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春秋鲁国人仲由,是孔子的得意门徒,非常孝敬父母。他年轻时家道贫寒,自己常吃野菜果腹,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双双过世后,他做了大官,被差派到楚国,跟从车骑达百乘以上,所积蓄的粮食上万种,坐在叠垒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宴席。 但是,他经常感叹说: “现在我虽想吃野菜,还想为父母亲去负米,却再没有机会不能了。”孔子称赞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从仲由宁可自己吃野菜,百里之外为父母背米,父母在世时竭尽全力侍奉,父母走后依然思念孝敬双亲,令人感佩。这个给现今俗世生活的人们,提了一个醒,那些父母去世以后把葬礼办得风光体面,老人在的时候却不尽孝道,此心此行,让人唾弃。
之前网上报道过,2014年,重庆万州市北林村有位姓解的老人,已经85岁高龄,养育4子3女。元旦节新年的第一天,严寒时,老人却冻死在儿子的家门口,一颗桂花树是灵棚,一张冰冷的石凳是灵床。老人这一夜辗转四个儿子的家,没有人理会接她进家,呼喊儿子的乳名一夜,儿子们都听见了,躲在自己家里不管不问。事后,看着老人冰凉的身体斜靠在桂花树旁,村民选择报了警。最后,法律以遗弃罪判处大儿子两年、其他三个儿子一年六个月的刑期。
中国自古“百善孝为先”,让人难以置信现在的社会还有父母被子女遗弃而致活活冻死的。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更何况人呢?
我们从“百里负米”的故事看到仲由的孝敬,他自己吃野菜,让父母吃又香又白的大米饭,就是舍己的爱。
我们再来到基督里,体会耶稣在十字架成就的救恩,更是以舍命爱世人,做了我们舍己爱人的榜样。我们做耶稣的门徒,背上十字架跟从祂,就要效法祂舍己的爱。(路加福音9章23节)
为什么说耶稣行出了舍己的爱呢?原来耶稣本来是神,因为父神的国度和救赎人类的计划,降卑来到人间变成人,体味人的各种酸甜苦辣,体恤人不过是尘土,本是软弱有限的罪人。祂被父神差派到人间,为我们这些罪人代过受死。让我们因信被赦罪,成为主内新造的人,且与祂一样可以死而复活,与永生有份。
耶稣除了付上生命的代价,救赎回来我们。受死之前,还向父神求下圣灵,一直陪伴我们。任凭高山或低谷,顺境或逆境,圣灵永远陪护我们,带领我们的生命得胜。何等恩宠!我们却常常忘记祂的恩典,游走世界中的各种沉沦堕落。甚至,我们平日里祷告时,连一句感恩的话都说不出口。
比如,M姐妹虽然信主近十年了,丈夫拉着她去教会聚会她硬是不愿意,一遍圣经不读,不去祷告亲近神,过去成天抓世界(金钱)。目前她生了重病,走投无路时才想起主耶稣基督。
M姊妹找到我求助,我持续陪伴祷告和陪读圣经,唯一的目标是带她来到神的面前,引导她祷告从心对神说出赞美、感恩的话。近两个月了,她还是一个字都蹦不出来。
今天下午,陪她阅读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1-7节,她才祷告认罪悔改——过去口口声声说爱主,连和神亲近说话和读经的基本代价都不肯付出,更谈不上过稳定的教会团契生活,不仅这些做不到,还行偷盗等罪。她回应经文祷告的时候,说这两句经文最为扎她的心——
在神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记念你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 ……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帖撒罗尼迦前书 1章3,5节)
查经后,我们谈心分享,姊妹认识到耶稣的美善,耶稣舍己爱世人,以十字架受辱和受死,舍命爱我们,换来我们的新生命新生活;她认识到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众们,在大逼迫面前,如何把福音传开的。保罗称赞他们活出荣耀神的“信、望、爱”生命榜样,告诉我们福音如何传开。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还有行事为人更像主耶稣基督。
我说:姊妹,在全球疫情下死了那么多人,神托起你们全家好好活着,你若祷告感恩一句说不出,每天早上起来先为自己还喘着一口气,每一口呼吸拜神所赐,从这里开始感恩吧。
老姐妹才开始感恩起来,开口颂赞神的荣耀、慈爱、怜悯,谢谢神看顾她及全家,奉耶稣的名宣告有被神医治得胜的信心。
从祷告开始操练主内爱的合一,先舍掉自己的私欲,然后效法耶稣爱的舍己,在生活中与人相处过程中去“舍己爱人”,这是整本圣经最重要的教导,也是我们必须有的生命践行。
为什么这样讲呢?祷告本身就是献祭,一场真实的属灵争战,凡争战必有私心的纠结。神要我们祷告把自己的生命当活祭献给神,就是与神亲密关系中操练“舍”的过程。如经文罗马书所说,把自己完全献上是神所喜悦的。“所以,弟兄们,我以 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 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马书12章1节)
圣经里最大诫命就是爱主,其次也相仿,就是爱人如己。“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 神。’ 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马可福音12章30-31)
重庆万州市北林村那位冻死的高龄老人,因为四个儿子都不愿意舍己去侍奉老人。他们四个儿子住的青砖大瓦房,老母亲住的土坯房子被水冲走了,甚至大儿子住的几层楼房,却腾不出一间房,放不下一位养育自己几十年的老母。伴着寒冬冷风,老人直着脖子叫了一夜孩子的奶名,硬是唤不醒儿子们的良知。
当然,新时代也有太多孝敬父母的典型人物,2011年中国评出的新二十四孝故事中,个个摆上舍己孝敬父母,令人钦佩。
例如,五十几年来,王松梅忠心、善良,专心细致地侍奉公公以及三位未成家的叔公。白天她和丈夫一起田间劳动,晚上回到家包揽做饭、洗衣等各种家务。每晚她必定早早为老人们铺好被褥,把洗脚的热水端到老人床边,还常常为老人洗脚、修剪指甲等,精心护理他们。1998年,王松梅委婉谢绝了把三位老人接到镇敬老院养老的要求。 在王松梅的人格魅力感召与教育下,她的四个儿子和儿媳也效仿妈妈,加入到尊老敬老的队伍。
自古代到现今时代,到处都有温暖人心的孝敬故事。基督里的舍己爱人,圣经中更有明确的教诲,孝敬父母是神有应许的第一条诫命,进而还要把年长的老人都当自己的父母来侍奉的大爱无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四川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