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区分“鬼病”和心理疾病

作者: 希兰
来源:福音时报
2024-12-10 15:56:29
分享与播放

一位姊妹遇到这样一件难事。这位姊妹今年四十多岁,结婚比较早,有一儿一女。儿子刚结婚一年多,女儿还在读高中。最近她的女儿让她十分忧心。

她女儿最近总是不想去上学,都是住在自己的小姨(姊妹的妹妹)家中。原来,这位姊妹和丈夫之前常年在外面的城市打工挣钱,家里的两个孩子由家里老人照顾。所以,孩子从小没有感受到很多的父爱和母爱。他们好不容易回来了,为了给儿子结婚做准备,拿出多年的积蓄在县城买了一套房,现在由儿子儿媳居住。姊妹和丈夫在县城没有地方住,因为女儿初中和高中都住学校,也没有在县城租房。有时候女儿上学来不及,就没有回老家,只能到小姨家住半天,之后就去上学了。女儿也十分想回家,可没地方去。有时候去哥哥家待一会,哥嫂之间还总是吵架,作为妹妹就更生气,认为他们很过分,住着父母买的房子,还整日吵架。

最近,女儿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甚至还打了起来,好在没有什么皮外伤。她的同学总是欺负她,即使姊妹和丈夫去学校也是如此。父亲觉得这是一件小事,没必要抓着不放。老师提议双方互相道歉的时候,也说没有必要。这时候女儿就更委屈,觉得明明是对方先欺负自己,可就算父亲来了,为什么连一句道歉都得不到。后来分班的时候,他们竟然还在同一个班,她的同学就更嚣张,更加欺负她,女儿觉得更加委屈了。

这是我们探访时与孩子慢慢谈话,根据所发生的事情梳理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么细致,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女儿不去学校读书。该姊妹还一直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平安,说她被鬼附了,不想去学校,让她祷告也不出来,还要叫人给孩子赶鬼。

不但如此,当我们把这事情的前因后果讲出来的时候,这位姊妹并不是十分相信。她还坚持说:“还是有鬼的,这些都是小事情,只有把鬼赶出来,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否则作用不大。”

我们提醒姊妹,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多关心孩子,要和孩子的父亲一起找女儿谈谈心。只要进行适当地疏导,就不会有那么严重。不仅如此,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女儿道个歉,免得孩子认为父母是偏心哥哥,带着错误的偏见生活会更加极端。可姊妹对这并不相信,只是一昧地说:“这些不是根本的,还是要赶鬼的。”

在教会中,很多弟兄姊妹只要家里有人不平安就说是被鬼附的,可真是如此吗?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被鬼附的,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心理的疾病和问题。当问题发生时,我们要尽量做出正确又客观的判断,不然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还会耽误问题的解决。

如果真是被鬼附的(又称“鬼病),一般情况下会两眼空洞无神,当我们提到奉主耶稣的名为其祷告时,不仅不愿意还会害怕,严重时还会大叫。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反常的行为和事情发生,比如力气超过一般的人,与以往的自己截然不同;可能还会知道一般人不知道的事,还会控诉罪恶。而一般心理疾病的人不会如此,他们可能只需要疏导,或者吃点精神疾病的药物就会恢复正常,祷告的时候也不会如此痛苦等等。

即使是普通信徒,也要对鬼病和精神疾病有简单的认识和理解,如此既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也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