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圣教会,有这样一群可亲、可敬的、“不起眼”的小人物:当我们还没来到教堂的时候,教会的传道人早已开启了自己的工作;当教堂的晚礼拜结束的时候,天色已晚,他们是最后一群离开教会的人;他们在教会没有特殊的待遇,甚至有的连午饭和晚饭都要自己掏腰包买,不要一分钱的报酬,他们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教会分派的工作岗位上……
亲爱的肢体:当你踏入圣洁殿堂的那一刻,可曾注意到脚下光洁如镜的地板?阳光透过一尘不染的玻璃窗洒落进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洁气息。这不是偶然的整洁,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弟兄姊妹在天还未亮时就来到教会,用他们的双手一寸寸擦拭的结果;就连我们坐着的座椅,脚下所踏的“横梁”,他们每天都要擦拭。当我看到这个情景以后,再去教会就不把脚踏在座椅下面的横梁上,因为我知道他们很辛苦;有时看到有的信徒踏在那上面,鞋上还有泥土,我就劝告:把脚收起来吧,打扫卫生的弟兄姊妹很辛苦、不容易。这些弟兄姊妹爱主的圣教会如同爱家,像对待珍宝一般清洁着神的殿。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姊妹,每到聚会时,清晨五点就起床,乘坐第一班公交车到教会打扫卫生,她说:"这是我能献给神的最美礼物,这是恩典。"
中国的清晨五点钟,当城市还在沉睡,教会的晨祷声已经响起。你可知道,那些参加晨祷的弟兄姊妹是如何在黑暗中启程的?北方的冬季,寒风刺骨,雪花纷飞,有的六七十岁的老弟兄、老姊妹每天不辞辛苦、凌晨四点就顶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踏着厚厚的积雪步行来到教会,就为了不耽误晨祷。我曾经对一个70多岁的老姊妹说:年龄大了,又要起早贪黑的,以后就别来了。她说不行,我都坚持10多年了,只要能动我就要来。我在祷告的时候,自己也得到了,我很高兴。
当南方的盛夏炙烤着大地,气温飙升至令人窒息的四十多度,连空气都仿佛凝固在热浪中时,另一群默默的身影却在奔忙。在教会传道人的带领下,弟兄姊妹们怀揣着主内深厚的关怀,毅然走出清凉的空调房,踏上探访之路。他们的目的地,是散落在偏远乡镇或城市角落的病弱肢体家中。汗水浸透了衬衫,贴在背上。然而,心中的那份爱与责任,驱散了酷暑的难耐。敲开家门,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几句问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主内情谊——真诚的祷告、暖心的安慰、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看着病榻上虚弱的肢体因他们的到来而露出笑容,眼中闪烁着被主爱包围的感动,所有的酷热与疲惫仿佛瞬间化作了清凉的甘泉。他们传递的,是超越炎热的基督之爱的温度。
而当我们每一次奔赴教会的聚会或活动时,甚至还未踏进圣殿的大门,一份无声的温暖便已悄然抵达。那是在教堂门口常年守候的服务组同工们。无论严冬酷暑、刮风下雨,他们总是早早地从家里赶来,有的需要倒三段公交车,有的还需要走路。他们伫立在那里,如同忠心的哨兵,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乐的微笑,欢迎我们回家。
这份坚守,何其不易!
炎炎夏日,毒辣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在他们身上,汗水沿着额角滚落,浸湿了衣领,有的却没有遮阳棚可供片刻荫凉。他们只好轮班热情地向每一位到来的肢体送上祝福:“主内平安!”
