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首页>其他>正文>

云南会泽县基督教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琪 曾于抗战时期帮助飞虎队员

1883年英国圣经教会(1930年称循道公会)传教士索恩和万斯通,把福音传入会泽县,建立循道公会在云南乌蒙山区第一个传教站。1887年又派柏格理和邰慕廉等传教士,到会泽、昭通传教办学。《步行过中国》一书中描述:“他们以东川府(会泽县城)和昭通府为大本营,非常值得称赞”。此后,英国循道公会对滇东北乌蒙山这一片区的宣教运动,长达六七十年之久,一直持续到1950年,传教士撤离大陆!循道公会在云贵川乌蒙山区,建立了联区16个,教堂116多个,学校120多所。

在此期间,据不完全统计,《窄门前的石门坎》记载,有外籍传教士、医生、护士51名,长期或短期参与在其中;甚至有不止8位以上传教士在此殉道,长埋于乌蒙山区。另外,循道公会培养了一大批本地牧师,有45位以上册上有名。其中,会泽籍牧师就有12位,占西南教区议会牧师一半以上席位。《云南基督教档案史料选编》记载:“(会泽籍牧师)朱瑞光,为西南教区第一个中国籍主席,于本年九月间由昭通经昆明赴上海开会”。

钟焕然之女钟毓兰(原兴华小学校长)在《基督教在会泽办学的历史》一文中描述:“基督教会培养了很多人才,如梁发琪(其)牧师的六个儿子读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杨建烈牧师也有三个儿女大学毕业,晏煜昌的儿子晏德福,在美国获三个博士(化学.医学.哲学)头衔。罗述义是教会送往上海虹口盲哑学校学习,回来后在昆明为盲哑人的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在旧社会,会泽基督教会培养出这么多大学生是多么不容易呀!以兴华小学来说,在会泽也是首屈一指的,从这里出去的人,不知有多少正在为社会努力啊!”

会泽基督教史上第一位牧师梁发琪(也是第一个会说英语的),和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的六个儿子,都是由循道公会所培养。而梁发琪牧师五个儿子(梁绍仁、梁绍礼、梁绍信、梁绍爱、梁绍全),后来都成为国内外著名教授,被编入《中华人物辞海》。梁发琪牧师一家见证了循道公会传教士在乌蒙山区的贡献,是极其伟大的!

据梁发琪牧师之子梁绍全老人在回忆录中,介绍了他的父亲。

“我的父亲梁發祺(字福臣),云南会泽人。其父曾当过盐税官,后来因故被贬官才回到会泽,靠变卖家产度日。父亲还很小时,其父母就先后去世,他从小与其姐姐相依为命。父亲七、八岁时天天到教会学校去,等待学生课后买他的糖集沙林果。后来遇到柏格理牧师,见其聪颖,受到赏识,遂送他上学,直到上了宣道中学神学班,在柏格理牧师的栽培下,最后当上了一名昭通循道公会的牧师。母亲的大哥李约翰曾当了秀才,后来也当了牧师;母亲的五哥李司提反,也读了宣道中学神学班,也当了牧师。父亲和母亲在昭通结婚。父亲一辈子就在循道公会西南教区—昭通、会泽、昆明、寻甸、以车汛等地巡回传教,父亲在1940—1944年曾担任过西南教区的联区长(前任联区长是大舅父李约翰牧师),住在昭通循道公会礼拜堂的隔壁。他们每年大部时间都在外传教,每年冬天才回家一次,过完春节又要到新区去传教。平时,一个人生活很寂寞,而且什么都得自己做,不仅要自己做饭,就是袜子破了也得自己补。父亲有一个手风琴,他总是自己拉着手风琴,大声唱赞美诗,把人吸引到书铺中,等人坐满了才开始读圣经。讲解基督的博爱;讲解耶稣为拯救世人被钉十字架,后来复活、升天的事迹;讲耶稣论福;耶稣论爱仇敌;耶稣论施舍;耶稣论祷告;耶稣论天上的财宝,劝人为善,劝人信仰基督教。父亲很喜欢牧师工作,从不为名利所动摇。因其父曾当过盐税官被贬,所以他常教导其子女“永远也不要当官”。他当了基督教牧师后,亲友欲助之,每当问及月薪若干时。他总说“何必问薪金之多少,够吃而已”。

和他小学同坐一条板凳的唐继尧后来当上了云南省总督甚至全国海陆空大元帅,他曾劝父亲从政,父亲说:“已把一生献给基督教事业了”,绝不肯改变其初衷。父亲的妹夫是唐继尧手下的秘书长,也曾数次劝父亲棄宗教职业而去从政,也被父亲多次谢绝了,最后,我们这位陈三姑父曾直言不讳地说父亲是“抽猴子爬树,猴子还会爬树;可抽狗爬树,狗连树都不会爬!”,指责父亲不识抬举。父亲把对神的信仰、把基督教的传教事业置于高于一切之上,真正能”棄天下如敝履,薄将相而不为”,确是难能可贵,真算得上是“神合用的仆人”。

