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从巴色会到崇真会,不变的是传福音的异象
崇真会是客籍基督教会,地处华南东江、梅江、珠江,曾辖十四县一百六十余座礼拜堂,两座医院,一座神学院,四座中学及百余间小学。
崇真会前身是巴色会,从瑞士巴色差会所在地巴色城而命名。巴色会于1847年差遣瑞典籍牧师韩山明及德籍牧师黎力基来华传道。自创立之时起,教会行政事务由巴色差会委派西籍职员全权主持,1922年,巴色会筹备在华传教机构及教会交由华人传道自理,1924年成立崇真会,意思是崇尚真理。1951年香港区会脱离内地自治,成为香港崇真会。而内地的崇真会响应三自运动,加入三自体制。
梁姐妹为香港崇真会救恩堂会友,近年研究客家教会历史。她曾经前往瑞士巴色会总部查找资料,也走访过梅州、深圳、老隆等地的客家教会,开展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
2023年8月的一天,在救恩堂附近的一家会客室,她详细跟我们讲述了巴色会的传教理念、传教特色,以及在中国的实践经验。
巴色会与中国
巴色会不隶属任何宗派、教会或信条机构,刚开始只是瑞士的一个神学院,主要是训练装备来自不同地区的神学生,然后透过欧洲差会如英国安立甘传道会把他们差派到宣教工场。随着宣教需要扩展以及本身实力增强,巴色会不久就开始自行差派宣教士去海外工作,最初在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宣教,却被沙皇驱逐,后来才在西非、印度和中国建立稳定的工场。梁姐妹介绍,巴色会在中国要建立的不单是一个教会,而是一个支持差传的教会。深受敬虔主义的影响,巴色会重视人的悔改重生、作真实的基督徒,并不强调宗派特色,因此它差派的传教士德国路德宗和加尔文改革宗都有,“他们比较看重的是传福音的异象。”
1846年,巴色会响应郭士立(或称郭实腊)牧师的呼召,派遣宣教士韩山明和黎利基前往香港,这是巴色会和中国的第一个接触点。郭实腊牧师是普鲁士人(当时还没有德国),初期是荷兰差会的宣教士,在爪哇宣教期间碰到很多华人,学习了数种中国方言,从此心系中华。后脱离荷兰差会,来到香港担任殖民地政府官员,既是抚华道,亦为自由宣教士。他认为中华归主一定要由中国人自己完成,西方传教士只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监督培训华人传道,二是以牺牲的爱作中国人的榜样。郭氏在1844年创立福汉会,培训华人作宣教师,方式是雇用华人传道,交由欧洲宣教士训练监督,再差派去中国各省传道,派发福音单张,同时把新信徒带回香港受训,再奉差到更远的省份传道。这个传教策略激励戴德生于1865年创办中国内地会,派宣教士深入中国内地每个省份建立教会。
韩山明和黎力基于1847年3月19日抵达⾹港,随郭实腊宣教,学习中文,改穿华服,与中国信徒往广东传道。后来他们察觉到福汉会内部存在“吃教”现象,不少华人传道压根不是重生的基督徒,工作只是为了生计,甚至有人仍深陷酗酒、吸毒、欺诈恶习。韩、黎为此与郭意见不合,最终巴色差会和福汉会分道扬镖,开始自行传教,客家则是他们的主要禾场。
巴色会宣教方式和特色
梁姐妹介绍,巴色会宣教有几个特色,一个是进入中国人社群生活,讲客家话,和客家人同吃同住,研究中国的文化,好能更有效地跟中国人谈道,又出版《堪舆问答》等书籍,该书讲得是如何和一个风水先生谈基督教,可见当时其对中国文化和传统宗教了解之深。
巴色会亦非常注重本地教牧培训,1864年就在李朗创立神学院,名为存真书院,培训中国传道人,被认为是当时华南地区最优秀的教牧培训机构。巴色会不仅培养自己的神学生,也为其他宗派培养神学生。有几个李朗神学院毕业生更被派前往瑞士巴色会神学院就读,第一个是1863年赴瑞士留学的客家青年陈明秀,他在1869年毕业,回国后终生在中国巴色会服务。李朗神学院几经搬迁易名,最后在1951年停办,1955年再在香港复办,改名乐育神学院,1967年,乐育神学院并入崇基神学院,直到如今。
