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一直是战争重要的辅助手段。在二战时期,随着收音机的普及,向敌国进行广播,就成了心理战的手段。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军方的“哈哈勋爵”就在当年家喻户晓。
而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为了瓦解美军士气,推出了神秘的“东京玫瑰”。鬼子设立了专门的广播电台,精心挑选了一批声音甜美、精通英语的女性广播员,企图通过广播这一媒介,对远在太平洋战场的美军士兵发动“温柔攻势”。
这些女播音员们用柔和、充满诱惑的语调,配上思乡主题的美国乡村民谣,向美军士兵播报各种信息。她们会暗示美军士兵,他们留在国内的妻子或女友在偷情,而他们却在遥远的战场为他人卖命。她们还会传播日本如何顺利进军、胜利即将到来的假新闻,劝说盟军士兵投降。日本军方期望借此勾起美军士兵的乡愁与不满,瓦解他们的战斗意志。
东京玫瑰由20多位年轻女孩组成,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户栗郁子。她于1916年生在美国洛杉矶,是一位日裔美国人。而且她从小就与美国孩子一起成长,文化上基本美国化了,没有受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毒害,也日本感情也很淡漠。
1941年7月,她回到东京去照顾生病的姨妈。正当她计划回到美国时,日军偷袭了珍珠港。由于美日进入战争状态,交通都中断了,户栗郁子也就被滞留在了日本。但不久后,她听说美国开始拘禁国内的日裔,她的父母被投入了集中营。于是就被日本军国主义者煽动,利用她甜美、流利的英语,成为东京玫瑰的重要一员。
东京玫瑰的宣传一开始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可是鬼子在太平洋战场连连战败,根本就没有人会相信她们编造的鬼话。而且不少士兵发现,户栗郁子等女孩的声音甜美动人,开始想象着她们的美丽容貌,成为排解战场压力的重要方式。于是乎“东京玫瑰”成为军中“网红”,不少士兵都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进入梦乡。日寇用以瓦解军心的宣传,却反而成了前线美军的慰藉。
日本投降后,户栗郁子等“东京玫瑰”遭到了问责。1949年,户栗郁子因叛国罪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剥夺美国国籍。虽然她一直辩解,说她不是策划人,只是念稿子而已。但这毫无效果,一直维持原判。
只是当时她的听众,那些美国士兵坐不住了。他们多方游走,希望能够特赦户栗郁子。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她美妙声音,很难度过战争的艰苦岁月,因此她非但无罪,反而有功。就这样她获得特赦,并在1977年重新获得了美国国籍。并于2006年过世。
只是关于户栗郁子等“东京玫瑰”群体的争议与思考,却没有结束,其依然成为人们研究二战历史、战争心理以及国际关系的重要素材。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