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爱而生平台圣乐中国化系列线上讲座第三场举行,此次讲座再次邀请华东神学院教师暨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朱贵金牧师进行分享。
当晚讲座中,朱牧师围绕“什么是清唱剧”“清唱剧之《马太受难曲》”“清唱剧之《弥赛亚》神曲”“清唱剧之海顿《创世记》”进行了讲解。
在讲座开始前,朱牧师首先向大家特别提醒道,圣乐内涵极其丰富且博大精深,此次系列讲座也仅仅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同样,此次讲座中赏析的三大清唱剧与四大安魂曲也只是该领域中最为知名且大众化的剧(曲)目。因此,希望大家能够借此学习契机,对于这些应知必知的圣乐内容进行了更好的了解与认识。
何为清唱剧
首先,牧师从清唱剧的定义、历史以及与歌剧的异同之处向大家进行了简要讲解:
清唱剧又称为神剧,诞生于意大利,于17世纪中叶成为一种类似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裁。同歌剧一样,清唱剧也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三重唱、合唱、乐队组成,其中合唱占重要地位,内容为宗教题材,一般在教堂进行演出。而与歌剧不同在于,清唱剧并没有舞台表演、服装道具以及布景,且只有唱,没有演,亦无需上台下台,为一种真正清唱的音乐戏剧。
马太受难曲
在对清唱剧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后,牧师从知名清唱剧目《马太受难曲》讲起,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受难曲的历史沿袭以及《马太受难曲》创作者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简写:J·S·Bach)的相关信息。
自公元5世纪起,在罗马天主教的仪式中就流传起了在复活节前一周内演唱耶稣受难故事的传统,受难曲的雏形也就此出现。
而在复活节前的一周中,表演者则会根据不同的日子分别演唱《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的部分内容,而在受难日当天,则会演唱《约翰福音》中的部分内容。
在具体的演唱表达形式方面,受难曲中的经文由一位歌手进行吟唱,而对于耶稣基督、群众以及福音书叙述者的不同话语,则用不同的吟诵手法或不同的特定音高处理。
当今普遍认为的受难曲一般是指17世纪中期以后的大型受难曲,在题材上集中于表现福音书中关于基督受难钉十架的故事。
而在众多受难曲中,被誉为“音乐之父”的德国音乐家 J·S·Bach 的《马太受难曲》则最负盛名。
“音乐是神性的表达。”这是巴赫始终坚持的创作理念。其每个作品开头都有着用拉丁文书写的“耶稣,帮助我”的标注,而在作品的最后,也会以“仅为荣耀上帝”作结。而在合唱曲中,他会标注“奉耶稣之名”或“献与至高神”等短语。
牧师介绍道,巴赫被认为是最好的“用音乐与上帝对话”的音乐家之一。后人敬仰巴赫,不仅仅是因其作品之伟大,更是因其对上帝的敬虔与创作的专注。
随后,牧师为大家播放了《马太受难曲》序曲部分,借着悲怆动人、震撼人心的曲调,生动展现了人们对于基督羔羊牺牲的痛苦悲愤之情。
弥赛亚神曲
作为与《马太受难曲》同负盛名的清唱剧目,《弥赛亚》在清唱剧历史中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神曲《弥赛亚》的剧本由英国剧作家查理詹宁斯创作,英籍德国作曲家韩德尔担纲作曲,这也是韩德尔创作的23部神曲中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在创作该乐曲时,韩德尔也经历了圣灵极大充满,从开始创作到最终完成整曲仅用了24天时间。
在此,牧师还向大家补充道,日后同被誉为“世界三大神曲”之一的清唱剧《创世记》得以问世,也正是创作者海顿在观看了《弥赛亚》的演出后深受震撼创作而成的。但是,相较《弥赛亚》24天的创作时间,海顿创作《创世记》却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由此也足以见得韩德尔在创作时经历的圣灵大而可畏的奇妙工作。
