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饼二鱼”的神迹,是唯一被四卷福音书共同记载的耶稣事迹。每次重读这熟悉的叙事,圣灵总能开启新的亮光。此番,一个以往未曾留意的细节跃然纸上——对观福音与约翰福音在叙事视角上的微妙差异,竟蕴含着如此深刻的属灵智慧。
马太、马可、路加三卷福音书不约而同地记载了门徒们那句看似合理却充满局限的建议:“请叫众人散开”(参太14:15)。这句话背后,是门徒们面对现实的理性计算:天色已晚,地方偏僻,食物匮乏,让众人各自散去寻找食物,似乎是最务实的选择。然而,约翰福音却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耶稣主动对腓力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作者约翰特意补充道,“祂说这话是要试验腓力;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样行”。(约6:5-6)
这两段记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三福音呈现的是人的反应——门徒们在问题面前的局限与无奈;约翰福音则揭示了耶稣的主权——祂从一开始就掌握全局,并主动引导门徒进入信心的考验。
门徒那句“请叫众人散开”,在今日读来竟如此熟悉。这不正是我们面对难题时的经典套路吗?不解决问题,只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不面对需要,只让需要从眼前消失。原来,历史上第一个采用这种“解决方案”的,并非今日的官僚,而是当年的门徒。真是日光之下无新事,人性的软弱古今如一。
门徒的逻辑链条清晰得令人叹息:问题(群众饿了)→ 解决方案(让群众消失)。这是一个封闭的逻辑系统,完全建立在人的能力与资源的基础上。他们计算的是“我们有什么”,而不是“主能做什么”。
然而,耶稣的方案彻底颠覆了这种思维:“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太14:16)这不是一个轻率的命令,而是一个信心的邀请。耶稣要门徒们从“我们无能为力”的绝望,转向“在主没有难成的事”的信心。祂要他们学习一个至关重要的功课: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让问题消失,而是在问题中经历神的大能。
当那个孩童献上五饼二鱼,当耶稣举目望天、祝谢、掰开,当门徒们成为分发恩典的管道,一个神国的法则就此显明:在神的国度里,最微小的奉献,在主的祝福下,都能成为多人的祝福。
多少次,我们面对生活的难题、服侍的困境,第一反应也是“请叫众人散开”——让困难消失,让压力远离,让责任转移。我们精于计算自己的有限,却拙于信靠主的无限。
但耶稣今日依然在对我们说:“你们给他们吃吧!”无论前方是经济的压力、关系的破裂、健康的危机,还是事工的瓶颈,耶稣必有解决方案。祂不是要我们逃避问题,而是要我们在问题中经历祂信实的供应;不是要我们依靠自己的五饼二鱼,而是要我们将有限的完全交托,让祂行出无限的神迹。
未来,虽险且远,相信在每一个看似绝境的处境中,我们必定见证五饼二鱼的神迹再次发生。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