在北方的教会,你甚至能看到他们裹着厚厚的棉衣,双脚深陷在厚厚的积雪中,呼出的气息瞬间凝结成白雾,却依然坚持着,只为第一时间迎接你,送上美好的祝福,驱散你一路的寒气。
风雨交加的日子,他们常常是第一个被雨水打湿,最后一个进入教堂躲避的人,确保每一位到来的家人都能顺利、安心地进入神的殿中。
他们就是这样站在门口,没有讲台的聚光灯,没有诗班的华美服饰,他们就是那最朴实无华的迎宾者。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温暖的笑容,一杯及时的水,构成了我们踏入敬拜之前第一道触动心灵的风景线。我曾经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来到一个外地的教堂,服侍的同工把我迎进去之后,首先就递给了我一瓶矿泉水。我当时热得满头大汗,真的是很渴的,这是“及时水”呀?我望着教堂前面的十字架,热泪不住地从眼眶中流出,衷心地感谢伟大的神,感谢这些服务的弟兄姊妹。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份无声却有力的宣告:欢迎回家,在主里,你被爱与接纳。
我们的教会里还有一项谁都不乐意做的服务,就是为归天家的肢体料理后事。当有肢体归回天家时,是谁在第一时间赶到?是那些负责追思的弟兄姊妹。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甚至顾不上吃饭,陪伴在悲痛欲绝的家属身边,有的甚至还遭到了不信主的家人、或拜偶像家属的刁难。他们就是做义工的,不收取一分钱,却遭到如此的冷遇。我问一位教会追思班的班长,当遇到这种情况,会感觉心寒吗?她说,是的,内心里不好受,但是大家爱主、爱教、爱人的内心是炽热的,我们也不和他们争辩,而是继续为主做工。有的姊妹已经记不清为多少位逝者整理过遗容,每次她总是轻声祷告着,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温柔地为逝者更衣。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都认识这位基督徒老太太,他们说:"从没见过这么有爱心的人。"这些服侍的肢体大多年过半百,年轻人不愿意做这项事工啊。有的甚至自己身体也不好,却从不推辞任何一次服侍的机会。这个特殊的班组,有的教堂这么多年换了许多的人,一拨一拨的,因为有的实在坚持不了,但是这个班组始终存在!这种爱始终存在!
我们不要小看他们的工作,他们不仅辛苦,有的时候甚至有风险。我们难忘在疫情期间,这些服务的弟兄姊妹是冒着多大的风险啊!前不久还听说一位服务组的弟兄,清晨骑着自行车到教会,由于视力不佳,被汽车撞了,骨折住院;一位70多岁的老姊妹告诉我:有一天在服务的岗位上,突然觉得胸闷,她没有声张,而是赶紧吃了速效救心丸,缓过来之后继续做工。
他们为了什么?为的是心中那份纯净的信仰。就像马可福音9章41节所说:“凡因你们是属基督,给你们一杯水喝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不能不得赏赐。”他们不追求人的称赞,只求神的喜悦。诗班的歌声或许嘹亮,讲道人的话语或许动人,但这些默默服侍的肢体,用无声的行动诠释着"最小的弟兄"的真义。
当我到卫生间,看到打扫卫生的弟兄,我一般情况下都会说:“辛苦了弟兄,神记念你!”因为我觉得我应该讲这种感恩的话。有时候圣诞节、复活节到教堂去采访,当我看到那些在教堂楼上楼下服务的同工,他们看不到教堂热闹的场面、看不到肢体表演的节目,我会为他们拍一个集体照,或者是应个人的要求为他们拍照片,然后发给他们,甚至有的我要到复印社打成照片送给他们。因为我感觉到他们是值得我尊重的人、是平凡而又可爱的人,为他们拍照片,是举手之劳,也是我的荣幸。
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学会感恩。下次当你看到教堂里整洁的环境时,请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洁净;当你接过一杯温暖的水时,请记住这是爱的传递;当你遇见那些匆匆忙碌的背影时,请在心里为他们献上祷告。“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同时也请我们的信徒尊重他们,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情和他们发火,甚至告到教会负责人那里。要换位思考,他们贪图了什么吗?他们也委屈啊,他们不容易啊!也请教会给这些肢体一点儿福利,比如说午饭、晚饭能不能提供免费的?夏天能不能在教堂的正门为他们支起一个遮阳伞,冬天能不能为他们发放统一的棉衣棉手套御寒?呼召、扩大服务组的队伍,使他们能够在服务期间,轮流得到休息;夏季高温的时候,能否为他们预备一点消暑降温的饮料,哪怕是教堂自制的也好,等等。这方面,有的教会做得就比较好,比如有的为晚场聚会服务的同工们预备了班车,有的呼召有车的信徒与服务的同工分享拼车,有的为服务的同工预备了休息室,也有的给与他们一定的补贴,比如高温补贴等,可谓“瓜子不饱暖人心”啊!还有的教会把年龄大、身体不好的服务同工劝退了,这样避免出现问题,这些都值得借鉴。
愿主记念这些忠心仆人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付出。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辛勤的劳作,向我们展示了基督徒生命最美的样式,他们是在基督里一群最可爱的人!
致敬!我们不知道你们是哪一位,我们却在圣殿看到你们默默无闻的服侍教会;致敬!你们的付出难能可贵,就是这样奉献年年岁岁;致敬!你们是神所喜悦的人,做信徒当之无愧;致敬,做小事而成就大事的同工,生命册上记录你们的可亲可佩!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