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使徒遗训》简介(下)

作者: 毋忠毅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3-25 08:55:56
分享与播放

问候亲爱的弟兄姊妹在基督里平安!我们今天继续介绍《十二使徒遗训》。

第二部分:教会生活(礼仪与组织)

洗礼仪式:《遗训》对圣餐明确要求先受洗再领圣餐,强调洗礼的水质(流动活水)、施洗者资格(需受洗且品格端正)。洗礼象征“埋葬旧生命,复活为新造之人”。

圣餐礼(擘饼礼):以感恩之心分享无酵饼和水,禁止将圣餐物带回家或分给外邦人。警告不按规矩领圣餐者将被审判。

教会治理:推荐由“主教”(Apostles)和“执事”(Deacons)领导教会,注重信徒的纪律。处理教会内部纠纷时,应通过劝告而非暴力解决。

第三部分:末世预言与劝勉

末世景象的描述:预言假先知、战争、饥荒、瘟疫等灾难将临,信徒需警醒预备。强调“主的日子如同贼来一样”,不可松懈信仰。

信徒操守:劝勉信徒坚守正道,远离异端,彼此相爱如弟兄姊妹。最终审判时,善人将进入“生命的乐园”,恶人受永刑。

三、《遗训》思想特点与争议点

实际上我们在阅读《遗训》的时候并不感觉到陌生,反倒感觉似曾相识。因为这里很多的训导都与我们的圣经,特别是新约圣经有相似的地方,而且有的就是直接引用了圣经,如马太福音,我的感觉《遗训》部分内容与马太福音、加拉太书等圣经“正典”中的有关教导比较吻合和相似。

这里值得注意的几个亮点是除了“两条路”的著名“金句”外,强调了我们现代基督徒已经丧失的礼仪,如餐后谢饭(谢恩),我们现在仅仅是在饭前谢饭,而没有餐后谢饭;关于圣洗礼,洗礼之前施洗者和受洗者要禁食,受洗的人在受洗前应禁食一到两天,这也是我们忽略的或没有做到的,然后才能奉父、子、圣灵的名在受洗者头上浇水三次;要尊重传道人,而且要“昼夜纪念那传上帝道给你们的人”;强调主祷文应当一天三次都要祷告等。  

这些有的我们现在有的已经做不到了,现在可以借鉴,比如受洗者和施洗者的禁食,因为这是奉三一真神的名举行的圣事、圣礼,是不是可以在受洗和施洗当日禁食?

《遗训》也包含了其独特表述(如对地狱的详细描述、对圣洗礼的祷告词等)。有人认为《遗训》有犹太基督教色彩,保留了许多犹太教传统(如安息日、饮食禁忌),但也体现出与希腊哲学的融合(如灵魂不朽观念)。

四、现代意义与评价

当代一些圣经学者普遍视《十二使徒遗训》为“使徒行传后期的教会文献”,反映早期基督徒的伦理教导和生活实践,但否认其与使徒有着直接关联。那么,我们今天的圣徒重温《遗训》有什么现实意义呢?《遗训》虽然未被纳入正典圣经,但它对还是“训”,“因我所给你们的是好教训,不可离弃我的法则(注:或作“指教”)”。《遗训》也是“训”,出自于我们的信仰,对于现实基督教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遗训》对于基督教神学具有学术价值,为研究早期基督教教义、礼仪、制度和组织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其伦理启示,如对贫穷、和平与爱的强调;对于“绝对不可吃祭偶像的肉”等至今仍对基督教产生深远影响。

2.提供早期基督教信仰和实践的窗口。《遗训》是早期基督教教会生活和信仰实践的重要记录。它涵盖了道德教导、礼拜仪式(如洗礼和圣餐)、教会组织(如先知、教师和监督的角色)等内容。这些内容帮助现代基督徒理解早期教会如何将耶稣的教导应用于实际生活,为当代信徒提供了信仰实践的参考和灵感。

