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基督教编年史(上)(1882—1912)
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由上海进入太仓传教的外国差会共有三个,分别是圣公会、安息浸礼会、卫理公会。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又有使徒信心会由上海进入太仓传教。这四个差会除了在太仓传教、建立教堂外,还兴办了许多慈善事业,造福当地老百姓,为当地的医疗、教育等的普及和提升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以编年史的形式,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力求系统、全面、正确、客观的阐述基督教在太仓的传播的历史。相信通过系统的整理太仓基督教在各个时间段中的发展历史,不仅有助于人铭记历史,也可以使人在历史中得着启发和激励。根据基督教在太仓的演进时间,我们分别将以1882年-1912年,1912年-1949年,1949年-1999年三个时间段进行记述。
1882年,上海中华圣公会派吴虹钰牧师到太仓传教,在太仓城内皋桥南设立布道所,开启了圣公会在太仓的传播历史。后来,圣公会陆续建造了圣马太教堂和培德小学及阅报室。若以现存的史料为判断的根据,1882年这个时间点,是基督教新教在太仓传播的最早历史。此后数年,圣公会又派俞莲生医生到太仓,以行医传教。
图表 1 圣公会来往于太仓的信封一(图片来自网络)
1888年,宋耀如由卫理公会差派进入太仓传教。宋耀如又名韩教准,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他在1886年从美国神学院毕业后回到上海,在上海卫理公会美籍布道团(负责人林乐知),任试用传道。两年后为正式传道,受派到昆山、七宝、太仓传道。因此,卫理公会进入太仓传教的最早时间,可以追溯到1888年。宋耀如和夫人倪桂珍在太仓除传教外,还开办了印刷等,其大女儿宋霭龄很可能就此期间出生。
图表 2 宋耀如一家(图片来自网络)
宋耀如的身份多元,他不仅是名传教士,办学者、实业家、慈善家,还与孙中山先生志同道合,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元(1912)年,辞去临时大总统去上海时,宋“坚留孙中山住其家”。孙中山亦称赞宋为,“从事教会及实业,而隐则传革命之道,是亦世隐君子也”。
同年,美国安息日浸礼会美籍牧师台佛斯,由上海进入太仓浏河传教行医,由此开启了浏河基督教会史的篇章。由于安息日浸礼会在太仓浏河边传教边行西医,且医术精湛,用心救人,逐渐得到当地老百姓以及周围地区居民的认可。台佛斯牧师也是较早进入太仓浏河的西方人,对双方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宗教、医疗、教育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1891年,宋耀如在1891年反洋教风波中,发起成立了“中国耶稣教自立会”,而后又到太仓去传教,并开办了一家印刷厂。其创办的工厂,惨淡经营,除印刷《圣经》和学校课本外,也为当地农民印历书等。由于时常为当地农民看病送药,做了诸多好事,渐渐地得到了大家的信任。而后,在他的印刷业务走上正轨之后,宋耀如为了加快事业的发展,又从上海买回了一台磨面机,在太仓创建了一家面粉加工厂,准备大干一场。然而,事与愿违,不久之后,由于面粉厂的一场大火,致使他在太仓创办的事业,包括慈善事业付之一炬。
1895年,圣公会的俞莲生医生搬到太仓城内飞云桥楼姓住宅内居住,继续开办医局、学校、阅报室,使圣公会在太仓以慈善为传教媒介的各项慈善事业越办越大。而后,郭斐蔚主教陆续差派朱玉堂、唐青云、吴子良、华嗣信来太仓主持教会工作,使圣公会在太仓建立的教会、创办的各项慈善事业日益兴旺,并于太仓的各镇街设立分堂。
1902年,驻扎在上海的安息日浸礼会传教士,于1902年在太仓浏河创办了戒烟所,帮助当地老百姓戒烟。这个戒烟所,有可能是惠中医院的前身。联想到那个时代由于鸦片泛滥,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所以这个戒烟所极可能是在帮助当地人戒食鸦片。
此外,安息日浸礼会还于1902年在太仓浏河创办了教会学校,这是基督教各派在太仓创办的第一间教会学校。此学校的具体名称无从查考,由1880年进入上海传教的美籍牧师台佛斯创办,建于浏河镇南市梢,到1920年时,学生人数发展到37人,除基本的教学内容外,于1923年增设读讲圣经课。
1906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安息浸礼会的台佛斯牧师开始在太仓浏河浏南购置本地居民范阿福荒地一块,计五亩一分六厘,开始建造教堂和惠中医院,作为行医、传教、学校之所。为此,台佛斯牧师还特地呈请分管当地的官员,太仓州同知傅镇海,以求批准创办医院。
关于惠中医院开办的时间、地点、原因、规模、经费来源等,我们可以通过台佛斯牧师写给同知傅振海的呈请信中略知一二:
美国安息会医院、教堂请保护示[1]
为晓谕事照,得天地生人,中外一家,华洋一理。试观真神十诫,与中国圣贤之道,帝王之治,无有歧异。
兹据大美国安息会教士台弗史来署面称,适在浏河镇十九都下七图按价买华民范阿福荒地一块,计五亩一分六厘,盖造房屋,设立医院、教堂,欲以惠此中国。择于正月十八日开工。虽前此行医传教多年,然犹恐无知乡民及流氓、地棍滋事阻扰,有碍工作,恳请出示保护等情。署厅准此合行示禁。仰该图地保、圩长及诸色人等遵照,不准前去滋闹阻扰。如有敢故违者,责成该图地保随时扭解来厅,以凭严办。本分州言出法随,绝不稍贷。
特示 州同 傅振海
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七日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上海卫理公会差俞师竹牧师来太仓西郊传教,后在太仓城内王宅前建基督教堂,下设有道卢妇女会和太仓双凤、岳王两处分堂。并开办培本小学一所,免费招收贫穷的小孩子入学读书。
1907年,太仓城厢镇人俞庆恩(1884-1930),字凤宾,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部毕业,1912年,又自费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修,获得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俞庆恩是毕业于著名教会大学的太仓籍名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参与成立了我国医学界第一个学术团体,并任第三任会长。参与编辑国内第一部英汉辞典《英华大辞典》,另有《卫生丛话》、《个人卫生篇》、《肺痨康复法》、《婴儿保育法》、《学校卫生讲义》、《学校卫生要旨》、《性欲卫生篇》等专著以及医学论文60余篇。
图表 3 俞庆恩(图片来自网络)
1908年,安息浸礼会开始差派柏佩兰女士进入浏河行医传教,接续台佛史牧师的工作,柏佩兰女士是台佛史的女儿,擅长医术,由于当时西医较少,又由于医术精湛,所以业务越来越好,医院逐渐发展壮大。柏佩兰女士在浏河虽然主持教堂和医院的工作,但主要的精力则是放在医务和教会小学方面,特别是医务方面,传教讲经的工作则交给董晋宏先生负责。
1910年,宣统二年(1910年),卫理公会的美籍连环司薛伯赉在王宅前购房屋,改建为礼拜堂,设太仓连环,下辖沙溪、璜泾、岳王、陆渡等分堂。
在此期间,教会在城内开办了培本小学一所,设于礼拜堂内,免费招收贫困的小孩入学读书。培本小学有2间教室,附设了幼儿班,课程设国语、算术、英语、常识、体育、音乐等课程。1932年时,学校有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约50人,由史友兰牧师负责,汪子展、史久良任教师,1932年底停止办学。
(未完,待续)
[1] 引自娄东文化丛书第一辑:《古港浏河》,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太仓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