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继往开来的辽宁锦州教会
从130多年前仅有464平方米的老教堂到现如今有建筑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的新教堂;从1980年恢复聚会时只有80人受洗,发展到现在有4,000多位受洗的信徒,辽宁省锦州市基督教会怎样一路披荆斩棘、栉风沐雨走过来,怎样复兴、怎样崛起、怎样荣耀上帝的呢?让我们透过以下的分享重温历史、展现如今。
锦州市,辽宁省辖地级市,有着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是国务院确定的辽宁西部地区中心城市,辽宁重要的工业、港口城市和东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这里同样也是上帝光照的地方:基督教新教在辽西的传入从锦州开始。据有关历史资料介绍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德国传教士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Gützlaff,1803年—1851年),中文名也译作郭实猎、郭甲利、郭施拉、居茨拉夫,笔名“爱汉者”,从暹罗(今泰国)乘船来东北出售圣经,先到辽宁锦州继而到辽宁营口,因当时河口冻结所乘船只胶滞难行,改由辽宁盖平县(今盖州)下船,地方官员予以优厚的接待,这样辽西才有了基督教的传播。据《清实录》道光十二年十月下甲子(公历1832年12月)也印证了这一点,德籍传教士郭实腊从暹罗(今泰国)乘船来东北出售《圣经》,先到锦州再到营口。有人说是1852年,实际不对,那个时候郭实腊已经去世了。
同治十四年(1874年)英国爱尔兰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盖雅各牧师继郭实腊之后也到锦州售书布道,在城内南街租房设立福音堂。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爱尔兰基督教长老会又派邵武斐牧师来锦州,1891年(光绪17年)移建福音堂于东门外(现锦州基督教堂位置)。此后基督教的其他教派也陆续传入锦州。屈指算来,虽然当年的老教堂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现在锦州基督教会的历史已有130多年了。
1892年,锦州教会高启隆长老去当时归属锦州的兴城建立教会,邓福堂长老去绥中建立教会。1894年,爱尔兰传教士伊约翰同其妻邸回春来锦州,建立教区董事会,为教区最高机构。
1900年义和团焚烧砸毁了锦州教会。《辛丑条约》签订后,锦州、锦西(今葫芦岛)、黑山等教堂在1905年后得以重建,教会逐渐复兴并日益扩展。1907年,基督教长老会议定成立辽西、辽东、吉林三个中会(即三个区会),长老会晋升为关东大会,或称东北大会,为三区之首。同年锦州教会购买福德街房场,建立礼拜堂东部,当时有信徒200多人。1914年孔雨春为锦州堂会牧师,当时有信徒280多人、长老5人、执事8人。1931年东北大会又将3个中会扩大为8个中会,营口、锦州合称为营锦中会,在中会下设锦州教区、营口教区。
1951年,东北大会召开理事会,决定施行全面革新运动,锦州苏平章牧师被选为布道干事。同时决定建立8个区会,锦州教区兼理了北镇教区。1952年苏平章三任牧职期满辞职,锦州教会聘朱兰山为牧师,并邀请姚马可由天津来锦州任职。1958年基督教恢复临安息日会与中华基督教长老会联合,与此同时锦州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筹委会再次成立。
“文革”期间教会遭到冲击,房屋和礼拜堂被占用,教会的传道人参加劳动,教会停止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宗教政策。1980年12月,锦州教会又重新恢复,张尚民任执事长,第三次成立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筹委会。锦州教会复堂后,曾邀请沈阳牧师来锦州施洗,有80人受洗入教为信徒。1983年7月,锦西(现在的葫芦岛市)教会牧师侯树棠应聘来锦州教会任牧职。不久,第四次组成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筹委会,并开展工作。同年8月,锦州市基督教会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正式成立了锦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同时成立了基督教教务委员会(1986年以后改名为基督教协会),选举产生了两个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及委员。同年秋,辽西地区第一座新建的礼拜堂——锦西教会礼拜堂举行献堂典礼,请锦州姚马可讲道三天。姚马可辞去传道职务后,锦州教会执事长史万良聘请十三中退休教师王福生来教会领礼拜。
基督教在锦州地区的教会组织
早在1884年,苏格兰联合长老会(the 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 )宣教士罗约翰(John Ross)就在沈阳为传道员定期举办神学培训。1890年苏格兰联合长老会与爱尔兰长老会决议联合对全东北传道员进行系统神学培训,学期4年,每年集中学习一个月,其余时间在各福音堂服事。为进一步培养本地教牧人员,加快本地教会自治步伐,1894年,关东长老会决议增设神学高级班课程,学制四年,每年在沈阳集中学习两个月。此高级班即为东北神学院的雏形。1895年首届高级班学员有7人,于1899年3月毕业。 同年5月13日,在关东长老会年会上,其中4名毕业生准试,适时会被按立为牧师。他们分别是高启隆(锦州)、张承权(铁岭)、刘守先(辽阳)、许光明(法库)。
基督教在锦州还有一些社会公益,包括医疗卫生和教育机构。