3.强调道德和伦理生活的重要性。《遗训》特别强调道德行为和伦理生活,认为信仰不仅体现在教义上,更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上,如:“在主自己的日子,你们要聚集在一起,首先承认你们的过犯,然后擘饼祝谢,这样你们的祭物才得洁净”。这种观点提醒现代基督教信徒,信仰的核心在于践行耶稣的教导,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神学和祭物的表面上。

4.反映教会组织和权威的早期形态。《遗训》中对教会领袖的角色和职责有详细描述,如先知、教师、监督和执事等,并且要求他们“谦卑、不贪财、诚实和被认可的”。这为理解早期教会的组织形式和权威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帮助现代教会反思其组织模式和领导方式,对教会领袖的约束,确保教会的秩序、合一、圣洁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于《遗训》天主教会自19世纪末《圣经索引》(Index of Sacred Books)修订后,不再禁止阅读《遗训》,但未将其列为正典;基督新教则大多数不知晓、忘记了。

5.连接耶稣教导与早期教会传统。有学者认为:《遗训》被视为耶稣教导与早期教会传统之间的桥梁。它保存了许多可能来源于使徒口头传统的教导,反映了早期基督徒如何理解和传承耶稣的教义。这种连接对于现代基督教信仰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和神学资源,也是传承,能帮助教会和信徒更好地理解信仰的根源和发展脉络。

6.提供对末世论的早期视角。《遗训》中包含了对末世的描述和警告,“当为你的生命警醒,不要让你们的灯熄灭,不可放松,要常做准备,因为你们不知道我们的主几时来到。”提醒信徒要警醒、预备,并在信仰上持守到底。这种末世论的视角为现代信徒提供了对信仰终极目标的思考,鼓励他们在面对世俗挑战时保持坚定。

7.对现代教会的启示。《遗训》强调教会的民主性和信徒的共同参与,这符合教会的民主管理原则。它提到教会领袖的选举应由信徒共同决定,这与后来的教会层级制度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早期的民主精神提醒现代教会,教会的权威和治理应建立在信徒的共同参与和共识之上。

8.促进对信仰多样性的理解。《遗训》反映了早期基督教信仰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它展示了早期教会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环境中传播福音,同时保持核心教义的纯洁性。这种多样性为现代基督教信仰提供了宝贵的视角,鼓励信徒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传福音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

9.《遗训》中强调了在教会中的传道人不可以懒惰,“吃教”、“赖教”,强调了传道人要有一门手艺维持生活,如“凡奉主名而来的你们要接待,当你们考验了他之后,你们也必将知道他,因为你们必有分辨真假的知力。若是来的是个旅客,你们当尽量帮助他,但他只停留你们处不多过两天或者必要时三天也可,倘若他想常住在你们当中,而有一技之长,他应自食其力。……但若他不愿意这样做,他是在售卖基督了,你们要防备这等人。”

10.对于当代教会和我们基督教信徒《遗训》中的一些教训与圣经中有许多符合的地方,至今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和信仰及行为、道德、生活的标准,如“我的孩子啊,你要逃避各种邪恶及类似的事物,不可发怒,因为怒气导致杀戮。也不可嫉妒,不要好争吵,不要暴躁,因为凶杀都是由此而生,我的孩子啊,不要好色,因为好色导致淫乱,不可说污秽的话”等等,这些最起码的要求或者说诫命对于我们的信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有着不可多得的启示。

当然《遗训》也有争议,如关于末世的描述与科学理性之间的张力,以及其对妇女角色的隐含态度(未明确赋予女性领导权)引发讨论。

对于《遗训》我先是在一个基督教刊物上看到《遗训》的片段,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感谢上帝!后来是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基督教早期文献选集》中“早期教会教规”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3年版《使徒教父著作》看到《十二使徒遗训》的原文。

