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用完即弃”后,如何走出软弱?

作者: 牧心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0-10 10:58:21
分享与播放

在教会中,会有“铁打的负责人,流水的同工们”的现象:一个又一个的信徒填补空缺的岗位,以为自己在服侍神,甚至在心里认定,自己比前任同工更爱神,对负责人更忠心,也会被更重用。可这世上向来“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最终,他们还是逃不过被同工或负责人“利用完就扔掉”的结局。这份付出与回报的失衡,让他们内心满是伤痕,陷入长久的软弱。有人开始动摇信仰,对曾经坚定的信念产生怀疑;有人则被怨恨裹挟,用“到处搞事情”的方式报复负责人,既破坏了教会的和睦,也实实在在地得罪了神。

遭遇这样的事,伤心总是难免的,可沉溺于伤痛自怜或伺机报复都非正途。这时候,我们该停下脚步,安静在神面前,从侍奉的动机、对象与行为三个方面作深度反思。唯有在真理的光照下,倒空内心掺杂的私欲,才能重新看清侍奉的目标,找回前行的力量。

一、反思侍奉动机是否纯正

许多信徒陷入受伤的困境,追根溯源,往往是因为侍奉之初就掺杂了私心。有些同工和信徒看到同工被负责人“用完即弃”时,哪怕知道教会负责人有责任,也是一味维护教会领导,排挤孤立同工,为了“投诚”还到处论断同工,落井下石,想着“这是我填补空缺、获得重视的机会”,顺势接过了岗位。表面上看,这是主动承担责任的“义举”,可内里却藏着不纯粹的心思,这些心思悄悄为后续的受伤埋下了隐患。

为了给自己谋得上台的机会,担任教会重要职务的资格或保住已有的教会职务,刻意讨好负责人,明知同工受了委屈,也不会正义发言,不但对负责人有求必应,还主动提供情绪价值,哪怕违背真理原则去迎合。还有更过分的是为了抢占心仪的侍奉岗位,不惜用排挤、诋毁等不当手段打压,逼迫原来的同工,把神圣的侍奉变成了争权夺利的“战场”。

可我们必须清楚,侍奉从来都不是一场“利益交换”。当这些由私心催生的期待落空,没能如愿获得想要的职位,或是教会需求变化后自己也遭遇“被抛弃”的结局时,内心的失落与怨恨便会瞬间爆发。就像有些信徒,起初参与侍奉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享受站在台上被众人注视的感觉,喜欢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爱主、有能力”。一旦失去展示自己的平台,就觉得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没了意义,甚至开始抱怨神的安排、怀疑信仰的价值,更有甚者会报复他人、损害教会利益。

此时,真正有主生命的人最该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在神面前静下心来问自己:“我当初选择侍奉,到底是为了荣耀神,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当看到内心深处的私心杂念时,要认罪悔改。唯有回归“为荣耀神而侍奉”的纯正目的,不把侍奉当作获取个人名利、满足虚荣的工具,才能在境遇变化时,不因他人的态度改变,不因侍奉岗位的变化而动摇内心的平安。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付出不是为了讨人的喜悦,而是为了让神得荣耀。

二、分辨侍奉对象是人还是神

能否在“被弃”后站稳脚跟,不被软弱击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认清了侍奉的真正对象。不少信徒之所以在遭遇不公后陷入深深的软弱,正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将侍奉的对象从神转向了人。

他们在侍奉的过程中,目光始终紧盯着人的反应:组长一句简短的夸奖,就能让他们干劲十足,仿佛浑身充满了力量;可若是牧师对他们的工作稍不重视,或是没有给予预期的关注,就会立刻灰心丧气,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被看见;一旦与教会领导产生矛盾,或是因为事工调整失去了原本的侍奉岗位,更会陷入“没人需要我了”“侍奉没了方向”的迷茫与自我否定中。

可这样建立在“人的关系”之上的侍奉,根基本身就是脆弱易变的。人的想法会随着环境、情绪改变。今天可能因为你的付出称赞你,明天或许就会因为误解否定你;人的态度也可能因利益、偏见动摇。对你有好感时,会认可你的一切,对你有意见时,甚至会无视你的努力。一旦这份依赖的“人的关系”出现破裂,我们所坚持的侍奉,其支撑便会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便是信仰上的崩塌与内心的崩溃。

圣经早已清晰地告诉我们,基督徒的侍奉对象唯有神。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的经文中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这意味着,我们的侍奉不是做给人看的表面功夫,而是做在神的面前。如果,我们为神作工,无论我们的付出是否被人看见,我们的努力是否被人认可,神都看在眼里、记在册上,从不会遗漏或忽略。那些真正侍奉神的信徒,即便因教会发展规划调整、环境变化不得不离开熟悉的侍奉领域,也能坦然面对。

