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成见的大山,我们何以移山?

作者: 朱添瑜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1-05 16:00:25
分享与播放

“成见”看似是固守己见的倔强,实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失控的恐惧。它让人执着于复制过去的经验,因为“已知”总比“未知”显得安全。这种自我保护的本能筑起了一座思维的牢笼。我们躲在里面,用固有的眼光审视新事物。

最终,“成见”确实带来了所谓的“安全”,但代价却是成长的停滞与可能性的消亡——它让我们成为自己认知的囚徒,在不变的循环中,错过了生命本应拥有的广阔与惊喜,错过了真正的平安与喜乐。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未知”一定不好?为什么悲观地认为自己的能力无法应对,甚至超越所面临的“未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因“成见”而陷入的种种困境,都指向同一个真相:仅凭个人的智慧与勇气,终有力不能胜、胆怯退缩之时。我们深知成见如山,也渴望能够移山,但这种信心从何而来?

最近我读了力克·胡哲的《生命不设限》。力克先天罹患“海豹肢症”——没有四肢。由于人们对于弱者的固有成见,力克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同学的嘲笑和欺凌几乎是家常便饭。他曾深感自卑与孤独,8岁时便萌生了自杀念头,甚至试图在浴缸中溺死自己。他曾一度质问上天,为什么偏偏自己要承受这样的命运。

转机发生在他13岁那年。母亲给他看了一篇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文章。那句“上帝把我们生成这样,是为了给别人希望”深深触动了他。他开始明白,自己的生命或许有更高的意义。

在父母的关爱与教导下,力克学会了用身体仅有的“小鸡脚”(他左臀下仅有的两个脚趾)完成许多事情:打字、刷牙、游泳……父母坚持让他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决定,也帮助他更好地融入了社会。

凭借超凡的努力和信念,力克创造了无数生命奇迹:他获得了会计与财务规划双学士学位。他创立了“没有四肢的人生”非营利组织,足迹遍布全球数十个国家,进行过数千场演讲,激励了数百万人。

他能够游泳、冲浪、踢足球、打高尔夫,甚至潜水。他曾在冲浪板上完成360度旋转,并因此登上了《冲浪》杂志的封面。他拥有了幸福的婚姻和健康的子女,对他来说,这一切是“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的圆满。

一路走来,力克·胡哲的人生充满坎坷,可以说,“成见”从未在他的生命中缺席,但他超越了所有的“成见”,将他那“好得不像话的生命体验”展现给我们。他并非没有软弱,他也曾公开分享自己也会陷入低潮,甚至直言“每五天,有三天都糟透了”。在2020年经历严重焦虑症时,他通过反复宣告《腓立比书》4章13节的经文“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以及挚友的代祷与陪伴度过了难关。

我想,我们很少有人像力克那样,从出生起就被世俗的“成见”紧紧压住,在日复一日的否定中艰难喘息……然而,力克却将上帝赐予的残缺身体,看作祂神圣计划的一部分——他相信自己的生命被塑造成这样,正是为了彰显神的作为与荣耀。他深信,“在神没有难成的事!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做!”

力克说:“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和目标!”既然“成见”是我们自身的有限与软弱,更无法得到真正的平安,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转而依靠那无限且全能的上帝呢?力克活出了美好的见证,我们在主的无限与大能中,也可以“刚强壮胆”,跨越一切成见与困境。

人类面对成见有两种选择:一是固守自己的“成见”,最终被其囚禁;二是承认自身的有限,在信仰中找到超越的可能。我们生命中的成见之山——无论是他人的眼光还是自我设限,在主无限的大能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依靠他,我们可以真正地刚强壮胆,承认自己的软弱,然后放下“成见”的怯懦,勇敢地开放心胸,领受神赐予的力量。我们会发现,那看似无法撼动的大山,已在信心中悄然挪移。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辽宁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