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华东神学院举行教研活动,围绕《宗教学》课程展开专题研讨。刘梦老师进行了课程展示,分享了自己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与课堂设计方面的思考与实践。刘梦老师谈到,《宗教学》是一门以学术视角探讨宗教现象的基础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在信仰与理性之间保持开放与反思的姿态。她希望通过多学科的方法,即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宗教在人类文明中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在学术的语境中重新认识自身的信仰。在教学形式上,刘梦老师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并将期中汇报与毕业论文的学术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将课堂理论与研究兴趣联系起来,提前进入学术写作的状态。

多位教师对刘梦老师的教学展示给予回应,大家认为,刘梦老师的课堂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能够兼顾学术传承与时代关切,特别是在课程中融入互联网宗教、宗教本土化、新兴宗教与宗教社会学等议题,体现了对宗教学前沿问题的关注,也让课程更具现实关怀。多位教师还提到,刘梦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使课程兼具学术深度与互动活力。

谢炳国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对刘梦老师的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这是一堂思路清晰、准备充分、内容丰富的展示课。虽然《宗教学》是传统课程,但刘梦老师不断更新教材内容,补充新的学术成果,使课堂既有理论厚度,也紧贴当代语境。刘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成为思想交流的空间。谢院长表示,这样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体现出教师对学术的热爱与敬业精神。他鼓励全体教师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学研讨,互相学习、共同提升。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现了华东神学院教师团队对教学质量的重视,也体现出学院在课程建设和学术创新上的持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