锦州施医院: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医生白多马在锦州城东关双岔子路北,购置土地设立施医院。光绪二十年(1894年),英国传教士伊约翰牧师的妻子邸回春教士到锦州,接任院长之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焚烧医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改名基督教医院,增加刘素生、朱培恩等女医生。民国2年(1913年),邸玉春退职,由爱尔兰人马泽民接任院长。他增建房舍,招收护士李桂兰、孙桂苓等人,还开设妇产科学习班。
民国9年(1920年),该医院改名为妇婴医院。同年,马泽民因病回国,爱尔兰人很爱贞由北镇施医院到锦州接任院长。
民国28年(1939年),英国传教士高荷光牧师同妻子康恩博(美国人)到锦州,康恩博接任院长。民国30年,夫妇双双回国。其间,民国31年,锦州伪满特务占用医院,妇婴医院被迫停止。
1946年10月,李德安由热河来任院长。
1951年2月5日,基督教东北大会总干事金玉清牧师奉派来锦州,召集院董事会议,决定停办,并将医行器械和药品委托锦州教会保管,将医院房产租给辽西省职业高等学校使用。
教育方面:锦州学道馆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英国教士邸回春创办,招收不同年龄的妇女,主要教识字启蒙和《圣经》。民国14年(1925年),胡秉道教士奉派任馆长,增开音乐课。胡自编《国韵经歌》一册,在东北各教会颇有影响。民国30年(1941年),因日伪特务冲击,胡秉道回国,谷玉茹从北镇至此,但因缺经费无法办下去,学道馆遂告结束。
1891年(光绪17年)英国爱尔兰人白多玛医生来锦州,同邵武斐牧师在城内东关双岔子路北(今国和里市第五中学位置)购地30亩,建牧师府、教师楼、办育贤学校、创施医院等。
时光荏苒,在上帝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百余年过去,以上我们回顾的都是锦州基督教的历史,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温故而知新。转瞬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督的教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和复兴。始建于1891年,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锦州教会400多平方米的老教堂已不能满足广大信徒过信仰生活的需要,而且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房。在市政府宗教局的支持下,在现任辽宁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锦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徐文梅牧师的带领下,教会的弟兄姊妹恒切祷告,求神保守看顾,大家甘心乐意奉献、踊跃捐款,开始筹建新的教堂的艰苦历程。感谢神!2002年6月拆掉老堂,2003年7月,一座新的、建筑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的基督教堂拔地而起,十字架高耸在教堂顶端熠熠生辉,在锦州市黄金地段的洛阳路上成为一道荣耀上帝的靓丽景观。
近些年来,锦州市基督教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徐文梅牧师的领导下,弘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树立爱国主义的荣辱观。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教会复兴,现有牧师四位、教士三位牧养会众。多年来,在教堂的建设上、教务的管理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教会广泛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促进基督教中国化进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执行《宗教事务条例》,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常的信仰活动,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多年来,他们在教会内帮扶有需要的肢体、捐款捐物、维护真道、抵制异端、慰问孤寡病残、关爱弱势群体等。在社会上,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号召,为绿化南山、慈爱锦州,棚户区改造、防控非典、防控禽流感、希望工程,到养老院、福利院慰问等。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为灾区捐款40多万元,又在其它社会公益活动中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滨海新锦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获得了地方和社会的好评。
往事如烟越百年,继往开来勇向前。不忘先贤开拓难,福音高扬凯歌还。试看今日锦州教会,“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在爱里持守、活出、行出真理,成为自1891年福音传到锦州130余年来最为复兴、进取和荣耀的时代。沧海桑田、日新月异,神佑中华,使万象更新、今非昔比。锦州教会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在这地方三一的真神上帝必赐平安,祝愿锦州教会在基督里兴起!发光!因为独一真神的光已经来到!上帝的的荣耀发现照耀你!
(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于辽宁锦州报道。感谢锦州教会提供的有关老照片和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