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俄罗斯商品馆在中国遍地开花,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与争议。这主要出于人们对于异域食品兴趣以及这些所谓的商品店中,真正的俄货并不多,存在“欺诈”的行为。因而成为这段时间的热点。
与中国、意大利、法国、日本、土耳其等等相比,俄罗斯可谓是一片“美食荒漠”,其能拿出手的美食并不多。可尽管如此,俄罗斯的食品仍具有其特色。
俄罗斯人的主粮主要以黑麦面包(大列巴)为主。黑麦原产于中亚、土耳其等地,后来逐渐传入了俄罗斯人。他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农作物,将其作为食材的重要原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面包。
根据记载,黑麦面包:“麦面粉做成的面包,在北欧和东欧很常见。根据成分不同,其颜色也深浅不一,一般比较以小麦所制成的白面包深,也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纯裸麦面包又被称为黑面包。”
黑麦面包让食品并不发达的俄罗斯人得以果腹,度过了一个个严寒的冬天或者人祸造成的粮食短缺。比如在德军围困列宁格勒期间,不少居民就是通过当局供应的少量黑面包,度过了900天的困难时期。
由于俄罗斯人普遍信奉东正教,面包又有了其神圣性。在东正教传统中,在举行圣餐时,必须使用发酵的面包(与西方教会无酵饼不同)。而他们又相信化质说,认为经过神父祝圣的面包,会成为基督真实的肉。因此面包在俄罗斯拥有神圣地位,他们在接待客人时,总是先献上加了盐的列巴,以表达好客之情。
而且有些俄罗斯人也认为,面包具有神圣性不能随意丢弃、浪费。他们民间传说指出,如果一生丢弃的面包重量与自己的体重相同,那么在末日审判时,必须得下地狱。这体现了俄罗斯人对面包的珍视以及基督信仰所赋予的神圣性。
很多人认为,俄罗斯最普遍的酒类是伏尔加,其实真正的“国酒”是格瓦斯。这是一种由面包发酵而成的低度酒精饮料,其颜色与啤酒差不多。由于酒精度很低,在俄罗斯几乎是老少皆宜的饮品,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饮料的象征。
当然对于国人来说,对俄罗斯美食最熟悉的当属罗宋汤。这种食品在近代时期跟着白俄群体传入中国。这道汤品主要以甜菜、白菜、马铃薯、红萝卜、牛肉块、奶油等为原料熬煮,其“酸中带甜、甜中飘香、肥而不腻、鲜滑爽口”的口感,很快就在哈尔滨、上海等城市得到了国人的喜欢。成为国人最熟悉的俄罗斯菜肴。
延伸阅读:《黑麦王国》
达拉·戈德斯坦分别从饮食习惯、餐饮结构、特色美食入手,诠释 了俄罗斯变化的与不变的、流行的与过时的饮食用语。在东方与西方、平民与贵族之间,俄罗斯创造了大众又私人的饮食文化。作者精准捕捉到其中矛盾又自洽的部分,从黑麦面包出发,以独特的跨文化视角讲述星散于美食间的民族历史,将这片广袤土地的社会生活揉进黑麦面团,建造起一个集合了东方与西方、集体与私人、贫乏与富足的美食帝国。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