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基督徒系列:革命先烈陆皓东
陆皓东,原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他是近代共和牺牲第一人,留下了美好见证。
1868年9月30日陆皓东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县),其父陆晓帆,长期在上海经商,家产颇丰。8岁时入私塾读书。自幼“聪明好学,真挚恳诚”,表现出对世俗的反感。陆皓东是孙中山的同乡和幼年的同学。由于两家相距不远,两人年龄相近,性情相似,因此从小便成为挚友。
1883年秋,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回到故里,陆皓东从孙中山那里接受许多西方的宗教、政治、科学和文化等思想。他积极地参与孙中山在乡间宣传政治改革,抨击清廷腐朽和社会的不良风俗。一天,他俩为破除迷信,将村中的北极殿的一些玄天大帝偶像砸毁,劝说村民不要沉迷于封建迷信活动,结果引起了地方豪绅地主的愤怒,为他们所不容。
于是,11月他和孙中山被迫离开家乡,避往香港。在香港,他与孙中山一起受洗成为基督徒。不久,陆皓东远走上海,入电报学堂学习,毕业后被派到芜湖电报局任译电员,后升任领班。
1890年,回乡完婚。当时,孙中山在香港、广州等地以行医为名,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商议、探求革命救国的途径,陆皓东也参加他们的活动。他积极支持孙中山的政治见解。他们一起确定了排满的宗旨,目的在于“警醒黄魂,光复汉族”。 1893年冬,孙中山召集陆皓东、尤列、郑士良、程奎光、魏友琴等人在广州广雅书局南园抗凤轩开会,筹划创设革命组织兴中会,决定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后因人数不多,未形成具体组织。
1894年初,陆皓东随孙回到故里,帮助孙起草上李鸿章书稿,要求学习西方,改革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以求国家富强。2月,陪孙经上海到天津上书李鸿章,希望李能接受革新主张。经多方奔走,未得李鸿章接见,其上书也未被理睬。他俩怀着惆怅的心情,怏怏而返。
此后,孙中山转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陆皓东则在国内从事革命联络工作,利用往来于上海、汉口、广州之间的机会,考察各地形势,鼓吹革命,联络有志之士。他提取父亲的遗产作为活动经费,还积极资助在海外活动的孙中山。
1895年1月,陆皓东接到孙中山回国的消息,立即与其他革命同志到香港与孙中山会合,商讨起义大计。2月21日,他参加了孙中山组织的香港兴中会总部,成为孙中山忠诚的得力战友。
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国民的愤怒,兴中会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发动武装起义,袭取广州作为革命根据地。陆皓东在兴中会总部召开的干部会议上指出,起义势在必行,不能再有丝毫动摇。会议决定“分道攻城”之策,约定时期,召集各地的民团会党,分顺德、香山、北江三路,会集广州,同时举事。
陆皓东在会上还提出:为了团结同志,号召天下起而响应,一定要打出革命派自己的旗帜,以示与清朝决裂。这个建议获得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志士的认可。陆皓东受孙中山委托设计革命军旗图案。他通宵达旦地思考,终于设计出了青天白日旗这面军旗,成为发动广州起义的标志。
孙中山决定趁全国人民对签订丧权失地的《马关条约》十分愤慨之机举行起义,日期选定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九),以便利用重阳节四乡群众结队到省城祭祖扫墓的风俗,乘机将枪械聚合。
革命总机关决定由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协助孙中山在广州指挥调度,杨衢云在香港联合会党,于起义当日清晨直攻广州城内各重要官署,其他各路分途响应。
起义的当日清晨,各路首领均往总机关领取命令口号,唯独起义主力的香港队伍未到,等了两个小时,始得港电通知,须推迟两天。起义计划被全盘打乱。
等到起义时,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因运送枪械不慎,被海关搜获手枪600余枝。两广总督谭钟麟又先后接到密探的报告和兴中会叛徒的告密,急调兵千余回城防范,并派大批军警四出搜捕革命党人。
陆皓东得悉消息,马上安排同志转移,自己也和孙中山避往别处。他离开机关后,忽然想起党员名册不知是否已由经管同志带走,随即决定独自一人返回察看处理。周围同志以形势危险极力劝阻,他却说:“党员名册最重要,若被搜去,清吏按着名册株连,我党岂尚有余类。我个人冒生命危险,去保全多数同志,实份内事。”言毕立刻前往。
到了机关,暗探跟踪而至,大批军警立即将机关严密包围。陆皓东迅速紧闭大门,取出党员名册烧毁,待军警破门而入时,名册已成为灰烬,陆皓东则被清廷捕获。
陆皓东被捕后押至南海县受审。他大义凛然,对坐在堂上的南海知县李微庸投以轻蔑的目光。李勒令其下跪、招供,遭到拒绝。陆皓东慷慨陈辞:“今事虽不成,我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公羊既没,九世含冤异人归楚,吾说自验。吾言尽矣,请速行刑!”
清吏气急败坏,以钉插其手足,凿其牙齿,极尽严刑酷法之能事。他多次死而复苏,始终不屈,并严厉痛斥清吏:“你们虽以严刑加我,但我肉痛而心不痛,其奈我何!”
11月7日,陆皓东与朱贵全、邱四等一起被绑赴刑场,在敌人屠刀下毫无惧色,时年仅27岁。
后人将仅能找到的他的两枚遗齿及衣冠,葬于他的故乡翠享村。他是孙中山早期革命同志和忠实助手。被孙中山称为“吾党健将”“沉勇元良,命世英才”,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其“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