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几个旧纸箱,竟能引发教会肢体间的争吵?

作者: 小益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8-22 09:41:00
分享与播放

去教会做礼拜,在散会离开后,我看到两位老姊妹为着几个旧纸箱子争吵。我听了听,大概就是“为什么你能拿我不能拿”的意思。这些旧纸箱子是教会在买纯净水时留下的,她们见里头空瓶已取走,便踩扁了想带回家卖给收废品的,只是两个人同时动了念头,于是起了争执。

我看到两位老姊妹的争吵,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都是一间教会的弟兄姊妹,为什么为了一些旧纸箱子还能如此争吵呢?最关键的是,这旧纸箱子并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教会的。

一、利益至上的心理

归根结底,大家还是利益至上。虽然讲台也在教导要互相帮助和包容,彼此相爱和等候,但从现实的情况来说,一旦涉及到利益(也就是各人具体的好处)的时候,大家的本性立刻就会暴露出来。彼此展现出的再也不是相爱的笑容,而是争执不下的神情。

其实,几个旧纸箱子又能值多少钱呢?我问了问她们去卖多少钱一斤,她们自己去卖的话,基本就是7毛钱一斤。就算有10斤,那也才7元钱,可这里连10斤都没有。

为什么这么一点点的钱就能让我们放弃信仰的原则而互相争吵呢?

还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和明白主话语的教导。主的话语中早已告诫我们,不要过度贪恋世俗的财物,因为这些外在的东西终将消逝,唯有心中的爱与宽容才能永存。如果我们真正将主的教导内化于心,就会懂得在面对微不足道的利益时,应该以弟兄姊妹间的情谊为重,以教会的和睦为要。

可现实中,许多人虽然常听道,却未能让这些真理在生命中扎根,一旦遇到利益的诱惑,便将主的教导抛诸脑后,任由自私的念头占据上风,最终让小小的纸箱子成为破坏彼此关系的导火索,也让教会的见证因此受损。这不仅是对个人信仰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是否真正遵行主道的检验。

二、教会的财产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这里还涉及另一个问题:这纸箱子的归属权是教会的,而不是属于任何个人。有一个老姊妹说:“反正这对教会也没有什么用,也不值钱,还不如给我拿走。”

这就涉及一个认识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属于教会的东西,包括废旧的纸箱子。从价值来说,确实不值钱,但处理要得当。不能因为不值钱,我们就可以随便拿走。如果我们随意处理,势必可能因为小问题而引发大矛盾。就比如说这两位老姊妹,在教会没有做出任何决定的时候就开始哄抢。还好这只是纸箱子,要是其他的呢?这叫人如何放心在价值更高的物品面前,我们还能维护教会的利益呢?

只要是教会的物品,不论是二手电器、废旧电脑,又或者只是废旧的纸箱子之类的,都要看教会如何处理。其实,最好的处理方式还是教会聚在一起共同商量,最后统一卖掉。有人说:“某某肢体不容易,不如给他卖了得了。”这么做确实对他有帮助,但其实也是微乎其微,还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有人也会攀比:为什么只给他不给我呢?与其如此,不如教会统一处理。如果真有爱心和能力,可以以帮助贫困户的名义再对他人进行物质上的帮助。如此,既不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不满,在程序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教会的弟兄姊妹不应产生任何的利益冲突,不论是纸箱子也好,或是其他物品也罢,这都是属于教会的。每一位成员都应怀揣敬畏之心,将教会的整体利益置于个人私欲之上。当我们以集体的视角看待这些物品,就会明白它们的价值不仅在于物质本身,更在于能否通过合理处置彰显教会的公义与爱心。随意侵占或争抢,不仅是对教会财产的不尊重,更是对弟兄姊妹情谊的损害,也会让外界对教会产生误解。我们当以彼此相爱、和睦相待的心态,共同守护这份属于全体肢体的产业,让每一份资源都能按照教会的心意,发挥出荣神益人的作用。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乡镇教会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