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奖影片《九龙城寨之围城》:在最黑暗之地,看见不灭的光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06 14:57:13
分享与播放
电影海报

在刚刚落幕的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 《九龙城寨之围城》横扫九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它不仅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重量级荣誉,也以血脉贲张的江湖情义与细腻真挚的人性描绘,唤起了观众对香港旧日时光的集体回忆。

影片中,偷渡客陈洛军流落香港,为求生存误入城寨,却在三教九流的夹缝中找到了归属。古天乐饰演的“龙哥”是城寨的大家长,以江湖规矩维系着这片灰色地带的秩序。洪金宝饰演的“大老板”则是黑道枭雄,代表着城寨最残酷的生存法则。

电影用凌厉的动作场面和潮湿阴郁的视觉风格,再现了九龙城寨的窒息感——逼仄的巷道、裸露的电线、永远滴水的墙壁。但在这座“黑暗之城”里,导演真正想讲述的并非罪恶,而是人性如何在绝境中闪光。陈洛军与一群边缘人结下生死情谊,最终以江湖道义对抗强权。他们的抗争带着悲壮的诗意,仿佛在说:即便在最黑暗的角落,人的尊严仍不可践踏。

比电影更震撼的救赎故事

然而,真实的九龙城寨历史中,存在着比电影更震撼的叙事——一个关于信仰如何照亮深渊的故事。1966年,一位22岁的英国少女,只身踏上香港的土地。她怀里揣着的,不是详细的计划,也不是充足的物资,而是一颗单纯又坚定的心——相信上帝会带领她找到自己的使命之地。这位少女名叫潘灵卓(Jackie Pullinger)。她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踏入的是一座被形容为“地球上最黑暗角落之一”的城寨。

曾经的九龙寨城,堪称现代都市文明的反面:狭窄潮湿的通道,遮天蔽日的楼房,遍布街巷的毒品、黑帮、卖淫与暴力,仿佛一切秩序都已被遗忘。这里没有法律,没有政府,只有赤裸裸的生存本能与无休止的罪恶循环。面对这样的环境,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而潘灵卓,却义无反顾地走了进去。

不同的是,电影以拳脚对抗暴力,而潘灵卓所带来的武器,是一种更难以捉摸、更深远持久的力量——那就是福音本身。

初到城寨,潘灵卓就深知,靠一张嘴讲道是无济于事的。在那里,耶稣的名字并不陌生,但“教会”这个词,却早已和远离、冷漠甚至伪善划上了等号。她必须以行动证明,自己所传递的,并非一种西式道德规训,而是真实、温柔、为人舍己的爱。

她没有直接开讲道会,而是创办青年俱乐部,从最边缘、最被社会放弃的毒瘾少年开始,一点点搭建信任。面对恶劣的环境与接二连三的挫折——被讥讽、被破坏、甚至被威胁——她没有选择退缩,因为她深信,真正的改变来自圣灵的工作,而非人的口才。

正如影片中陈洛军最终明白,真正值得守护的并非城寨的地盘,而是那段在血与火中锤炼出来的情义与信任;潘灵卓也在漫长的陪伴与祈祷中,看见一颗颗被罪恶与毒瘾囚禁的灵魂,悄悄挣脱枷锁,重获新生。

有一位黑帮成员,在无数次戒毒失败后,终于在一次祷告中彻底摆脱毒瘾。这不是心理暗示,也不是意志力胜利,而是一次真实的灵魂释放。他们本该在绝望中沉沦,但因着有人不计代价地相信他们可以被爱、可以被更新,他们就真的活出了新的样式。

在城寨的废墟之中,一座无形的圣殿正在悄然建立——不是砖瓦堆砌的建筑,而是一个又一个重生的灵魂。他们不再是“废物”,不再是“无可救药的败类”,而是新造的人,带着曾经的疤痕与痛苦,去爱身边的人。

爱的力量胜过一切

电影中,城寨最终倒塌了,江湖故事有了终章。但真实的历史里,当九龙寨城在九十年代初期被彻底拆除时,那些曾在黑暗中挣扎过的人,已经在另一个领域继续生命的延续。潘灵卓所创立的“圣士提芬会”,为药物成瘾康复者、妓女和三合会成员提供福音戒毒以及其他服务。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胜利:不是击败一个黑帮老大,也不是夺回一座城池,而是在世界最阴暗的角落,留下一线连通天国的光。那光微弱,却足够照亮迷失的心灵,指引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回望潘灵卓的故事,不禁让人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力量?在世人眼中,力量或许意味着拳头、地盘、金钱、地位;但在上帝的国度里,力量往往呈现为一种软弱、受苦与爱中得胜的样式。她没有靠组织、资源或者身份背景,只是凭着一颗听命的心,走进了人类绝望的深渊。

她没有宏大的口号,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她用最平凡的陪伴和祷告,等待着一个又一个心灵的苏醒。她见证了黑帮分子悔改归正,瘾君子戒除毒瘾,妓女重新拾起尊严。这一切,不是靠她个人的力量,而是靠着那位她所信的耶稣基督——那位能在废墟中叫死人复活的主。

这也是电影在潜意识中所传达的信息: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一战成名的人,而是那些甘愿在黑夜中点灯、不问回报地坚持到底的人。

《九龙城寨之围城》的巨大成功,无疑是对那个时代精神的一次致敬。但愿这份致敬,不仅停留在银幕之上,更在我们的心中回响——在每一个看似无望的处境里,依然勇敢地选择去爱,去相信,去点燃那微小却不灭的光。在这座破碎世界的缝隙中,她留下了信仰的种子。而这颗种子,至今仍在发芽、生长,向着永恒的光开花。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跟随这样的呼召,去发出自己的光,正如潘灵卓曾说过的话:“是上帝的智慧差遣了我,我只是在完成他造我的目的。这并非我的功劳,一切荣耀都当归于他。若他为你定下使命,你只管去行。”在银幕之外,在信仰之内,我们被邀请一同相信:即便黑暗再深,光也终会照亮。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