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广州基督教中国化名师讲坛2025年第二讲在广州基督教天河堂顺利举行。本次名师讲坛主题为《AI技术赋能教会事工:机遇、挑战与实践》,由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吴青教授主讲。广州市基督教两会全体教牧同工近70人参加讲座。广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郭云牧师主持。
吴教授首先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培养的六大能力,分别是审美、整合、共情、故事感、娱乐感与意义感。同时,应注重提升计算思维、人机合作思维等数学素养,最终形成与AI协同连接的能力。
随后,吴教授将传统搜索引擎和AI大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突出AI的使用优势。AI不仅能像传统搜索引擎般回答事实性问题,还能对资料进行文本创作、对话交互以及知识推理等复杂任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
接着,吴教授简要介绍了目前通行的AI大模型的不同应用,尤其强调AI对于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意义。吴教授指出,通过深化与AI的互动交流,从而让AI吸收和分析海量学术资源,提炼生成新的研究资料,甚至构建出跨学科的知识模型,进一步重塑研究边界,拓宽学术研究的广度、深度与高度,推动传统人文向数字人文的革新转变。两者相互影响,共促发展。鉴此,吴教授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优化提示词、具体化问题等技巧,引导我们提高AI应用能力。
随后,吴教授提出,除了直接使用现有的AI大模型之外,我们还可以打造出专属个人的AI智能体。它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进行推理、学习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实体。吴教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展示了AI智能体的创建方法和使用效果。通过添加个人资料库等方式,我们可以设计出完全契合个人需求的智能体,加强AI使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最后,吴教授重点阐述了AI技术在牧养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一方面,借助AI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基督教经典著作、探索神学思想,从而对神学理念、信仰及价值观进行系统的构建与深化,进一步拓宽视野,促使心灵获得滋养。另一方面,利用AI图像生成、视频等多元化的宣传方式,以丰富信仰表达,不断探索实践新路径。同时,吴教授强调,在使用AI技术时,必须遵循伦理规范,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去审视AI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AI真正成为教会事工发展的助推器。
郭云牧师在总结发言中,勉励教牧同工要与时俱进,主动学习AI技术,全面增强个人综合能力,从而助力提升教会牧养的精细化水平。同时,要增强意识,把握正确方向,严格按照互联网相关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做好信息传播,带领信徒正信正行,为教会建设出谋献策,共同助推基督教中国化广州实践做深做细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