据有关资料介绍:《西奈抄本》(Sinaiticus, 4世纪) 和《梵蒂冈抄本》(Vaticanus, 4世纪)是最早收录《十二使徒遗训》的希腊文抄本。

中文译本的《使徒教父著作》由中国著名宗教学家、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何光沪主编,章雪富、孙毅、游冠辉三位学者作为副主编的在《基督教经典译丛》中有全文记载;《使徒教父著作》由古罗马克莱门等著,现代著名的圣经学者和神学教育工作者黄锡木主编,高陈宝婵、邱丹、王碧燕、彭惠敏译。

中文译本的《十二使徒遗训》在2011年版《基督教早期文献选集》由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基督教思想家谢扶雅先生为全文做了做“导论”。他在“导论”中说:本篇制作及编成年代,颇难钩稽。头一部分,即第1至第6章,通常称为“论两条道路”,系作于公元一世纪,甚或更早。内容旨趣是在教导开始相信耶稣的外邦人,准备其将受洗礼者。大意颇与《巴拿巴书信》(见本卷第一部)后两章相同。但是否巴拿巴引用教规,或教规引《巴拿巴书》,或两方皆引用另一同一资料,不得而知。多数学人公认为最后一个构想是最可靠,而这个共同资料可能为前基督教的犹太文献,为初慕道者之用。

本文曾由一生跨越政、军、学三大领域的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简又文先生汉译,并由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毕业于纽约协和神学院、前燕京大学教授、哈佛大学东亚语文系研究员的洪煨莲教授按希腊文校阅过,并撰一长序,对各家考证此书版本,及本书构成旨趣,皆有叙述。

这个由简又文先生翻译的全文及洪煨莲教授做的序,曾于1924年在北平《真理与生命》发表,后又刊登于香港辅侨出版社的《展望》月刊第九八、九九期(1965年2、3月份)。中华圣公会于1938 年在上海印行的《三圣传集》书中, 亦附有《十二使徒遗训》译文,并有小引。

我们缅仰前贤,深感众圣徒对主的忠诚与信赖。他们的基督学是简明而纯朴无华的。他们不算是大神学家,不曾为我们留下体系宏伟、文词瑰丽的神学巨制,但是他们躬践基督和使徒们的实范,以身作则,言行一贯,为圣教会奠下了巩固的基础,开出了基督教1700年来的业绩与规模。

时至今日,世运蹇乖,横流四溢,教会显出软弱无力应付危机。我们面对时艰,应如何儆醒祈祷,协力同心,共相策勉,效法使徒教父们纯笃的信心,果决的勇气,背起十字架,“向着标杆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谢扶雅:《基督教早期文献选集》导论)。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加深理解,谢扶雅先生上述的“导论”笔者斗胆做了些许小小的编辑;再就是所引用的《遗训》原文也是出自于《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和《基督教经典译丛》中的两个不同版本。从中我们会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有助于加深对《遗训》的理解。稍后我会把《遗训》的部分章节介绍给同工同道分享。

上述两个版本的《遗训》由于译者不同,所以文字上有差异,如《基督教早期文献》本:第1章第1节是这样的:“世人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生命之路,一是死亡之路;二者大不相同。”而《基督教经典译丛》中《使徒教父著作》在同一章节中是这样翻译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生命之路,一条是死亡之路,两条路极为不同”,等等。但是应该说还是大同小异、殊途同归的,就如同圣经有“和合本”、“文理本”、“思高本”、“现代本”、“吕本”等多种版本一样。总之,《十二使徒遗训》作为早期基督教历史和神学的重要文献,为现代基督教信仰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启示,希望各位有时间或机会阅读一下。目前市面上尚未发现有出售,但是我们可以在以下渠道获取:可能在一些基督教神学书籍或学术出版物中被翻译和收录,比如我们在前面介绍的《基督教早期文献选集》、《使徒教父文献》等;学术研究期刊,部分研究早期基督教历史或文献的学术著作中,可能会包含《十二使徒遗训》的中文翻译或节选,比如《基督教学术》专辑等;网络的在线资源:一些基督教书库或学术网站可能会提供该文献的中文版本,如香港中文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中心”可能提供电子版译文,还有圣经研究网站会有专门整理早期基督教文献,提供《遗训》的文本分析与历史背景。但是有的网站是打不开的、有的是全英文的;再就是二手旧书网站或二手旧书摊等。

