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赏需谨慎 ——以一过度打赏的事例来看

作者: 佚名
来源:福音时报
2023-12-30 14:29:53
分享与播放
网络

随着网上支付的普及,各种平台的打赏功能也顺应而生,令人眼花缭乱。在此讨论笔者想讨论的不是一些平台及个人能不能设置打赏,或者是应该给予多少打赏。而是要讨论一个话题,那就是过度打赏致使一些人及家庭产生了诸多的问题。

虽然各个平台都在强调一件事,那就是打赏全凭打赏者的个人自愿,但我们也确实会发现一些人及平台为了打赏而打赏,甚至会使用各种手段,诱骗人给予打赏。

比如,有一平台的女主播,自己虽然是已婚状态,但冒充离异,开视屏直播,与人聊一些情感的话题。不用问,观众大多都是男性;这些人进入直播间,一次两次还可以,但长时间不刷礼物真不可能。特别是一些入了迷的观众,给予大量的打赏,争取成为榜一大哥,才能引起女主播的注意与好感。

一位姊妹的丈夫就是如此。疫情期间,上海封的很严,只能在家待着。在家里面干什么呢?总不能大眼瞪着小眼,所以他们夫妻多是以上网来打发时间。起先,是姊妹的丈夫进入一些女性直播间,并且刷一些小礼物。后来,夫妻间分房睡,致使其丈夫有了大量的空余时间。

据说,在家里面待着的那段时间里面,姊妹常常可以听到其丈夫打电话与异性聊天的声音,甚至有时候还会听到预定机票、约定见面地点的声音。这使姊妹产生了疑心,但一旦问起来,要么就是被丈夫给予冷眼色,要么就是被丈夫骂一通。后来,姊妹趁着丈夫睡着,看了转账记录,竟然对不上账的有十多万,这令姊妹大吃一惊。

面对姊妹的质问,其丈夫也回答的也爽快,全是赏给一位美女主播。为什么呢?因为漂亮、温顺,不像站在自己面前的“黄脸婆”妻子。而且,打赏的钱全是自己的赚的,与姊妹无任何关系,所以她无权过问。姊妹一听火了,怀着赌气的心理,自己也开了一个某热门平台的账号;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据说姊妹也成了一个小网红,收了不少打赏,当然这些打赏也毫无例外都是男性。

再后来,姊妹的丈夫意识到了危险,与妻子商量并决定,他不再打赏别人,她也不再开播,希望夫妻关系能够回到正途。可是,覆水难收,虽然他们都遵守了约定,但感情以及彼此间的信任难以回到从前。他们都怀疑对方在外有人了,对过去的伤痕也难以忘却,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之间过的异常挣扎,天天吵闹。

通过这件事,可以使我们看出来,对于一些平台出现的打赏,一定要谨慎对待;不是说不能打赏,而是说一定要谨慎对待,切不能超乎自己的能力,也不要瞒着家人,更不能背着家人做一些苟且之事。其实,对教会以及弟兄姊妹也是如此,我们的一些教会也会开通打赏功能,肢体们开通打赏功能的也很多,对于这些也需要谨慎对待,量力而行。

那具体来说,如何才是谨慎对待呢?有什么样的建议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基督徒是个讲究原则的人,也是个自我要求更高的人。因为我们对照的不仅是国家法律,也有圣经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选择平台的时候,不能来者不拒,虽然一些平台并不违法,但却不一定对人有益处,以及符合神对人的命令。因此,一些对人没有益处,尤其是打擦边球的,一定要拒绝。

二是量力而行。奉献给上帝的金钱,上帝对人都会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量力而行、心甘情愿才行。虽然上帝对人要求是十分之一奉献,但上帝也纪念人的接受度、信心情况,所以也就告诉人要量力而行。对此,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就是打赏可以,但千万不要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若是把吃饭钱都打赏了,那显然是得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三是要虚心接受监督。可以说,人心诡诈;若是不接受监督的话,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我们发现,一些过度打赏,以及上了不良平台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家人不知的情况下造成的。所以,若是想避免此事的发生,那么一个是自己要自律,二个是要虚心接受家人的监督以及建议和要求。三个是要把上帝的话牢记在心,并且学会坚定依靠上帝。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