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凡事谢恩”的信仰真谛,传递感恩之心与生命力量,2025年7月5日下午,椒江堂基督教会以“和谐讲堂”为平台,举办年中感恩见证会。150余名信徒齐聚一堂,在见证、颂赞、分享的浸润中,共话感恩,同沐恩典。
颂赞为引:琴瑟和鸣传恩音
活动以“感恩见证会颂赞”环节拉开帷幕。由16名信徒组成的佳音组,以“同心合意、和睦相处”的默契,用多元乐器奏响感恩乐章。小提琴的悠扬、二胡的深情、手风琴的温暖、竹笛的清亮交织成歌,先后演绎《我愿作一支蜡烛》《人生如果没有你》等经典诗歌。每一段旋律都饱含对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的祝福,更传递着“以感恩之心拥抱生活”的坚定信念,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不少信徒眼含热泪,沉浸于这份“声”入人心的感动。
分享为桥:细解感恩三重境
聚会中,赵源茜小姊妹以《懂得感恩的人》为题,结合自身经历与信仰感悟,分享了对“感恩”的深刻理解。她从三个维度展开:
其一,拥有见恩的眼睛——感恩始于“看见”。生活中不缺恩典,缺的是一颗敏锐的心:清晨的阳光、家人的陪伴、邻里的善意,甚至困境中的一句鼓励,皆是值得感恩的“礼物”;
其二,付出感恩的行动——感恩不止于“心”,更在于“行”。一句真诚的“谢谢”、一次主动的关怀、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都是将感恩转化为爱的实践;
其三,得到加恩的祝福——感恩是生命的“双向奔赴”。当我们以感恩之心对待世界,世界亦会以温暖回应,这份祝福不仅来自他人,更源于内心的平安与喜乐。
赵源茜的分享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在场信徒对“感恩”的新认知,引发强烈共鸣。
延伸为路:红色印记续教育
为深化感恩内涵,活动结束后,部分信徒参观“和谐园红色藏品展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特展。一件件承载历史的老物件、一幅幅记录峥嵘的旧照片,让信徒们在回望民族苦难与抗争中,更深刻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感恩先烈的牺牲卫国,感恩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更感恩身处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参观中,不少信徒感慨:“感恩不仅是个人的小情小爱,更是对家国的赤诚与担当。”
结语:谢恩而行,爱满人间
此次感恩见证会,以音乐为媒、以分享为桥、以历史为鉴,让“凡事谢恩”从信仰理念落地为生活实践。正如一位小罗信徒所言:“今天的聚会让我明白,感恩不是口号,而是看见、行动与传承。”活动不仅激励信徒更热爱祖国、珍惜生活、投入工作、温暖家人,更以“和谐”之力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为椒江堂教会注入了“爱与感恩”的生动注脚。
未来,椒江堂基督教会将继续以“和谐讲堂”为载体,推动信仰与生活深度融合,让“感恩”成为每个信徒的生命底色,让“谢恩”之声传递更远、温暖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