附录:

《十二使徒遗训》部分章节

第三章

我的孩子哪,你要躲避所有恶人及一切相类的人。不可暴躁,因为暴躁是杀人的引线,也不可嫉妒,不可纷争,不可生气。因为这些都足以酿成凶杀。我的孩子哪,不可放纵情欲,因为情欲是淫乱之媒;不可出言轻薄,不可眼角传情,因为奸淫的事都是由此而生的。我的孩子哪,不可听星相的话,因为这将引你去拜偶像,你也不可行魔法,不可观天象,不可作一巫术家,这等事不要乐意去看,因为它们都会引致拜偶像。我的孩子哪,不可说谎,因为说谎是偷盗的开端,不可贪财或蹈虚荣,因为偷盗的行为都是由此而起。”我的孩子哪,不可发怨言,因为它引致亵渎,不可固执,不可生恶念,因为这些事也都使亵渎产生。”你要温柔,因为温柔必承受地土(太5:5)。你要恒忍,要怜恤人,没有诡诈。要沉静,善良,当因着所听见这些话而畏惧。你不可自大自高,勿浮夸成性。不可任你的性情趋于高傲,却应与义人及谦卑的人相来往。”凡你所遇见的,都当以为美事,要知道,万事都靠赖上帝而发生。

第四章

我的孩子哪,你要早晚记住那向你讲说上帝道理的人,你要尊敬他如同尊敬主,因为凡在讲论主治的地方,主就临在。你要每日寻求众圣徒之所在,这样你可在他们的话里得安宁。你不要分党派,却要劝诫纷争的彼此和睦。你要按公义判断;不可凭着外貌定人的罪(申1:16;箴3:9;约7:24)。你不可三心二意,犹豫不定。不可伸着手领受,却缩着手施舍。”将你手里所得的给人一份,好赎你的罪。

你不可迟疑于施舍,于施舍时也不可发怨言,因为知道好的酬劳者是谁。”你不要拒绝贫穷的人,凡物都要与弟兄相共,不可说这是你自己的,你若能在不朽坏的当中有分,何况在那能朽坏的当中呢?”你不要从你的儿女离开手,要从小教导他们敬畏上帝。”你不可以发怒去吩咐仆婢,因为你的仆婢也是仰望这同一的上帝,这样,免得他们不敬畏那在你们双方上头的上帝了;上帝召人不是凭着外貌,却是那些为圣灵所预备了的人。你们做仆婢的,应顺服你们的主人,视之为上帝的代表,要予以恭敬和畏惧。”你要恨恶一切虚伪,和一切为主所不喜悦的事。”不可背弃主的诫命,却要持守你所领受的,“不可加添,也不可减少。”(申4:2;12:32)要在会众面前承认你的罪,如觉良心有愧时,切不可上前去做祷告,这是生命的道路。

 第五章

反之,死亡的道路是如下述:第一,它是作恶,充满咒诅,凶杀,奸淫,放纵情欲徇私,偷盗,拜偶像,行邪术,施蒙药,抢劫,作假见证,假冒为善,三心二意,诡诈,骄傲,邪恶,顽固,贪婪,怨语,妒忌,胆大妄为,傲慢,夸张,迫害善人,恨恶真理,好说谎话,不知公义的赏赐,不与良善相合,不符公平的判断,夜里不睡觉;不是为要行善,乃是想去作恶,远离温柔与忍耐,好虚荣,图报复,不怜恤穷人,不扶持那些因劳苦受压迫的人,不认识那创造他们的主,杀戮婴孩,毁灭上帝的造像(译者按:即指人类),弃绝穷乏的人,虐待受苦的人,为富足的人作辩护,对穷人作不公正的审判,全面犯罪。我的孩子们哪,唯愿你们能从以上所说的一切罪恶得蒙拯救。

