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我们今天借着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来探讨“孝敬”这个话题。《二十四孝》里面宣扬和传承中国孝道其愿望是好的,许多内容也令人感动值得学习,只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于孝敬的理解和具体行为有进步了。
比如,鲁迅先生曾经点评过《二十四孝》中的愚孝,他说:有些可以效仿,有些照着做可能有生命危险,有些甚至令人反感。在2014年10月,安徽省六安市曾以二十四孝故事制作过街头公益广告,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极大的争议,和鲁迅先生讲的一样,譬如“郭巨埋儿奉母”等故事,其中的愚孝,最让人们难接以受。那何为愚孝呢?指的是昧于事理的孝行。
如何古为今用?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与时俱进地理解和运用,特别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索符合圣经教导的“孝道”,向世人发出关于孝敬的真理与和谐之声。
这个系列,就是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基督徒当如何以神的标准和眼光来看待“孝敬”,保留二十四个故事中有益的方面,去掉有害的方面,查考圣经中对孝敬的正确理解和使用,还有更深、更开阔爱的疆界之延展。
我们再查阅一些现实生活的资料,看2011年中国评选了当代“新二十四孝子”故事,其理解、内涵和行为,相比较于古代就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2012年6月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来审议,修订案中新增一条“常回家看看”,引起社会巨大关注和争论。
我们看见,孝敬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标准、有传承、有创新。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我们从以上24个新标准不难发现,这在孝敬上与古代《二十四孝》有了进一步发展,从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许多不同。
我们首先追根溯源,梳理和了解一下《二十四孝》。其全名为《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一说是由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其弟郭守正,一说郭居业撰,是古人二十四种孝敬老人的行为,是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由于历代《二十四孝》版本很多,这里我们收录分享的二十四个故事,以百度百科里的为准,并以此展开一些探讨。
今天,讨论第一个故事“孝感动天”,原文如下——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翻译为白话文,大概意思是:上古时期,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在他年青的时候,父亲与继母、异母之弟,曾多次想谋杀他。但,舜仍然对父母孝敬,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于是,就有大象和小鸟帮助他耕种。后来,帝尧还把帝位传位给了他,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即便舜后来做了天子以后,去看望父亲依然恭敬如初,并封弟象为诸侯。
这篇故事中,我们容易理解,帝王舜在父亲、继母、异母之弟多次想谋害他时,他一定有内心的宽恕,一如既往尊敬、孝顺父母,爱弟弟。难能可贵的是就算当了天子,依旧孝老爱幼。
我们打心眼里感佩舜的饶恕和大爱之心!
不由地想起圣经里“十诫”中关于孝敬父母的诫命,并且这是第一条带有应许的诫命——“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 20:1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以弗所书 6:2)
圣经当中还有描述,彼得问耶稣,若有弟兄得罪他,当饶恕几次?耶稣说,七十个七次。(参马太福音 18:21-22)这教导我们对于得罪我们的家人,就是无数次的饶恕。
我们在《二十四孝》的“孝感动天”故事里,看到舜如何多次饶恕家人对于他的伤害,一直去爱他们到底。对照今日的应用,我们活在新约恩典时代的基督徒,更要依照圣经中的“七十个七次”的教导,对家人更加包容,无论多少次伤害都不断地饶恕。
且看帝尧传位给舜,就是洞察他的宽容和大爱的心,足以爱百姓与治理国家。
同样,圣经中对于我们有拓展爱的疆界之引导,乃是不仅爱自己的生身父母,凡是老年人都视为我们的父母,当内心尊重、温柔,爱戴他们,如自己的父母一样。(参提摩太前书5:1-2)
祂喜悦我们孝敬父母要凡事听从。我们有错误的孝顺方式,有时会按照自己意思和方式去爱他们,而圣经教导的是按照父母的心愿去听话顺从。(参歌罗西书 3:20)若是不孝敬父母的后果非常严峻,乃是被“治死”。(参马太福音 15:4)
所以,我们不仅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首则故事“孝感动天”中感受舜之饶恕和大爱,古为今用的进步,乃是更加认识神的至臻至美,由此扩张了我们爱的境界之深度与宽度。
孝敬父母,在神的旨意和眼光,不但有外在的行为,还有内心的尊敬、顺服之深度,且爱天下所有老年人,视他们如同父母。
我们需要进一步操练,从“孝感动天”中的饶恕和大爱出发,竭力追求耶稣“舍己的爱”的榜样,在基督里的爱,有更深邃更开阔的延展。
当下,去践行新二十四孝,从身边点滴做起,舍弃一些自己忙工作、刷手机、宴乐的时间,先自洁,有敬虔的新生命新生活方式,要“常回家看看”父母,从陪伴、嘘寒问暖、聊天开始,还要爱身旁的老人如自己父母一样……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四川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