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教会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职人员忙于教堂建设,却疏于心灵关怀;注重讲道技巧,却忽略生活见证;强调信徒奉献,却轻视自身服务。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忘记了耶稣的榜样:“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传销人员大多“疯狂”,其“疯狂”是并非简单的“利欲熏心”四个字就能解释的。其“疯狂”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多重心理机制被系统性操控、放大后的结果。大脑被“暴富承诺”持续劫持,多巴胺飙升,产生类似赌博的巅峰体验,理性判断功能关闭。
聚会前的默祷不仅仅是一种传统形式,更是在为自己筑起一道“防护墙”,使自己在聚会中聚精会神领受从上头而来的生命信息。让我们不要只停留在做礼拜、走形式,而是在聚会崇拜中真正遇见这位复活生命的主。
对于稍微熟悉《圣经》的人,都对撒玛利亚人并不陌生。因为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对话以及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都是在教会圈子里家喻户晓的故事。那么撒玛利亚人是个怎样的民族?目前还有这一族群吗?
本系列将带领读者走进世界著名的教堂,领略建筑的艺术之美的铜回收,更去感受那穿越时空的信仰力量,石墙之间,历史的长河里,人与神相遇的瞬间,如何化为永恒。即使人心败坏,世界支离破碎,美依然拥有拯救的力量。
10月24日至28日,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简称世基联)第六届信仰与教制世界大会在埃及瓦迪艾尔纳特伦举行,主题为“现在可见的合一何去何从?”本期“今日教会”第一个栏目汇总了数篇关于此次大会的报道,供读者了解大会信息。
教牧同工的服侍,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教会的真实光影。“观察与亲历”栏目的故事,不仅讲述个体的经历,更映照着今日教会的处境——从城市到乡镇,从传统到转型,从孤独的坚守到群体的更新,每一条服侍的路上,都有挣扎、等待与恩典。
丰富的网络属灵资源给信徒带来了便利,却也让人心容易漂泊。地方教会或许平凡,却承载着神对祂儿女的心意——在这里,信徒学习委身,恢复敬拜的圣洁,彼此守望,共同成长。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资源与选择,而是回到家园般的教会,在那里扎根,在那里更新。本期“今日教会”前两个栏目选取的文章为您展现本地教会的宝贵之处,而我们作为信徒,参与和委身本地教会极其重要。
本期“今日教会”聚焦“牧养年轻信徒,扶持年轻同工”这一主题,探讨如何有效吸引并留住年轻一代。“观察与亲历”与“思考与建议”两个栏目的文章深入分析了如何实现对年轻信徒的深度牧养,培养新一代同工,实现信仰的代际传承与教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