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有自知之明,既不能自我膨胀、又不能妄自菲薄。特别是有信仰的基督徒,更要有属灵的智慧和能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珍惜造物主给我们的恩典,自我接纳,做一个为信仰而活的、圣洁的、神所悦纳的好信徒。
多年前,我接触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市的一位失明的专职传道人,他叫吴鹏,1987年生人,蒙古族。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因视神经萎缩而双目失明,蒙主拣选后读神学二年,现在广西北海基督教会任专职传道人。一位市级的盲人协会主席和我说过:一个人如果是生下来就失明痛苦能小点,但是中途、“半路上”失明,那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吴鹏弟兄蒙神的拣选成为神学生后,他走出了痛苦的阴影,没有自弃、没有灰心、没有妄自菲薄,而是面对失明的现状自我接纳,甘心乐意地为福传奉献。他每月讲道十次以上,他每天大约只睡五个小时的觉,截止到我采访他的2020年,他用圣经真理和爱心帮助过有心理疾病、信仰迷茫、遇到婚姻、家庭、职场等问题的3,000余人;在广西基督教两会组织的基督教神学交流比赛中仅以0.5分之差荣获二等奖……
这就是在基督里自我接纳。这样的见证在我们主内比比皆是,荣耀了天父上帝。
什么是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是一种平衡的心态,它让我们在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时,既不盲目自大,也不过度自卑,而有一种“平衡感”,即平衡心态。这种平衡心态是属灵成长的重要基石,因为它帮助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信仰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而不倾斜。
使徒保罗在面对迫害时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是罗马人,并没有定罪,他们就在众人面前打了我们,又把我们下在监里,现在要私下撵我们出去吗?这是不行的。叫他们自己来领我们出去吧!”这说明,主工人的身分何其尊贵,不但自己不随便进退,也不随便听任别人支使;主的工人维护尊严的动机,并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教会和信徒,这也是一种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会使我们因着主的缘故而不灰心丧志。自我接纳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因一时的失败而陷入自暴自弃,或因一时的成功而变得骄傲自满。这种情绪的稳定,使我们能够在信仰的道路上保持持续的进步,而不是被极端情绪所左右。
大家还记得大卫在逃亡中曾经被示每骂过吧?当大卫在押沙龙叛乱期间逃离耶路撒冷时,示每(扫罗族基拉的儿子)出来咒骂大卫。示每一面走一面咒骂,还拿石头砍大卫和他的臣仆。他骂大卫是“流人血的坏人”,诬陷大卫流了扫罗全家的血,并且说大卫的灾祸是自取的。
然而,大卫并没有对示每进行报复,而是对亚比筛说:“由他咒骂吧!因为这是耶和华吩咐他的。或者耶和华见我遭难,为我今日被这人咒骂,就施恩与我。”这表明大卫将这一切视为神的管教,并且选择默默承受。这表明大卫的一种境界:我落难了,但是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陷入自暴自弃,也不会失去理智。
一位被信徒称为“坐轮椅的牧师”,在他晚年的时候因病做了一条腿的截肢,他并没有自卑、他并没有失望,因为他内心是坚强的,他更没有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是面对现状自我接纳,继续坐在轮椅传道,直到见主的那一天,很受人的尊重。自我接纳是我们信仰的谦卑与顺服的体现。自我接纳的人懂得谦卑,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有限和不足;他们也懂得顺服,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力量和智慧来源于上帝。自我接纳的人懂得任何的环境,不管是逆境还是顺境,都有神的美意,都是神的恩典,都要谦卑的顺服,而不会去抱怨、发牢骚,更不会怀疑自己的信仰;自我接纳的人,应该是有坚强的毅力,而且有刚强的性格,他的力量来自于我们的信仰。这种谦卑和顺服是属灵成长的核心要素,使我们能够依靠上帝的力量,而不是依赖自己的能力。
约伯是一个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的义人。但是他所遭受的苦难,我们从圣经旧约约伯记中可以看到,约伯在这种环境下并没有抱怨,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谦卑的顺服。他的妻子对他说:“你仍然持守你的纯正吗?你弃掉神,死了吧!”约伯却对她说:“你说话像愚顽的妇人一样。嗳!难道我们从神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在这一切的事上,约伯并不以口犯罪。这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谦卑与顺服的自我接纳,之所以约伯在圣经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他是一个义人的可贵之处。
那么,如何做到不妄自菲薄,自我接纳呢?
