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上海圣尼古拉教堂

上海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前沿。在近代历史上,不仅有欧美文化传入,俄罗斯文化也是其外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正教是俄罗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圆顶的东正教堂是其最为著名的象征。除了知名的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外,东正教在上海也修建了她们的教堂,而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原卢湾区境内)皋兰路(原上海法租界高乃依路)16号的圣尼古拉教堂就是其中的代表。

中国东正教的传播,与天主教、基督新教有很大区别。她们并不是通过传教士入华宣教,而主要是与侨民息息相关。一般俄罗斯人走到哪,只要形成了一定的群体,就会建立东正教堂。

上海在近代早期就有俄罗斯人活动,他们于1902年在闸北建立了该地最早的东正教堂。而十月革命后,大量忠于沙皇俄国的俄罗斯人纷纷涌入中国,形成了上海庞大的白俄群体(指忠于沙俄,流亡中国的俄国人),于是在1924年建立了上海东正教会,由北京东正教总会管辖。因而上海开始出现不少东正教堂,其中有些还保留至今,成为东正教会在华的印记。

圣尼古拉堂原为白俄军人使用的小教堂,建于1924年。原址在法租界的霞飞路583弄13号。1926年后教堂迁往霞飞路876号,1931年再迁至霞飞路929号。由于信徒基本为流亡到中国的白俄,他们对罗曼诺夫王朝有特殊的感情,因而教堂里还设立了纪念遭到契卡杀害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祭台(2000年,俄罗斯为沙皇一家平反,并被教会追封为圣徒)。

1932年,前俄军中将格列博夫在俄侨和上海其他各国外侨的东正教信徒中发起募捐,建造一座纪念尼古拉二世的东正教大教堂,筹集到10万银元,在法租界中心的高乃依路租地建造教堂。教堂的建筑师是俄侨亚龙,风格为拜占庭式,内外装饰均极为华丽,有9个金色的圆顶与十字架,最高可容纳500名左右信徒。

圣尼古拉堂建立之后,发生了几次产权诉讼。1942年,教堂地皮租约到期,业主王丁秀珍女士依约收走房产。四年后国民政府法院进行调解,教堂仍归东正教会使用。不久后,中国东正教会发生分裂,起因是北京总会维克托总主教承认布尔什维克,加入苏联国籍,遭到了罗曼诺夫王朝遗民伊望总主教的反对。于是中国东正教会分为两大阵营,双方因此对圣尼古拉教堂归属发生诉讼,结果白俄一方胜诉,教堂仍归白俄东正教会使用。

由于东正教会在华主要是为俄国侨民提供信仰服务,并不热衷于宣教,因此中国的东正教信徒并不多。因此1949年后,根据中苏协议,很多白俄侨民被遣送回国,来教堂的信徒日益减少。到1955年关闭。

1956年,苏联将教堂产权转给中国政府。1966年文革中,圣尼古拉堂的圆顶被毁,并被工厂占用。1990年代,曾开设幸运阁大酒店。1994年,该堂公布为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教堂重建了穹顶,但改为简易的马赛克贴面。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