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
祈祷中我献上赤诚的纯真。
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神,
刻苦己心,
等候、等候,
毫不动摇地等候,
等候从他而来的救恩。
夜色漫过窗棂时,万籁俱寂,就是窗外的蝉也不再“知了、知了”的鸣叫了。我合十的掌心盛着比月光更透明的赤诚,像孩童捧着刚摘下的晨露,不敢有丝毫晃动。祈祷声漫过唇齿,却在喉间化作更轻的呼吸——原来最深的倾诉,竟是沉默本身。我每天都在祂的恩典当中等候。因为我深知,一切都是出自于至高的、全能的天父,我们所思、所想、所求的,唯有在祈祷中耐心的等候。
从晨祷时第一缕阳光爬上圣经的金边,到夜祷时最后一声倦鸟沉回归,日子就在这样的循环里酿成蜜。我深知那楼榭的铃不会无端摇曳,园中百合的绽放必有定时,连鸽子掠过天际的轨迹,都藏在那只无形的手掌里。我们所思慕的、渴求的,从来不是追赶就能触及的流星,而是需要以耐心为锚,在时光的洋流里静静停泊,方能遇见的航标。
一切都是出自于祂、一切都是有定数的。等候,能带来希望;等候,能带来盼望;等候,会坚定我们的信心;等候,内心充满了力量,而没有惧怕;等候,我们仰望他的盛筵;等候,我们等候他的垂听和应允;我们是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等候他的人是有福的!
瞽目的人等待那伟大的医者摸他,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复原了,样样都看得清楚了;瘫痪的人等待祂说:“起来,拿起你的褥子走吧!”;已经“睡了”弟兄的家人,等候那救主来“我去叫醒他”。一位老信徒,在那动荡的年代,被戴上“牛鬼蛇神”的帽子批斗多少次,他从来都不抱怨,都不灰心,反而公开地说:“感谢神!”那不信的人嘲笑他:“你都这样了,还感谢你的神,你的神能救你吗?”他说:“能,我在等侯。”
等候,是一个有信仰人的毅力;等候,是一个有信仰人的恒心;等候,是一个有信仰人的坚定;等候,是一个有信仰的人的素质;等候,是一个有信仰的人的境界;等候,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有信心的表现;等候,就要专心致志,倒空我们的心。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令人敬佩的人:他们心里很干净,不轻易抱怨、不随意计较,也不会把不满、嫉妒或怨恨藏在心里。他们的心,就像整理得干净的房间,宁静、明亮,不急不躁。透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他们就是这样安静在基督里等候。
等候,即使遇到突发状况也要等候。比如,六月份的一天,我去走访完广西南宁的一个教会之后,在步行的归途中,突然大雨从天而降,我又没带雨具,背包里是我的照相器材,那是我做工的得力助手,我不怕淋湿,但是它们怕,我只好找一个派出所避雨,坐在有空调的房间里,等候雨过天晴。我在那里静静地默祷,相信这雨下的时间不会久。俗话说,夏天的雨就像小孩的脸,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安心等候一段时间后,雨骤停,于是我继续前行。等候的结果是雨过天晴,不等候,那会怎样?
人就是这样,在许多事情上需要等候;而人往往就缺乏这种等候的耐心和毅力。
等候是怀揣着种子的农夫在寒冬里翻土,明知此刻看不到新绿,却坚信冻土下正孕育着春天;是守夜人握着灯盏站在城楼,哪怕长夜漫漫,也确信启明星终将刺破黑暗。它让慌乱的脚步找到节拍,让悬空的心找到支点,在惧怕想要蔓延时,筑起一道用信德砌成的篱笆。我们等候的不仅是应允的回音,更是在等候中渐渐清晰的方向——就像朝圣者在迷雾中坚持前行,并非因为看清了道路,而是相信终点自有光在等候。
但是,等候可不是躺平,在那里无所作为的“干等”,而是要抓住机遇,当神的恩典降临的时候,你还在那里傻乎乎地等,那就会错失良机了。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下面的一个喻道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上帝三次来救你》。梗概如下:
住在山谷里的麦克唐纳牧师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困在教堂屋顶上。他一向虔诚,相信上帝必亲自救他,于是就等候。
在他等候上帝的时候,水刚淹到脚踝时,有村民划着小船赶来:“牧师,快上来!”
牧师摆手:“不,上帝会来救我。”于是小船离开了。
水位升到腰部,又一艘快艇驶来,船主急喊:“牧师,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牧师依旧回答:“我一生忠心侍奉,上帝一定会亲自救我,我要等候。”快艇只好掉头而去。
水已漫至胸口,一架直升机放下吊索,飞行员大喊:“这是最后的机会!”
牧师仍旧拒绝:“不用,上帝会救我!”直升机也无奈飞走。
洪水最终吞噬了牧师。他的灵魂升到天堂,委屈地质问上帝:“我如此信你,苦苦等候,你为何见死不救?”
上帝叹息道:“孩子,我已经救了你三次——第一次派小船,第二次派快艇,第三次派直升机,可你每次都拒绝。你到底在等什么呢?”
故事提醒我们:上帝常常通过“看似平常”的人与事向我们施恩;信心不是消极等待“神迹”,而是积极回应眼前的帮助与责任。
等候原是信仰最生动的姿态。它不是被动的妥协,而是主动的持守;不是懦弱的退缩,而是坚韧的宣战。就像沙漠中的旅人明知绿洲遥远,仍要把最后一口水留给明天——这份清醒的执着,让每一步跋涉都闪耀着信心的光。我们信主的人,不就是在每天等候中,沐浴祂的恩宠和恩典吗?如果我们急功近利了、我们丧失了等候的耐力,那样的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妄求不到。
等候是考验一个人的“磨刀石”。苦难来临时,等候便成了炼金的火窑。病痛像冰雹砸落时,我们在等候中学会把呻吟化作祈祷;环境如狂涛卷来时,我们在等候中懂得让恐惧变作交托。就像被风浪围困的门徒,当他们停止挣扎,才发现那位在船尾沉睡的,原是掌管风浪的主。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也曾在某个失眠的夜晚,听见心湖深处传来细微的召唤?当世界用奔跑的节奏催促你时,不妨停下来筑一座安静的祭坛,仰望心中的主,唱起“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神而来”,让等候成为与永恒对话的语言。那些在静默中播撒的信德,终将在某一天,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绽放成满院的芬芳。
心啊,你当如守夜的仆人等候天明,如贞女等候新郎。灵啊,你当仰望那位至高者和救主,祂的恩典永不止息、源远流长。因为我们的盼望从来不是捕风的幻影,而是那位应许 “必不撇下我们为孤儿” 的主,正循着时光的阶梯,一步一步,带领我们前行。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神,因为我们的盼望是从祂而来。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