第六章

当留意“免得有人迷惑你们”(太24:4)使你背弃这教训的道路,因为他的教训是缺乏了上帝。你若能负起主的全轭,你将成为完全,即或不然,也当尽力去行。至于食物,要按着你的能力担任,但切不可吃那祭偶像的东西。因为这是崇拜死神。

第十章

你们吃饱之后,应这样地感谢,说:圣父啊,我们感谢你,因为你赐你的圣名住在我们心里,并且因为你将知识,信心与永生,藉着你仆人耶稣向我们表明;愿荣耀归于你,直到永远。全能的上帝啊,你为了你圣名之故,创造了万有,将饮食赐给世人,使他们享受,而感谢你,但对于我们,你藉着你的仆人使我们得了属灵的饮食和永恒的光。我们特别感谢你,因为你是有能力的。愿荣耀归于你,直到永远。主啊,求你记念你的教会,救她脱离所有凶恶,用你的爱使她完全,使她合而成圣,从四方的风引她到你的国里,就是你为她所预备了的国(太24:31)。因为权柄荣耀都属于你,直到永远。但愿恩典降下,并愿这个世界过去。大卫的上帝和散那(太21:9-15),凡圣洁的,可以来,不洁净的,要悔改。“主必要来!阿们!”(林前16:22)你们应让众先知照他们的意思施圣餐。

第十一章

凡本着以上所说的事来教你们的,你们要接待他。但若有教师自己叛离真道,用别的教义来教你们,破坏以上的事,你们不可听他。如果他的教言能使你们增加公义,更明白主,你们更接待他如接待主一样。关于使徒和先知,你们应按福音上的规例而行。凡有使徒到你们那里去,接待他如接待主,但他只得在你们处住一天,如必要时,住两天也可;然若住三天,他便是假先知了。”使徒出门的时候,不可受人的礼物,只可领取饼食,够他所要到的当晚宿地便是;若他索取银钱,便是一个假先知了。凡借灵的话作先知的,你们不可试验或查问他,“一切的罪都得赦免,唯有这个罪不得赦免”。不过,未必所有借灵说话的都是先知,唯有遵主行为的才是先知。所以看他的行为就可以分辨是真或假的先知。凡先知藉着灵时时摆设筵席,他自己必不吃它,否则他便是假先知。凡先知教训真理,若他不照所教而行,便是假先知。”

第十六章

你们要为自己的生命儆醒(太24:42),不叫你们的灯熄灭,你们的腰里要束上带,不可放松,因为你们不知道我们的主什么时候来(路12:35,太24:44)。当时常聚会,追求那于你们灵魂有益的事,因为无论你们相信的时间多么长久,若是末日到了的时候,你们还没有成为完全人,那么你们的信仰也与你们毫无益处。因为到末后的时期,假先知与腐化人必将增多,羊将变为豺狼,爱将变成恨恶;不法之事也要加增,人将彼此相仇,逼迫和出卖,世上必将出现冒充为上帝的儿子来欺哄世界,要行奇事异迹,全地要交在他手里(太24:24;帖后2:9),他要犯那有世以来从不曾有的罪恶。那时,受造的人类必将进入试炼的火,要有许多的人跌倒灭亡(太24:10),但凡有忍耐,有信心的人必将甚至从咒诅本身得救(太10:22;24:13),而后真理的异象必要显明。先有兆头展开在天上,而后号筒吹响的记号,再后就死人复活(太24:30-31);但并不是一切的死人都复活,却是如经上所说:“主必降临,所有祂的圣徒也与祂同来”(帖前4:16;亚14:5),然后世上的人必将看见主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太24:30;26:64)。

谢谢您的阅读,我们关于《十二使徒遗训》的分享到此结束。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全文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