功牧者的悔改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4-10 09:37:07
分享与播放
牧者

在许多基督徒的心目中,成功的牧者是一种象征。他们讲道有力,带领教会增长,为福音广传献身舍己,看似拥有稳固的信仰、敬虔的生活与属灵的权柄。但若我们撩开这“成功”的帷幕,是否也能看到牧者内心深处的疲乏、干涸,甚至——死亡?杰米·拉斯穆森(Jamie Rasmussen)牧师的故事,正是这样一个关于“成功”与“悔改”的真实写照。他的经历提醒我们:真正的属灵生命,不在于表面的事工果效,而在于与神之间活泼的关系。

荣耀背后的枯竭

杰米·拉斯穆森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会之一——斯科茨代尔圣经教会(Scottsdale Bible Church)的主任牧师。这间教会不仅规模庞大,还不断扩展分堂,服务社区,在宣教与慈善事工上筹集了数百万美元。按世人的眼光衡量,他无疑是一位“成功”的属灵领袖。然而,就在这看似辉煌的表象下,杰米的内心却正在慢慢死去。

他自己这样描述:“想到一个人能在经营教会的同时,灵命枯竭,真是疯狂。”但这正是他的真实状态——祷告生活因忙碌而受阻,与主的关系日渐疏远,甚至在向数千人讲道的时候,也感受不到神的同在。他曾作为一位辅导牧师,陪伴和扶持那些遭遇信仰危机的人,如今却发现,自己成了那个跌入深渊的人。

这不仅是一种疲惫,而是一种灵魂的耗尽。在成功的光环背后,是他与神之间关系的断裂。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故事本可以走向许多令人心碎的结局:失去信仰、道德失败、成瘾、愤怒、崩溃……而这些,不少牧者都经历过。但感谢主,杰米没有走到那一步。

悔改之路的起点

杰米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向教会的长老们敞开自己的挣扎。他坦诚自己不仅疲惫不堪,更是灵命干涸、生命失衡。这是悔改的第一步:承认。正如《诗篇》19:12所说:“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软弱,尤其是当我们处于带领者的位置。我们害怕失去他人的信任,害怕动摇教会的服侍。但杰米选择了走上十字架的道路:谦卑和认罪。

而教会的长老们也做出了属灵且睿智的回应。他们没有责备杰米,而是为他制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命令”:“你需要更多时间与神同行。”他们要求他每天早晨预留两个小时,与神独处,并将这段时间在行程表上标注为“属于神的时间”。这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一种真正的医治之路——从重建与神的关系开始。

生命因祷告而改变

当杰米顺从这个“命令”,清空日程,开始每日两小时的灵修生活时,他经历了从干枯到复苏的转变。他不再是为了讲道或事工而读经祷告,而是单纯地寻求主的面。他在神的同在中得到了更新。他说:“我感到更多的平安……我感到更轻松。我变得更像祂想要我成为的人……我更有信心,感觉更加自由。我在改变,我得到了希望。”

这正应验了《诗篇》139:23-24中的祷告:“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悔改从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地让神光照、洁净我们的生命。

杰米的复苏,也唤醒我们对于祷告生活的再思考。祷告并非一项属灵任务,而是我们与神之间亲密关系的核心。主耶稣在克西马尼园中对门徒说:“你们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太26:41)祷告并不能让我们免于试探的来临,但却能让我们在试探面前不至于跌倒。

领袖也需要悔改

我们往往将教会领袖视为“属灵高人”,但实际上,他们同样面临与所有信徒一样的挣扎,甚至更多。领导力所带来的孤独与压力,极易使人陷入灵命的荒漠。当一个牧者的身份、讲章、计划与服事填满了他的时间表,却没有为神留出真实的空间,那他就已踏上危险的边缘。

我们必须警醒:不要将“成功”错当成属灵的健康。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9:23)“天天”,意味着这是每天都要做出的抉择。每一天,我们都需要在神面前更新悔改的心。

神学家平克(A.W. Pink)曾说:“并非没有罪,而是对罪的悲痛,才是神儿女的标志。”悔改的标志,不是行为的无误,而是内心对神的敏感与柔软。一个真正属神的牧者,不是永远不犯错,而是愿意在神面前悔改,重新回归恩典的源头。

教会如何陪伴领袖悔改?

杰米的悔改也让我们看到教会的重要角色。教会不是一个要求完美领袖的组织,而是一个陪伴人走过软弱、扶持彼此回归主怀的群体。那群长老的回应,是今天许多教会领袖最需要的——不是责备、不是冷漠,而是爱中的劝勉、智慧的指引。我们也应当问自己:我们是否有那些能够“伤害我们”的朋友?如同《箴言》27:6所说:“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仇敌连连亲嘴却是多余。”在教会中,我们需要建立真实的关系,让人能够指出我们的盲点,帮助我们免于自我毁灭。

此外,每一位信徒都可以为教会的领袖祷告。越是属灵争战激烈的人,越需要属灵的遮盖和支持。不要只是期待牧者讲道有恩膏,带领有能力;更要为他们的心灵、家庭、生活祷告,愿他们在主面前常常有安息之地。

悔改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正如大卫在《诗篇》51篇中所写:“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过犯的人,罪人必归顺你。”当一个领袖经历了悔改,他所分享的不再是理念,而是经历;不再是道理,而是生命。他的讲道会有更深的能力,他的牧养会有更大的怜悯,他的见证会成为更多人生命的引导。正如保罗说:“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12:10)

杰米的故事提醒我们,每一个属神的人,不论地位多高、事工多大,都需要谦卑下来,在神面前悔改、更新、归回。惟有与主之间活泼的关系,才是我们不致跌倒的保障。

一个成功牧者的悔改,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提醒。你我可能不在讲台上,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属神的儿女,都面对诱惑与疲乏的挑战。愿我们常常在主面前谦卑祷告,说:“主啊,求你鉴察我,带我走永生的道路。”愿我们在悔改中经历更新,在更新中得着盼望,在盼望中继续奔走天路。 

参考资料:Jamie Rasmussen的《When God Feels Far Away》一书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