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普遍启示”的讨论
笔者秉承艾利克森的观点将“自我启示的上帝”视为基督教神学的起点。虽然从逻辑上来说,应当先讨论上帝的存在,后谈论他的作为。但由于上帝是自我启示的上帝,离了他的自我启示就无从认识他,因此,我们只能先从上帝的作为——上帝的启示,开始讨论。
上帝的启示包括了他的普遍启示与特殊启示。前者是上帝向历世历代的所有人所作的一般性启示,透过大自然及人心启示他自己,启示出他的永能与神性。由于始祖堕落,人对上帝普遍启示的认识已经变得十分模糊,虽然如此,这启示仍是必不可少。关于普遍启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唯物主义者的看法,他们认为所谓的上帝只是人因着看到大自然的某些现象无法理解,而将其误认为是上帝,其实,上帝本身并不存在。不过,基督徒却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即便人会对某些自然现象感到恐惧,也并不必然使他们将这些现象误认为上帝,这样的推理是十分牵强的。与其说人是因着某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而将其误认为上帝,倒不如说这些现象强化了他们心中原有的神圣意识,以至将这些现象视为上帝的作为。
上述唯物主义的神观根本就经不起历史的考验,因为这个观点暗示着宗教的存在跟人的智识未开化有关,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宗教将失去立足之地。不过,这显然不符历史实情。先不说西方国家,就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发展最快的时期乃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文明的发展不仅没有削弱宗教的基础,更是成了宗教的催化剂。于是,唯物主义者又提出另一种观点,即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社会的不公与苦难的存在。他们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宗教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认为宗教的存在与发展跟社会的问题乃成正比例,虽然文明在向前发展,但与此同时,各样的弊端也开始日益呈现,只要人类还未到共产主义的阶段,只要这个社会还有阶级的存在,就不会完善,就还会有各样的矛盾与苦难,宗教也就不会有消亡的可能。唯物主义者对宗教的看法源于费尔巴哈,在他看来,上帝只不过是人类经验的投射而已。换言之,在唯物论者看来,上帝只不过是人想象出来,以达到自我慰藉的目的。
客观而言,人们并不能单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中的种种迹象就能证明上帝的存在。就如赵紫宸也曾质疑这种简单的逻辑。他认为无论是大自然还是社会都存在着两面性,人们不能只从一面得出结论。人们不能说,大自然中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能证明上帝的存在,问题是还有天灾人祸,又如何解释?又能证明什么?在过往的基督教神学中,阿奎那的思想曾被推崇备至,他将基督教神学建立在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基础之上,将他那恢宏的神学大厦建立在五种论证上帝存在的推理之上。然而,如此恢宏的思想体系却被康德推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彻底否认了理性在形而上学包括神学方面的功用。也就是说,人们并不能从看得见的一系列现象推断出看不见的上帝的存在。
简而言之,普遍启示在认识上帝的存在及上帝的属性方面是不充足的,人们并不能单单依据普遍启示建立他们完整的信仰。有人以为《罗马书》第一章明确地告诉人们,上帝已经将有关他的启示彰显在所造之物的身上,但仔细查考我们便能发现,保罗从来没有宣称任何人可以单单根据这些启示来构建基督教神学。他只是说,人在这些启示面前将无可推诿。这不是指人们可以借此证明上帝的存在,而是指人们因此无法证明上帝的不存在!如果一个人只能在信与不信之间作出抉择,那么要相信上帝不存在比相信他是存在的更加的令人不可思议。
普遍启示的作用主要不是提供充足的证据以证明上帝的存在,而是见证上帝的荣耀,使人知道相信一位圣经所启示的上帝是合理的。普遍启示虽然是模糊的,仍有着极大的价值。可以说,如果没有普遍启示,人们将不可能明白神的特殊启示。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圣经译本就是最好的例证。一般来说,圣经译本都有两种译法,一种叫“直译”,另一种叫“意译”,“直译”虽比“意译”更合原文,但“意译”比“直译”更接地气。如果只有“直译”,却没有“意译”,那么人们就很难领会圣经所要传达的真理。有关神的译名,在历史上曾爆发过激烈的争论。中译本直到今日为止,仍保留了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是“神版”,另一种是“上帝版”。然而,无论是“神”还是“上帝”都不是原文的“直译”。这充分说明了普遍启示乃是不可或缺的媒介。
另一方面,神的普遍启示主要还是启示在人的心里,故此,当人用他的理性来自我反省的时候,也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最明显的就是“永恒”的观念。人人都有“永恒的观念”,但没有一个人的头脑能完全理解“永恒”是怎么一回事。即便我们不用安瑟伦的推理,人有永恒观念这回事也足以让他意识到“人”不可能只是“因缘的集合”。普遍启示给了我们奇妙的、无可推诿的经验,特殊启示则给出了确实的答案。普遍启示是确实的,却并不足以演绎出一套完整的自然神论。因为上帝透过普遍启示放在人里面的经验是模糊的,如果我们将此种经验强行扩展,就是将基督教信仰建立在沙土上,根本经不起理性的验证。就如施莱马赫将基督教信仰建立在人类共有的绝对依赖感之基础上,即便他所找到的经验确实存在于普遍人类的意识中,但当他这样去构建他的思想体系时,“传统的神学”已经不知不觉沦为了“人学”。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