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过去的年日都折磨心灵,艰困时光重担压迫我们,主阿!拯救饱受惊吓的心灵,以那为我们预备的救恩。所有美善力量都奇妙遮盖,不论如何都期盼那安慰,在晚上早上每个新的一天,上帝都将与我们同在。”这段优美的福音诗歌出自朋霍费尔的《所有美善力量》。
近几年,这首福音诗歌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许多人深受感动和鼓舞,但很难想象,上述这段来自朋霍费尔的诗歌竟是出自他在纳粹囚牢中的最后时刻。1944年12月,他在监禁中写下这首诗,而他自己也即将面临终结生命的绞刑。勇敢的朋霍费尔牧师,在纳粹暴政下的坚定信仰,成了二战历史中的一座灯塔。
于2024年11月22日在美国上映的电影《上帝的间谍》(Bonhoeffer: Pastor. Spy. Assassin.),以朋霍费尔的生平为基础,讲述了他在二战期间的非凡经历。影片通过细腻的刻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极端困境下,个人信念与道德准则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坚守真理与正义所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主演乔纳斯·达斯勒(Jonas Dassler)出色地将朋霍费尔从一个历史人物转化为一个有血有肉、令人钦佩的信心英雄。电影展现了他如何在纳粹政权的铁蹄下,选择用信仰为盾、用行动为剑,与邪恶势力展开生死搏斗。这不仅是一部历史传记电影,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在困境中如何作出抉择,如何面对美善与邪恶的较量。
抵抗的代价是巨大的
电影的核心情节围绕着朋霍费尔如何在信仰和国家压迫之间做出抉择。在纳粹统治下,德国教会与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扭曲。希特勒政权通过将国家与宗教结合,使得教会变成了支持暴政的工具。而在这种环境中,是否选择沉默,是否屈从于政治压力,成为每个信仰者面临的巨大考验。影片中,朋霍费尔的坚定信念与勇敢抗争,成为了这场斗争中的一面旗帜。
朋霍费尔意识到,沉默等同于纵容罪恶。在电影的一幕中,帝国教会的一位主教站在讲坛上,宣扬希特勒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并主张教会应当为希特勒的统治背书。这番话引发了朋霍费尔的愤怒,他毫不犹豫地回应主教是在亵渎上帝。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呈现了他坚决反对纳粹意识形态的过程,尤其是在一次激烈的讲道中,他毫不退缩地揭露了教会背离信仰的险恶。“你们这些伪善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固然显得美丽,里面却装满了死人骨头和一切污秽。我们的德国教会正处在将自己奉献给他人的边缘。教会应当是一个避难所,而非权力的工具。德国教会必须只坚信上帝的话语,而非任何人的言辞,尤其不是元首的话。”
然而,抵抗的代价是巨大的。朋霍费尔不仅失去了自由,还面临着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威胁。电影中有一段特别感人的场景,朋霍费尔在监狱中带着坚定迎接将要来的审判,他没有逃跑,没有选择软弱,而是以无畏的姿态,接受了上帝的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中的朋霍费尔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神职人员,他还被描绘成一位秘密的反纳粹间谍。为了更有效地抗击纳粹政权,他加入了德国抵抗组织,成为了反纳粹运动的重要一员。这个复杂的双重身份使得朋霍费尔在面对信仰与国家、道德与政治的冲突时,显得更加立体与真实。电影并没有将他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圣徒或殉道者,而是深入探讨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他的行动并不是毫无顾忌的,而是在对正义与道德的深刻思考中,逐渐作出的信仰抉择。
难能可贵的是,在面对纳粹暴行时,他没有选择置身事外,而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选择参与暗杀希特勒的密谋,虽然这一行动是违背了他作为牧师的道德立场,但他认为,面对纳粹和希特勒这样的邪恶势力,他这样做是为了拯救更多无辜生命的必要选择。
活出美善力量
《上帝的间谍》不仅是对朋霍费尔英勇事迹的追忆,也是对我们每个人信仰与行动的深刻审视。电影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它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疑问和反思:当邪恶蔓延,正义何以为继?当沉默等于背叛,我们是否能为信仰发声、为真理抗争?
《上帝的间谍》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善的力量是如何在历史的污浊河流中,点燃希望的火种。历世历代的教会中,不乏这样的勇者。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英国贵族约翰·柯布汉(Lord Cobham)爵士因支持宗教改革先驱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的教导,公开谴责罗马教会的腐败与偶像崇拜,成为教会权威的“异端”。他拒绝承认教皇的绝对权柄,坚持“唯有圣经是信仰准则”,甚至当众焚烧教廷法令。面对大主教的审判,他宣称:“罗马教皇是敌基督的化身,我宁愿被烈火吞噬,也不屈从于虚假的教义!”。尽管最终被囚禁于伦敦塔并遭处决,他的抗争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埋下了火种。
无论是战时的朋霍费尔,还是约翰·柯布汉,抑或是今天依然为信仰与自由而献上自己的无数人,我们都在见证一种不怕黑暗势力的美善力量。这种美善力量带来的勇气,并非来源于人,而是源于神。电影中,当朋霍费尔面对纳粹的压迫时,他并非不害怕,而是依靠不断地祷告,与神亲近来胜过环境的试炼,以至于他得以勇敢说出那句触动人心的话:“当基督呼召一个人,他要人来死。 ”
在今天的时代,邪恶的形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对信仰的压迫与人类良知的挑战依然存在。当我们直面社会的种种不公与暴力时,是否能够像朋霍费尔一样,在危难之际,依然坚持那份微弱却坚定的美善力量?这正是《上帝的间谍》所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收获: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信仰与行动的美善力量,依然能够靠着神的帮助为世界带来光明。
《上帝的间谍》不仅让我们铭记历史,也让我们在今天的时代中找到勇气,去面对属于我们的道德选择,我们或许没有机会像朋霍费尔一样走向绞刑架,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域,成为那一束不灭的光,照亮周围的黑暗,活出神所喜悦的美善力量。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