第一,要正视自己。
自我接纳的第一步是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是人不是神,我们每个人都会程度不同的,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缺点、毛病甚至是罪过,这就需要我们有自知之明,但是更需要我们有自我接纳。一个人的完美之处在于发现自己的不完美。
完美并不是没有缺点,而是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不完美。当我们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时,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宽容,也会更加有力量去改变自己。自我接纳不等于不认罪、不悔改、不承认自己的问题。我们需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种全面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在信仰道路上的位置。
第二,要接受自己所经历的。
人这一辈子啊,要经历许许多多,特别是我们信仰基督的,要比不信的人、比常人经历的更多。每一次的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成长的机会。自我接纳的人能够从主的考验中、从属灵的争战中、从服侍的艰难历程中、从心灵和肉体的磨砺中,从这些经历中学习和自我提升,而不是被它们所束缚,这就是说自我接纳也是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这些也是上帝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前不久我和一位在50多年前一起下乡当知识青年的知青战友见面,聊了很多。我们回忆过去,感恩那些艰难困苦的时期锻炼了我们,使我们在后来的年月中成长起来,这不是痛苦,这真的是恩典,这是在教科书里或一些人的说教当中得不到的。正所谓是宝剑锋从磨砺来。我们要将这些经历视为上帝的恩典,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在走天路的历程当中,不断的增长和进深,成为祂所喜悦的人。
第三,充分认识自我接纳的重要性。
自我接纳、不妄自菲薄是一个基督徒在属灵的心理成长的重要一步,它能帮助我们在信仰的道路上保持健康的心态,避免陷入极端情绪。同时,它也是我们与上帝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基础。当我们能够接纳自己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接纳他人,更好地理解上帝的爱和恩典。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爱喝酒的信徒,说他爱喝酒,不如说他是酗酒。当有酒友找他喝酒的时候,他禁不住诱惑又去喝酒,喝完了还是酩酊大醉闹事,到后来他干脆就说:我完了,我这个信仰是不真诚的,我是一个罪人,我是一个该死的罪人!这种认识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对的地方就是他能够认识自己是个罪人;不对的地方,就是他自暴自弃了,不能面对自己的过犯去改正,当他认识到自己有过犯的时候,又不能自我接纳,不能自我接纳,实际就是不思悔改,“破罐子破摔”。当然了,在后来他经过多次的劝导和遭遇之后,彻底地把酒戒了。
自我接纳是属灵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能够在信仰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依靠上帝的力量,不断进深。
第四,靠主得胜。
不妄自菲薄、自我接纳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依靠自己,靠自己那一点点微薄的能力是有限的、是靠不住的,而是要更加深刻地依靠我们的真神上帝。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时,当我们也知道需要自我接纳的时候,这个“自我”,“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 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这就是在基督里的自我,而不是肉体的自我,是新的我、而不再是旧的我。自我接纳,我们会更加渴望上帝的帮助和引导,从而在信仰中不断成长,靠主得胜、靠主得救、靠主蒙恩。
基督徒的生活有着一连串的开始、跌倒和爬起来。当我们绊跌时,我们可能想,又失败了。我可能就这样放弃它。但是上帝是一个重创生机的上帝。上帝不仅赦免我们的罪,也使用我们的失败来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有时候我们的骄傲会使我们抗拒重新再来。在诗篇25篇,大卫跌倒以后并没有自弃。从他求上帝赦免的祷告里可以看出他谦卑的心,在跌倒后向上帝忏悔。
《奇异恩典》的作者约翰·牛顿(john newton)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虽然我并不是我应该活出来的我,也不是我愿意成为的我,更没有显出我所希望的样子,我只能真诚地说,我已不是从前的我……靠着上帝的恩典我成了今天的我!”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接纳(爱自己),妄自菲薄,以猥琐的、萎靡不振形象出现,那你怎么去接纳别人呢?如何能够为别人接纳?那你如何去以宽容大度的心去饶恕别人呢?去爱别人呢?那你如何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去传福音呢?因为我们的生命是上帝所赐的,在上帝天父眼中,我们是他的孩子;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宝血为我们赎罪,在主基督眼中,我们是他舍命保护的羔羊。接纳自己就是接纳上帝给我们的福分;接纳自己,就是把自己塑造得更好,成为上帝所喜悦的子民。你感觉到自己像个失败者吗?你是否需要有一个新的开始?存着谦卑的心到上帝面前来吧,上帝是使人重创生机的上帝,我们要学会自我接纳。
勿妄自菲薄自我接纳,
靠主自信不要害怕。
勿妄自菲薄自我接纳,
自知之明仰望阿爸。
勿妄自菲薄自我接纳,
认罪悔改尊主为大。
勿妄自菲薄自我接纳,
不断成长心若广厦。
勿妄自菲薄自我接纳,
勇往直前福音广传天下。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