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教会健康发展的八大问题

作者: 翻译:恩惠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7-08 16:21:43
分享与播放

安东尼·希尔德(Anthony Hilder)拥有超过二十五年的服事与领导经验,曾为各类规模的教会提供咨询服务。在长期实践中,他发现不同教会面临的挑战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并系统性地将其归纳为八大核心问题。

在其个人网站发表的这篇题为《当代教会面临的八大挑战》的文章中,安东尼详细剖析了这些普遍性问题。这位教会顾问强调,唯有直面这些结构性挑战,牧者同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推动教会健康发展。

以下是安东尼谈到教会面临的八大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问题一:信徒消极怠工,潜力白白浪费

上帝赐予信徒才能,不是让他们束之高阁的。残酷的现实是:满是旁观者的教会不是教会,而是资金短缺的剧院。

教会里充斥着消极信徒。但有趣的是,许多与我交谈的教会领袖将责任归咎于信徒,用“不委身”“不冷不热”“本末倒置”“三心二意”等词形容他们。

这些批评或许属实。但当我与信徒对话时,他们却给出不同说法:“控制型领导”“没有尝试空间”“他们只想要我的劳力和金钱”“不接受新想法甚至质疑”。

领袖责怪信徒,信徒指责领袖。但总得有人迈出第一步。

太多基督徒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呼召和恩赐是什么。更糟的是,有些人明明知道,却被要求无限期等待、保持沉默或“哪里需要就往哪填坑”。这不是领导力,这是属灵货架整理术。

当教会无法帮助信徒识别并激活上帝赐予的潜力时,整个教会都会衰弱。不是人人都要讲道或领敬拜——但有些人确实被呼召做这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不应把呼召当作精英专属的VIP通行证,而应该培训、装备并释放基督的身体各尽其职。

当基督徒未能发挥上帝赐予的才能时,整个教会都会受损。改变世界的潜力就在那里——只待被释放。帮助信徒看清上帝赐予的工具和摆在面前的任务,你就会看到他们挺身而出。

问题二:五重职事失衡

没有五重职事,带领教会就像没有蓝图盖房子。

我知道从神学角度这会引发争议。简言之,我认为五重职事明显符合圣经,反对者是基于神学和经文假设,而灵恩派将五重职事偶像化为“舞台上的先知”或“受膏无谬领袖”的模式则严重流于表面且不合圣经。

五重职事对教会健康至关重要,但若被误解或误用,就会导致教会功能失调。它不仅是教义,更是教会兴盛的模式。因此,过度强调五重职事是错,轻视或否定它同样是错。

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这五重职事不是领导力潮流或神学点缀,而是建立强健、多维教会的蓝图。忽视或扭曲它,就会导致领导力失衡:过度牧养,信徒永不成熟;过度先知性,无人明白现状;只重使徒性(开拓),则会缺乏牧养。

有些教会要么完全否定五重职事,要么声称接受却只实践其中一两种功能。结果如何?门训浅薄、领导力瓶颈、方向混乱。这里的问题不是神学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如果你只使用工具箱里的一件工具,房子屡屡倒塌就不足为奇了。

哦,千万别犯这种错误:组建五人领导团队,每人对应一种职事。这既不合圣经,也不明智,简直是灾难配方。

问题三:不善管理发展阶段

没有策略的事工,就像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教会的生命力是礼物——但若不知如何管理这份活力,就会导致崩溃。教会需要策略和智慧在每个阶段茁壮成长。

人人都渴望复兴,直到发现停车位不够。增长是好事——但它改变一切。带领10人与带领20人、50人、100人、250人、500人、1000人或更多的方式截然不同。若固守旧法,就会限制教会增长,流失会众(首先是有领导恩赐的人),陷入增长—萎缩的循环。

若没有适合当前发展阶段的领导风格、架构、策略和体系支撑,你曾祈祷的祝福反而会成为压垮你的重担。

有些教会停滞不前,并非因为上帝不再使用他们,而是因为他们从未适应所处的发展阶段。教会会经历增长期,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类型的领导力、关注重点和组织架构。