牧师表示,他个人十分欣赏《弥赛亚》的一大原因正是其每一部分都彰显出的神学内涵,每一个段落都堪称是“用音乐唱出的神学”。
借此,牧师进而按照曲目顺序向大家进行了介绍:
《弥赛亚》全曲共有五十三个曲目,歌词皆引用自圣经经文,且采用了旧约(预言)新约(应验)经文穿插交错的方式进行呈现。在作曲中,韩德尔运用流畅的咏叹调,庄严的宣叙调以及大规模的合唱,将耶稣的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
《弥赛亚》全曲分为“预言与成就”“受难与得胜”“复活与得胜”三个部分。
其中,第一首“序曲”至第二十一首“主轭容易”为第一部分,讲述了耶稣基督降生前后的事迹;
第二十二首“看哪,上帝的羔羊”至第四十四首“哈利路亚”为第二部分,讲述了耶稣基督在世传道及受难的过程;
第四十五首“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至第五十三首“荣耀被杀羔羊及阿们颂”为第三部分,描写了耶稣基督的复活,并歌颂了神所赐下的永生盼望。
随后,牧师向大家播放了《弥赛亚》第二部分中的第二首歌曲“祂被藐视”的部分段落,向大家展示了剧中如何借助女低音的人声与各种乐器声音的应和,表现出忧患中的主耶稣如何“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被人藐视”的故事。
接着又播放了第二部分最后一首歌曲“哈利路亚”的表演,向大家展示了合唱演出中如何灵活运用齐唱以及不同声部、音高、音色的协调配搭,去向听众传达音乐中蕴含的诸如“救主升上高天为至大”“三位一体”等神学观念。
此外,牧师再向大家展示了第三部分第四十五首歌曲“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的演出,向大家展示了剧中如何借助女高音的不同音高,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基督复活升天的过程,并给予听众以美好的永生盼望。
接着,在第三部分的第四十八首“号筒要吹响”中,剧中借助男低音与小号的配搭,形象地描绘出主再来时“号筒吹响,死人复活,身体改变”的景象。
海顿与《创世记》
在最后一部作品赏析中,牧师将大家介绍了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及其晚年作品的精粹——《创世记》的相关内容。
清唱剧《创世记》创作于1790年代后期,这也是作曲家海顿晚年创作的高峰时期。而该剧也是其最著名、最杰出的清唱剧,主要讲述了上帝在七天创造世界的壮举。
《创世记》的剧作脚本是结合圣经《创世记》《诗篇》以及英国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内容创作得来。全剧包括序曲在内共有34个部分,分为三大部分,全曲表演用时约为1小时40分钟至2小时左右。
其中,第一部分为第1章至第13章,讲述了序曲及创世的前四天中,上帝创造天地、光、雨雪、陆地、海洋、山川、河流、植物、日月、星辰的过程;第二部分为第14章至第28章,围绕创世的第五、第六天展开,主要讲述上帝创造动物以及人类的过程;第三部分为第29章至第34章,讲述了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相爱结合,并感恩赞美上帝的故事。
最后,牧师向大家展示了该剧中第13首曲目《诸天述说神的荣耀》,以此展现受造物对于造物主上帝的颂赞之情。
总结
在最后的总结中,朱贵金牧师再一次强调了人声在圣乐颂赞中的最重要地位,同时,借着三部清唱剧作品的赏析,牧师也向大家指明了“所有圣乐作品都是用音乐来表达神学”的概念。
回顾圣乐中国化之路,牧师指出,圣乐的“中国化”并非仅仅是使用五声调或是用中国文化歌词的简单表达,而是应当既要使用中国化的语言,又要使用神学化的语言,使得音乐既有神学依据,又有民族元素,而这也正是一条任重道远之路。
借着梳理圣乐发展的历史脉络,牧师表示,只有首先知道教会走过什么样的路,才能谈如何有的放矢且有标准地做好圣乐的本土化工作。
本文内容、版权均来源于因爱而生平台,福音时报蒙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