我们家客厅顶上,常挂有一包草药,叫做法罗海,不太好闻,呈树枝状,是父亲用以治胃病的药,每当胃痛,只用一寸长的法罗海,嚼碎,用温开水度下,一会儿就不痛了,非常灵。有一次,一个乡下信徒因胃痛而死了,其家人来请父亲去做祷告,父亲带上法罗海,摸了摸停放在门板上的人,觉得还有热气,遂叫其家人赶紧把法罗海熬成汤药,用汤匙撬开嘴,顺口角浸药水下肚,接着,父亲又为这病人恳切祷告,求神救助这病人。过了一会,病人居然缓解,睁开眼又活了过来。全家人真是喜出望外,感谢神恩也感谢父亲。除了法罗海,还有治牙痛的“苦雀麦”,父亲用纸包好,连同法罗海经常带在身上,救治病人。

父亲英语很好,能讲一口流利的伦敦音。他不管到哪里传教,总要带着刻有“知识宝库”几个大字的书柜,其中,除了好几本一套的《辞源》外,还带有郑易理的《英华大词典》、《英文泰西文学》(Western Literature )、《莎氏乐府本事》(Tales From Shakeespeare)、《迭更司文学故事述略》(Serries From Dickens)等等。父亲常常喜欢学习、喜欢阅读英文书籍,所以他的英语很棒。父亲曾在会泽县中学兼职教过英语,还替私人(包括从事考古和担任中学文史教员的姐夫张希鲁在内)补习过英语,父亲也曾教过我们弟兄姊妹的英语,教哥哥姐姐们用的是《法程》。我上小学時教我用的是《英语一千个单词》(English One Thousand Words)。父亲曾当过翻译,当时曾有朝鲜的革命党人、越南的志士仁人路过会泽时,曾来访问过父亲。静生生物团采集标本路过时,正是圣诞节,还买了一箱橘子送给我们。冯玉祥是信基督教的将军,芦泰坤是他的部下,芦路过会泽时,也曾来拜访过父亲。

父亲精通英文,故常被聘为临时翻译,有时还在会泽中学兼任英语教师,他在会泽、昭通都有大批补习英语的学生。大概是1942年前后,父亲在寻甸传教时,一架美国飞虎队的飞机因雾大,闯岩坠落在寻甸山岩上,飞行员被农民营救后送到寻甸县政府。因语言不通,飞行员无精打采地躺在铺有干草的地上,已经好几天了。父亲被请去和那飞行员讲了几句英语后,飞行员立即活跃开了,经过和飞行员充分交谈,了解情况和与政府联系后,政府派汽车由父亲陪同把那飞行员专程送到昆明飞虎队。飞虎队的美国女兵,抱着父亲亲吻,直唤father(教父),感谢父亲。父亲还受到陈纳德将军的接见。记得父亲那年冬天回家还带回不少巧克力糖和压缩饼干,都是飞虎队送给他的。父亲也算为抗日战争尽过力。

由于父亲常常在外传教,家里全靠母亲一人操持,这麽一大家人,十口之家,一天三餐吃什么饭,做什么菜,她要操心,要亲手去做,一家人一年要穿的衣服、鞋袜,她得操心,她得去做。她是无私奉献,以苦为荣,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楷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她总是从早干到晚,从不休息,为了抚育、教养好子女,她真是辛苦了一辈子,她从来只知奉献不求索取,她从来都认为生儿养女不是为了给自己养老送终,不求什么回报。母亲对人从来没有等级观念。无论贫富都同等对待,认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母亲李丽(又名国珍,英文名Lily,1887年正月二十九日—1971年6月22日)读过私塾,又受教于教会学校,且深受家庭影响,一生笃信基督,怀博爱之心,以助人为乐。丈夫长期在外巡回传教,她独自在家认真主持家庭礼拜,抚养教育八个子女,使人人成才,实非易事,堪称虔诚信徒、伟大母亲!”

1919年底,当英籍传教士何永学与李司提反来昆明建立新教区受阻后,昭通教区又派易理藩、邰慕廉、李约翰与梁发琪等人来昆周旋活动,终于与昆明其他教派达成协议,在昆建立了锡安圣堂。他的侄儿梁筱川牧师曾任锡安圣堂负责人。并在锡安圣堂内利用闲置房屋主持开办务德补习学校,即昆明私立天南中学的前身。梁筱川1938年辞职离任。

1940—1944年,梁发琪任中华基督教循道公会西南教区联区长。

梁发琪主张“自力传道”,亲自深入乡村,自拉手风琴,自唱赞美诗,召集大众,传教布道,尽量减少教会经费。

昭通宣道中学校长陆堂珍曾巧妙地运用了他们儿女的名字,赠对联一副,既颂扬了耶稣基督又褒奖了梁李一家:美基督温良恭俭让备,爱上帝仁义礼智信全。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