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十处基督教优秀历史建筑(下)
上主啊,我喜爱你居住的殿宇;我喜爱你的荣耀所栖息的地方。(诗篇26篇8节,现代中文译本圣经)
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我们再次来欣赏上主居住的殿宇:武汉的十处基督教建筑文物。
六、瑞典教区遗址
原名瑞典教区旧址,同样是在位于武昌区昙华林,在92-108号,建于1890年,这里并不是独立的建筑,而是一个“建筑群”:包括领事馆和天主教的楼宇,还有院落,气派挺大。
瑞典教区是基督教瑞典行道会于1890年开始在武汉建设的传教基地。行道会在此陆续修建了基督教真理堂、主任牧师楼、真理中学等。除了教堂,现在仍然保存着主教楼、领事馆和神职人员用房、真理中学老斋舍。其中主任牧师楼有着最具北欧风格的大坡度屋顶,为两层砖木结构,两层均为圆拱券廊,外墙为假麻石粉面,四面坡顶覆盖红平瓦,建筑非常牢固,百余年还是“岿然不动”。笔者来到这里正逢维修,大院落的其它建筑也是保存完好。同时,笔者也看到教区的一侧有一处临时搭建的舞台,有些与景观不符。
瑞典行道会属北欧信义宗。1890年,该会的传教牧师韩宗盛等4人抵达昙华林,开始在湖北传教活动。经过几年发展,在昙华林中段兴建大片花园洋房,形成一定的建筑规模,看起来好像是身置域外。在这里,只要随意走走,就可以看到那些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但是如果没有铭牌告知,也不会清楚是当年的什么处所或机构所用。
瑞典行道会华中总会在武昌设立后,1936年瑞典行道会派传教士夏定川来汉主持教会,同时委任他为瑞典驻武汉领事馆领事。1949年3月,瑞典行道会加入中华基督教会。1952年瑞典领事馆闭馆,夏定川与原瑞典行道会全体外籍人员离开武汉。
参观者如果身临其境,会看到现存的瑞典教区遗址,会被那规模和建筑所吸引,可见当年的气势如虹。
七、武汉基督教青年会旧址
武汉基督教青年会(WUHAN YMCA,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的缩写)也称为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黎黄陂路。建于1913年。
笔者和同工来到这里,看到一幢在这条路上格外壮观的四层砖木结构楼房,楼房在正中央显赫位置是英文Above the former site of the American Navy YMCA in Han Kou(大意是在汉口的美国海军基督教青年会)。
据在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其实这里不是基督教教堂,也就是美国海军的一个活动场所,是什么样的活动场所具体不详。
这幢楼建筑面积1546.99平方米。属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整座建筑以中部为轴,两侧对称布置。正立面为纵向三段式划分。主入口居于正中,并用双肢爱奥尼克柱加以强化。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个旧址之所以那么“起眼”和独特,与这种建筑风格有着关系。
该旧址是湖北省人民政府2008年3月27日公布的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进入院内参观,但是不能进入楼内,在外面可参观、拍照。现在究竟属于什么机关或机构不详,看门牌应该是武汉基督教青年会的办公楼。
作为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也是以基督教为根基的社会团体,该会创造了一个以青年为主题的运动。在国家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为青年人在努力完善自身的同时积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提供了广泛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也隶属于中国基督教两会体制。
不管怎么样,这里也是基督教的一座建筑,现在也是在为上帝所用,同时也是是武汉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八、汉口东正教堂
汉口东正教堂坐落在汉口鄱阳街48号。这座教堂也属于那种精致而“迷你”的建筑,始建于1876年,原名阿列克桑德聂夫堂,是俄国侨民在汉口兴建的唯一的一座东正教教堂,迄今为止也是独一无二的。
教堂占地面积约220平方米,平面呈十字形布局,为拜占廷式建筑风格的俄罗斯教堂,是东欧流行的东正教堂风格的体现。但是没有黑龙江哈尔滨东正教堂那种大气和宏伟。
教堂采取集中型制,规模不是很大,乳白色的建筑,底层墙面由多向拱券组成,外墙有壁柱、拱券,线角雕刻精美,做工精细。长期以来,人们从设计的角度对这座建筑给予很高的评价,有人夸赞其“外轮廓富有变化,墙面飘逸流动,活泼舒展,实属难得”,来到这里实地观看也确实如此。
这座教堂之所以建造在武汉,与当年中俄万里茶道和茶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说,1898年,俄皇太子尼古拉二世即后来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访汉,除主持新泰砖茶厂25周年庆典外,特意莅临东正教堂,听经和做礼拜。俄东正教在汉不开门布道,不发展信徒,专为俄裔服务,所以信徒很少。1954年,在汉俄侨大多离境,信徒只剩下38人。1958年后,教堂渐渐停止活动。