巴色会定有严谨的规则来管理和培训会中的中国传道师。规定每人需要订簿载明每周的讲道经文、讲道题目及要点,供总牧或牧师随时取阅。 每季按牧师指定的题目作文⼀篇。又举办联合短期训练,为期七天,由三个传教⼠分别教授讲道学、教义或伦理、释经学。
为了培训中国教牧,巴色会也编印出版丰富的中文教牧书籍,神学/教务有《教会异同》;神学释经有《启示录注释》《海登堡入教初阶》;治理教会有《治会龟鉴》;圣会礼仪刊物《承认洗礼约问答》等等,这些中文基督教珍本现在仍在瑞士巴色会档案馆被妥善保存。
巴色会同时注重教育事工和医疗事工。1849年,韩山明牧师在沙头角设立客家男童学校。1924年教会文献显示,巴色会在中国广东省开办超过110间学校,大部分是乡村小学,以男校为多数,学生总数超过6400⼈。也开办师范学院。宣教士改变了客家女孩的命运,中国社会男尊女卑,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影响,一般女性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宣教士因基督教观念,觉得男女皆为上帝所造,同有上帝的形象,妇女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基督教家庭信仰的传承离不开母亲,所以他们不依从中国传统文化,开办女校,甚至收养被遗弃女婴,成人后安排她们与中国男性基督徒相亲,她们也可以选择自食其力,很多会在差会学校或医院工作。
巴色会第一家女校是1862年建于香港西营盘,当时差会大楼刚落成,黎力基牧师在大楼内开办了一间寄宿女校“巴色义学”,由黎师母主理。最初只有8个基督徒女孩就读,父母须分担部分费用,后来学生陆续增加,1867年有50个女生,此后⼀直保持这个人数。后来在1891年迁到深圳的龙华区,也就是虔贞女校。学校为何会搬迁呢?梁姐妹讲到背后的故事,有些女孩在繁荣的香港读书后,不愿重返农村,父母又不满她们在学校只是学会了唱歌,不会割草干农活,“将来怎么嫁人呢?”因为当时的客家人大多数是底层农民,靠种地为生,文化程度并不高。
由巴色会到崇真会
梁姐妹又提到,巴色会是国内比较早开始落实“三自"原则的教会,财务管理、人事任命都由华人本身决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战期间巴色会被界定为德国差会,虽然差会位于瑞士,但由于其中很多宣教士及管理人都是德国人,财务支持也以德国教会为主,所以在战争期间巴色会被英美针对封锁,在海外的福音工作大受影响。他们的宣教士不能再留在包括香港在内的英国属地,也不能再联络及供应资金予相关教会、学校及医院等机构。香港巴色会教会的一切教务、圣礼及行政管理均由华人牧师及长老执事主持,而内地的巴色会教会虽仍有德瑞宣教士工作,由于差会经济拮据,中国信徒损献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凡此种种都有这助巴色教会迈向独立,实现自治、自养和自传。1924年,巴色会将在华传教机构及教会交由华人传道自理,改名崇真会,意思是崇尚真理。
1951年香港区会脱离内地自治,成为香港崇真会。巴色会传教士彻底撤出内地,部分传教士回国,部分留港协助香港崇真会发展事工,差会继续支持香港崇真会的传道、教育和社会服务事工的拓展。而内地的崇真会各堂,也响应三自教会运动而纷纷自立发展。
走访中我们了解到,香港崇真会目前有28家堂会,不过随着说客家话的人越来越少,目前已经没有客语崇拜了,现在只有粤语和普通话礼拜。香港崇真会承传巴色会的传统,除了教会,也开办中小学及幼儿院、老人院及社会服务事工,彰显基督爱人精神,通过和政府合作去服务和建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