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福寺墓地的传奇历史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关于两国友好交往、文明互鉴的活动、报道成为一时热点。而中法两国的交往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而北京的正福寺墓地则见证了这一段历史佳话。
1685年,路易十四在中国基督徒沈福宗的介绍下,对遥远的中国产生浓郁兴趣。于是让派遣白晋、张诚等耶稣会士来到东方,加强两国的友好交流。
他们很快就得到了酷爱科学的康熙皇帝的重用,得以在宫廷中任职。白晋等人不仅将西方的数学、天文、医学、艺术等等传入中国,同时也把中华传统文化介绍到了西方,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明互鉴。比如白晋就是西方研究《周易》第一人,对莱布尼茨产生了不少影响。
由于这些耶稣会士做出了巨大贡献,于是雍正皇帝将徐达家庙所在地的正福寺,赐予法国传教士,作为他们的专有墓地。1730年,白晋在北京安息时,就葬于这块地方。两年后,另一位法国耶稣会士张诚也从滕公栅栏(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墓地所在地)迁墓于此。往后许多来华法国传教士,也都埋葬于正福寺。
截止1900年前,正福寺墓地共安葬了74位神父与修士(主要是耶稣会与遣使会)以及十多名军人与平民(包括罗秉中、高若望等八名中国人)。其中不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著名人物。除了白晋与张诚外,还有圆明园大水法设计者蒋友仁;主导绘制《皇舆全览图》的雷孝思;著名汉学家、曾翻译《孙子兵法》介绍中国古乐的钱德明以及巴多明、冯秉正、殷弘绪等等著名传教士。
正福寺墓地建立后,不断地扩大其规模,并建立了教堂、图书馆等等附属建筑。孟振生主教曾记载:“整个墓地平面为长方形,前半部分为住所,后半部分为墓园。穿过走廊是个四合院。四合院中心有个日晷,北面为餐厅,西面为住房,东面为图书馆。教堂是独立的建筑,位于四合院后面。房屋四周种满果树,一条爬满葡萄藤的长廊通向后面的墓地。”
庚子国变期间,正福寺墓地遭遇到浩劫,遭到了严重破坏。1907年北京主教林懋德对其进行了重修,用了十年时间才得以完成。而此时正福寺也成为当时北京天主教重要的活动中心之一。
而在上世纪的特殊时代里,正福寺建筑、墓地又一次经历大浩劫,白晋、蒋友仁等耶稣会士的墓碑更是被当做石料,去修建防空洞。可这看似破坏的举动,却在客观上将其保留了下来,没有遭到彻底毁坏。
1990年,北京市教委准备建立一所中学,并选址在西城酱菜厂旧址。可当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却以外发现防空洞上有刻着文字的碑刻,于是马上通报了文物部门。
北京市文物局的专家看到白晋、蒋友仁、冯秉正等一串串熟悉的名字时兴奋不已,失踪已久的传教士墓碑终于重现世间了。于是这36块墓碑被迁徙到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五塔寺)中陈列,向世人述说着中法交流、文明互鉴的美好见证。
延伸阅读:《历史遗踪-正福寺天主教墓地》
正福寺天主教墓地是北京两处最早的外国传教士墓地之一,它不仅如实地记录了两百多年来天主教在北京一带的传教活动,更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历史遗踪:正福寺天主教墓地》详细地考证了1730-1949年该墓地的艰辛历程,记述了该墓地劫后复生及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展出,从其墓碑石刻艺术探讨中西文化的互动,以及现存和遗失的墓碑拓片、录文和释文。全书资料丰富翔实,许多资料为国内所罕见,并配有多幅精美实物照片,读者在探讨历史的同时,也能欣赏其艺术价值。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