问题不在于增长本身,而在于未能真正捕捉到那些在50人适用在500人时依然有效的方法。

问题四:门训与发展机制瘫痪

教会不是讲道工厂,而是门训引擎。

当教会未能门训和装备信徒时,本质上是在分发福音后就把他们丢在路边。门训是核心使命。

耶稣没说“去世界各地举办周末礼拜”,他说“去使人作门徒”。这需要时间、刻意性和老式的责任担当。但许多教会几乎完全依赖主日讲道承担所有重任。

问题在于:听道不等于学道,没有塑造生命的感动只是噪音。教会需要清晰、有结构的成长路径——辅导、培训、小组、领导力发展。否则我们只是在培养知识丰富却不成熟的基督徒。

问题五:低效的领导文化

领导力低效不仅是领导层问题,更是教会问题。

我主要看到两类问题:控制型领导,以及一人包揽事工的模式。若教会同时遭遇这两者……那就是灾难配方了。不合圣经的领导力会从上到下腐烂。

没有品格的属灵权威是危险的。太多教会存在有毒的领导文化:领袖不可触碰,志愿者可随意替换,同工精疲力竭。可怕的是,许多领袖甚至没意识到这些现象正在自己眼皮下发生。

对控制型领袖而言,领导不只是掌权;对独行侠领袖而言,领导不是大包大揽。领导力关乎赋能他人,建立问责与关怀的文化。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犯这些错误?召集教会中最资深、最有智慧、最成熟的领袖,询问他们:你如何回应质疑?对待新想法?看待与你行事方式不同的人?你是否需要审批一切事务?你是否正滑向疲惫的深渊?你是否成为他人成长的瓶颈?并要求他们绝对诚实,因为铁磨铁,磨出刃来(箴言27:17)。

合乎圣经的领导是仆人式领导。这样的领导为他人提供崛起、失败、成长和兴盛的空间。当领导文化不健康时,人们会如履薄冰而非活出呼召。教会必须建立健康的团队、反馈、问责和相互尊重的框架。否则腐烂会从顶部开始并迅速蔓延。

控制型领导和一人事工模式的解药是什么?长老制——而且是圣经定义的长老制,而非教会政治模式。

问题六:CEO式架构压倒圣灵塑造的结构

若架构不服务于异象,你只是在甲板上重新摆放躺椅。

当教会采用不符合圣经原则的组织架构时,就注定陷入低效、挫败和错失良机。

你可以拥有世界上最热情的会众,但若架构不支持使命,就会像在糖浆中奔跑。许多教会采用商业模型、宗派繁文缛节或遗留系统,扼杀了敏捷性和事工。健康的圣经架构不是基于委员会或议会,而是基于服务异象的文化。

合乎圣经的教会结构不是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而是为装备和释放而设计的功能性权柄。教会需要精简、响应迅速且与使命对齐的结构。这意味着董事会不只是电子表格守护者,主任牧师也不需从异象传递到吸尘器事事亲为。

问题七:未能辨识深层功能障碍

当教会不健康时,一切都会显现出来。

教会可能同时遭受组织、属灵和方向上的多重功能障碍。若不解决,问题会恶化成更严重的状况。

很少出现单一教会问题——通常是混合问题。糟糕的治理、沟通不畅、价值观模糊、可疑神学和内部政治不会安分守己——它们会交叉感染一切。结果如何?疲惫的领袖、困惑的会众和使命模糊。

只解决一个问题而忽视其他,就像用纸巾修补漏水的船。教会需要整体健康评估和变革策略。并非所有问题都属灵攻击——有时只是戴着属灵徽章的系统故障。

问题八:拒绝适应与创新

若不进化,就会变得无关紧要。

不评估和适应意味着教会将停滞不前。技术、文化和事工方法都在发展——教会需要与时俱进。

澄清一点:创新不是妥协,而是管家职分。我们不是改变信息,而是更新方法。福音是永恒的,但你2003年的周报可不是。

今日教会不同于公元1000年甚至1500年的教会是有原因的(尽管有人怀念“美好旧时光”)。现实是社会文化持续变迁,世界在前进,教会也需要如此。

出于恐惧或传统而抗拒改变的教会将面临无关紧要的风险。这并非追逐潮流,而是定期评估成效,明辨上帝可能呼召你冒险的领域。健康的教会是学习的教会——敢于提问、实验、冒险、犯错,不惧创造性破坏。

本文经翻译而成,原文链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