他们清楚神的工作从来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教会、某一个特定的岗位。在周日的教会里带领敬拜是侍奉,在日常生活中关心邻舍、见证信仰也是侍奉;在团契中分享真理是侍奉,在工作中坚守原则、荣神益人同样是侍奉。只要心中始终装着对神的爱,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以不同的方式荣耀神的名。这样的侍奉,不会因他人的“丢弃”就觉得失去意义或丟脸,反而会在真理的滋养中,结出圣灵所结的仁爱、喜乐之果。

三、审视侍奉行为是否合真理

在侍奉的过程中,许多信徒还容易陷入一个认知误区:把“顺服神”简单等同于对教会“领导”的吩咐言听计从,无论对错都照单执行,从不思考这样的“顺服”是否合乎神的真理。

有些人明明知道领导待人不公,比如在安排事工时偏袒某些人,或是在处理矛盾时刻意打压某同工,让身边的弟兄姐妹蒙受了委屈,却因为害怕得罪领导,或是想维持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好印象”,昧着良心维护领导的不当作为,对同工的困境视而不见,甚至对同工落井下石;他们明明清楚领导做出的某些决策违背了圣经真理,比如在财务使用上不透明,或是在教义宣讲上出现偏差,与信仰的核心教导相悖,却因“不想得罪人”“想保住自己的侍奉位置”,选择沉默不语,既不提醒领导,也不向其他同工说明情况;甚至有人因为知道教会领导与某位同工存在矛盾,怕触怒领导影响自己的“发展”,就刻意孤立那位原本关系不错的同工,不在公开场合与他打招呼、一起交通、一起侍奉,用冷漠与疏远划清界限向领导表“忠心”。

这样的“顺服”,根本不是对神的敬畏,而是对罪和权力的妥协,是将世俗中“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搬进了神圣的教会;这样的行为证明他们不是做神合用的器皿,而是沦为他人随意使用的“工具”,失去了作为基督徒应有的立场与原则,也不是在践行真理,而是在偏离真理的道路,甚至混乱主道,让自己成为错误的“帮凶”,也一手造就了“嚣张跋扈”的教会领袖,给自己为了“用完即弃”埋下伏笔:作为“工具”,使命完成了就该退场!

真正的顺服,是顺服神的真理,而非盲顺人的权威。彼得和约翰面对来自祭司阶层不准他们传道的威胁时,坚定地说:“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5:29)这告诉我们,当人的吩咐与神的真理发生冲突时,我们的选择应当是站在真理这边。在侍奉中,我们需要靠着神赐下的智慧,培养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若教会领导的吩咐与圣经的教导相悖,违背了神的公义与慈爱,就应当凭着信心,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方式委婉提醒,而非盲目跟从;若在教会中看到不公之事发生,看到弟兄姐妹的权益受到损害,也应当为了真理挺身而出,用合宜的方式维护正义,而非为了“站队”而选择沉默,甚至伤害无辜的同工。

正如保罗在腓立比书4章12节中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这份秘诀,正是源于对神的信靠与对真理的持守。当我们坚持真理,不做他人的“工具”或“打手”,因此,即便不幸被当作工具对待,也能坦然无惧,不会觉得丢人。因为我们深知,自己的行为合乎神的心意,所作之工的果效,或许不会在当下显现,但终将在神所预备的时间里得以彰显。当我们在侍奉中的行为合乎圣经,哪怕被“用完即弃”,也不会忧伤痛苦。

对那些动机不纯、搞错侍奉对象、用不光彩手段参与侍奉的人来说,“被用完即弃”的经历固然痛苦,却也是神给予的宝贵机会:它让我们有机会省察自己的信仰,看清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让我们有机会悔改归正,及时纠正偏离的方向;更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回归信仰的本质,明白侍奉的对象从来不是“人”,而是“神”。

当我们在动机上回归纯正,不再掺杂私心与欲望;在对象上定睛于神,不再依赖人的认可与评价;在行为上持守真理,不再向罪和权力妥协退让,便会忽然明白:真正的侍奉,从不依赖人的认可与否,也不会因外在环境的改变而失去价值。因为我们侍奉的对象是永不改变的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荣耀那位爱我们、拯救我们的主。如果,有同工正在“被弃”中迷失、在软弱中徘徊,愿你能在这样的反思中重新得力,在神的带领下走出伤痛的阴霾,继续以纯全的心、坚定的信,为荣耀神的名而侍奉。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