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集《混沌少年时》(Adolescence)英剧,自3月开播以来便以其大胆而深刻的叙事风格赢得了观众的热烈追捧。该剧不仅在收视率上屡创新高,更在社交媒体与评论界引发广泛讨论,被视为当代英剧中的一部划时代之作。其深刻揭示了现代青少年在信仰、家庭与社会断裂中所面临的困惑和迷失,成为了探讨当代文化与价值观冲突的重要话题。
《混沌少年时》以13岁少年杰米为核心,讲述了他在一个充斥着网络极端言论、社交媒体异化以及家庭信仰缺失的时代背景下,因挥刀刺向同龄女孩而引发的一连串深层次社会和心理危机。剧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尖锐的社会讽刺,展现了青少年在信息爆炸和道德撕裂的时代中如何迷失自我。杰米的故事不仅是一场关于个人堕落的悲剧,更是一面映照现代社会断裂、冷漠与信仰缺失的镜子,让人们在震撼中反思当下的价值体系与文化现状。
当13岁的杰米挥刀刺向同龄女孩时,他不仅撕裂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也撕裂了现代文明精心编织的道德面纱。《混沌少年时》这部看似冷静克制的英剧,实则向我们抛出了一个尖锐的信仰诘问:在一个上帝被宣告死亡的时代,谁来为迷途的少年指明方向?剧中那个被社交媒体异化、被网红言论蛊惑的灵魂,恰如《创世记》中被放逐的以实玛利,在旷野中迷失方向,最终成为“野驴一样的人;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创16:12)。
当青少年被网络世界塑造
当代青少年在虚拟空间建造着自己的世界,用成年人无法解码的语言体系交流,最终导致两代人之间的彻底失联。杰米对网红安德鲁·泰特的崇拜,正是这种精神孤立的结果——当父辈的声音缺席,任何承诺给予身份认同和存在价值的噪音都能轻易占据少年的心灵。
剧中第三集的心理咨询场景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实:杰米将人际关系完全工具化。在他眼中,心理医生和被害女孩凯蒂都只是需要征服的“猎物”,是证明自己男性气概的筹码。这种扭曲的认知与《圣经》中描述的罪性如出一辙:“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杰米的问题在于他的整个价值坐标系已经被网络极端言论重新编程。当他挥刀时,他并非不明白这是在杀人,而是根本不在乎——因为在那个被异化的价值体系里,他人的生命已经失去了神圣性。这种对生命神圣性的漠视,正是现代社会背离上帝话语的必然结果。
杰米的父母代表了当代家庭信仰传承的断裂。他们以为避免体罚就已经尽到了养育责任,却不知道“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需要的是整全的生命影响。剧中,杰米的父母以为儿子被关在书房里学习很安全,殊不知,他房间里的电脑已经联通了世界,只要他愿意,网络世界随时可以灌输任何信息。
当下,孩子们被无处不在的屏幕包围。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预言:“我们不再彼此交谈,而是互相娱乐。我们不交流思想,只交换图像。我们不用论点交锋,而是用颜值、名人和广告争辩。”这番描述如今依然回响在我们的现实中。当网络世界凌驾于理性与品格之上时,文化对我们的伤害显而易见。我们必须反思:为何作为父母的我们,不仅容忍孩子与网络世界的畸恋,有时甚至推波助澜?坦白说,我们有时陷入了这种网络陷阱,因为它能让孩子安静不碍事,从而让我们有更多时间追剧或处理其他事务。
然而,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让孩子持续沉浸于电子产品中,真的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吗?当客厅变成影院、餐厅成为“吃玩一体”空间时,我们是否忽略了《箴言》中的智慧,“吃蜜过多是不好的”(箴25:27 新译本);持续的精神糖果只会阻碍孩子成熟的步伐。同时,过度的屏幕时间也意味着孩子可能接触到那些我们绝不会主动引入家庭的、充满暴力、低俗及违背价值观的信息。虽然沉迷暴力游戏未必必然导致犯罪,但谁又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整日模仿殴打、枪击,甚至刺杀行为?《混沌少年时》中的杰米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是受网络世界的扭曲价值观影响。
前谷歌员工特里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曾呼吁科技行业停止利用人性的弱点,他提醒到,当我们的孩子面对屏幕时,请想象有上千名工程师正在屏幕那端竭力使其成瘾。在这样不对等的博弈中,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坚决为孩子设立明确的屏幕使用边界——比如夜间收回所有电子设备,以保护他们宝贵的心灵免受无形的侵蚀。《混沌少年时》中的父母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放任杰米在房间里使用电脑,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儿子已经被网络世界侵蚀。
杰米是我们每个人的镜像
《混沌少年时》最令人震撼的信仰启示或许在于:杰米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镜像。他的迷失不过是以更极端的方式映照出人类普遍的罪性。使徒保罗的告白同样适用于我们:“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7:18)。在社交媒体算法不断强化偏见的今天,谁能否认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被某种“网红言论”所塑造?又有谁能否认自己在某些时刻也将他人仅仅当作实现自我欲望的工具?杰米的悲剧在于他的罪被社会结构放大到了致命的地步,但罪的种子却深植于每个人的内心。
剧中呈现的混沌,不仅是个人道德的沦陷,也是整个社会与家庭在数字时代中失去真诚交流与精神滋养的写照。在这个被屏幕与娱乐所统治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回归那穿透混沌的福音之光,去重新审视并重建人与人之间、人与上帝之间真正的沟通与联系。就像剧中杰米的父母的反思一样:我们需要做的还要更多。父母不仅仅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教育成长,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那里的世界更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去守望。
今天,当我们审视孩子们未来可能创造的社会时,不仅要问:他们是否会继续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更要思考:信仰与真理是否能在这片混沌中为他们点燃希望的灯塔?正如耶稣以道成肉身的爱进入人类混乱的世界,让人们找到“道路、真理、生命”。我们也应当以谦卑与爱,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帮助他们在数字时代中找到真正属于生命的方向。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