这里好像如同其它的东正教堂一样,大门是关闭的,静悄悄的,更透着神秘。来访者只能是隔着围栏观看。现在该堂已成为“武汉中俄文化交流馆”,据说这里还是专门为市民举办婚礼活动的一个场所。
九、汉口基督教新教荣光堂
这是仍在作为基督教活动场所的比较老的教堂。该堂建于1931年,算来也是90年了。教堂在初期的名称为纪念英国传教士杨格非诞辰100周年和来汉传道70周年,故命为“格非堂”,后改名为荣光堂。
笔者和同工来到荣光堂,由于不是礼拜日没有聚会,所以大门是锁着的,但是当笔者看到院内有一位姊妹的时候,经过简单的沟通,她打开了大门,热情的让我们到里面去参观。
荣光堂也是经历了许多的见证。在抗战时期,武汉沦陷,教堂被日军占用为“皇民道场”,成为存放死亡日人骨灰的场所,损坏严重。战后经修复,恢复礼拜。1951年该堂采用圣经中“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的名句正式改名为荣光堂。“文革”期间停止宗教活动。1980年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
该堂系哥特式建筑风格,体量不大,红砖清水墙为三层砖木结构,底层为中廊式办公用房,二层是礼拜大厅,设有坚券穹隆形大祭坛一座,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做礼拜,三层则为开放式的小型观礼台。
荣光堂正立面钟楼高耸,红瓦两坡以十字架中分,整个建筑显得朴实大方,教堂由于临街,所以院内的小广场面积不大。其右墙脚的奠基石,至今保存完好,可以看到。
在主楼一楼大厅的两侧,分别各有一个关于荣光堂历史的《荣光堂历史回顾》和《荣光堂史略》照片宣传栏,图文并茂的展示了荣光堂的过去和现在,为上帝在荣耀光照做了美好的见证。
教堂的一楼有一间办公室,笔者看到有四位同工在计算机前工作;副堂有一个书屋,图书比较丰富,读者可以在这里选购信仰方面的有关书籍。
通过荣光堂的《主日周刊》我们可以得知,在疫情之前该堂从礼拜日到礼拜六每天都有活动。但是目前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只有在礼拜日才有聚会。荣光堂现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之一。
十、汉口上海路天主教堂
教堂位于汉口上海路16号,与武汉另外一座优秀历史建筑“车站8号”建筑对面,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1876年建成,耗资12万法郎。
因本堂奉耶稣的义父若瑟(约瑟)为主保,所以它在天主教内被称为圣若瑟堂。堂区前院为教堂和主教公署,后院为武汉修女院,现在有一个天主教房产处。
1958年,梵蒂冈拒绝承认湖北武昌和汉阳两教区选圣的主教,从此中国教会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选。上海路天主堂也是隶属于武汉天主教“一会一团”。教堂的左侧一幢大楼为武汉市天主教爱国运动委员会的办公楼,工作人员介绍我去见教堂的彭神父,但是由于是休息时间,而没有见到。
1866年,意大利传教士明位笃主教(Eustachio Vito Modesto Zanoli O.F.M.,意大利方济会Ordo Fratrum Minorum会士,1862-1870年任天主教湖北代牧区主教,1870-1883年任天主教鄂东代牧区主教)从英租界工部局购地皮6044平方米,委托另一意大利教士余作宾修建教堂,系罗马巴西利卡式建筑风格。
教堂平面布局为拉丁十字形,两层砖木结构,整体长40米,宽为26米,堂内三拱廊的中间正厅宽14米。后侧左右各有圆形塔式钟楼一座,堂顶十字架处高22米。建筑面积1024平方米,内设祭台5座,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做弥撒。
教堂高耸的塔尖,缤纷的彩色玻璃,玲珑的飞券,天主堂顶端象征天主教的罗马十字高高矗立,教堂正面的墙上,罗马十字图案的彩色玻璃窗庄严醒目,窗户左右两边分别是大圣若瑟、小兰德的巨幅金色浮雕,华丽精美,令人赞叹。教堂附属建筑的主教公署楼和修女院也与其保持了风格的一致性。
笔者在教堂仔细观察,看到罗马式圆顶和哥特式尖顶完美融合,颇具特色的细高窗户,外百叶,内玻璃,沉稳的朱色百叶窗与五彩玻璃窗在开合中变换着表情,关上是优雅的神韵,打开是跳跃的灵性。十八扇窗的启合,把教堂同外部的间隔变得轻巧迷离。天主教堂用它轻快的建筑语言,营造出一种特色视觉美感与宗教氛围,好像在诉说当年上帝的荣耀。
20世纪初,天主教鄂东教区活动中心由武昌移至汉口。1923年划分教区时,该堂成为汉口主教座堂。现为武汉市天主教会教务活动中心。
上海路天主堂可以说是上帝的天主教在湖北和武汉地区传播为主做的一个历史见证。
后记
传道书 1章4节说: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是的,阿们!如梦如烟,枝上花开过百年;追忆先贤,风痕雨点斓斑间。在武汉短短的几天,最令人难忘的除了和一些基督教、天主教的牧长、同工、信友的会面、交通、分享,了解到基督教在武汉的一些历史,我们还相约再次聚会分享;也听到、看到、触摸和仰视在武汉的这些基督教堂、慈善机构的优秀历史建筑文物,曾历经风雨、饱经沧桑的永不磨灭、永远长存的痕迹。
笔者不禁慨叹:那些传教的先哲真的是神喜悦的人,我们今日的信徒不应该忘记他们付出的辛劳。
“上主在他的圣殿里;他的宝座设在天上。他观察世上的人,洞悉他们的所作所为。”(诗篇11篇4节,现代中文译本)俱往矣!天地可变、朝代更迭,但是神的圣殿、这凝固的荣耀却屹立不动。愿上帝记念他们,愿上帝的殿、福音和慈爱与我们永永远远同在!愿上帝的福音在中国更加兴盛!
(为确保史实的准确性,文中的部分资料引自于《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