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们需要孝敬的“父母”?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0-29 18:26:07
分享与播放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

第五条诫命是十诫中首次出现“孝敬”一词的经文。但“孝敬”(用“尊荣”一词更确切)的理念实则贯穿始终:前四条诫命教导我们以思想、言语和行为正当尊荣上帝。这位创造之主,天然拥有对我们的权柄。我们在天上的父,配得并当受儿女的敬拜。

第五条诫命将这一原则从天上的父延伸至地上的父母。父母是我们在世的“创造者”,因此也享有管教的权柄。家庭正是学习顺服权柄的第一课堂,基督徒父母训练子女顺服自己,是为让他们将来能更容易顺服其他世间权柄,并最终顺服至高权柄:我们在天的父。父母以可见的、暂时的权柄来引导,是为让孩子日后能顺服那不可见的、永恒的属天权柄。

然而,若父母完美无瑕,权柄的施行本非难事。但地上的父母终非天上的父,我们会失败,会犯罪,会令子女失望甚至受伤,这使得“孝敬父母”变得复杂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父母常对幼童引用此诫,第五条诫命的首要对象实为成年子女。这一点可以从伴随诫命的祝福中看出端倪:长寿的应许。 我们可以将第五条诫命理解为:“已成年的儿女们,要孝敬你们那在地上年日已久的年老父母,使你们自己的年日也得以长久。”这条诫命关乎我们与父母关系的整个长度,不仅仅是我们作为孩童住在他们家中的那些日子。它道出了我们在父母年老时尊荣他们的责任,正如《箴言》23:22所详述的:“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

上帝的律法使我们能在群体中生活。当儿女通过照顾和尊重来孝敬年迈的父母时,对整个群体都是有益的。但这并非总是易事。如果很容易,十诫可能就只有九条了。即使那些与父母关系健康愉快、蒙受祝福的人,也会发现从“被照顾者”转变为“照顾者”角色是困难的。衰老,在诸多方面,就是一个逐步放弃个人决策权的过程。这需要巨大的勇气,甚至可能给最健康的家庭带来压力,因为维护年迈父母的尊严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第五条诫命对我们要求甚多,那些曾在父母手下遭受身体、情感或灵性上忽视或虐待的人,可能会对如何达到此诫命的要求感到茫然。在此处,如同在万事中,凡有耳可听的就有好消息:“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诗27:10)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尊荣长辈 

教会,是我们的原生家庭所未能成为的那个家庭。在福音书中,耶稣用家庭关系的语言来形容他的跟随者:“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太12:49-50)由于他们所持守的备受争议的信仰,一世纪的信徒无法依赖天然的家庭关系。许多人确实必须离开父母、弟兄来跟从耶稣。教会成了他们属灵的家,一个由爱、尊荣和责任构成的网络,为他们提供灵性、情感甚至物质上的支持。家庭关系的用语遍布新约书信。书信称听众为弟兄姐妹。保罗指示提摩太要待教会中年轻的成员如同手足。对于第五条诫命,我们必须关注新约中关于“父母”的用语。保罗指示提摩太要像对待属灵的父母一样敬重年长的信徒(提前5:1-2)。他对哥林多的教会说:“我在基督耶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林前4:15)他甚至向他自己的一位属灵母亲致意,在向鲁孚的母亲问安时称她就是我的母亲(罗16:13)。这种对孝敬父母之诫命的扩展应用,并未被早期教会的先辈们忽视。在第五条诫命中,我们应当尊荣谁?写于1647年的《威斯敏斯特大要理问答》回答道:“在第五条诫命中,‘父母’一词不仅指生身父母,也包括所有在年纪和恩赐上居长的;特别是指那些按上帝旨意,在家庭、教会或国家中,处于我们之上掌权地位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尊荣长辈。

这份要理问答强调对父亲和母亲的尊荣。一个健康的家庭,是父亲和母亲的智慧与贡献都受到重视的家庭。上帝的家,如同任何健康的家庭一样,应当力求在教会中向属灵的父亲和母亲们展现这样的重视。如果任何一种亲职角色的存在被弱化或忽视,这个家庭就有陷入各种功能失调的风险。当父亲和母亲都得到他们当得的尊荣时,上帝的家是何等的美善。

还要注意,要理问答将“在年纪上居长的人”也纳入“父母”这一范畴之下。《利未记》19:32说:“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我们所要尊荣的,不仅仅是年老的生身父母,而是普遍意义上的长者。这是在非信徒中间活出尊荣生活的清晰途径。在一个痴迷于崇拜青春、厌恶老年的文化里,第五条诫命为基督徒提供了一个在黑暗中作光的简易方法。

我们不应人云亦云地将长者视为可爱却无足轻重、是负担或可抛弃的存在,而要尊荣他们为承载上帝形象的人,他们拥有的智慧唯有岁月方能赋予。通过寻求并珍视这种智慧,我们既尊荣了赐恩者,也从恩赐中获益。《诗篇》90:12祈求上帝“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上帝回应这个祷告的方式,极可能是藉着那些比我们年日更长的圣徒的智慧。 

一种广泛的顺服 

这条诫命的广泛应用变得清晰:无论在哪里遇见长辈,都要尽你所能地尊荣他们。但我们要带着分辨力去做。《以弗所书》6:1帮助我们记住,我们是要“在主里听从父母,即,在他们按上帝旨意行使权柄的范围内顺服。我们蒙召不是去尊荣或顺服那些一心行不义或施伤害的长辈。

不义、伤害、虐待、遗弃。这些却常常是我们长辈的所作所为。诚然,我们正确地视这些为实践第五条诫命时会遇到的挑战。但我们必须警惕,不可把它们当作借口。我们必须祈求上帝赐下恩典,让我们能尽己所能地展现尊荣。

也许你的母亲并非事事都做得对。如果你自己已为人父母,你可能早已学会宽厚地认为:她已尽了全力。如果她还在世,可以通过与她分享一段你童年时关于她的美好回忆来表达尊荣。如果你自己有孩子,也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并认真思考,还有哪些故事是他们需要听到的。让你的孩子享有与祖父母的关系,而不被你童年的包袱所拖累,这可以是一种尊荣的方式。有时,我们通过在不言不语中展现宽恕来尊荣我们的父母。

也许抚养你长大的父亲只是名义上的父亲。也许他曾导致或允许你受到伤害。那就寻找你能做到的尊荣方式。谁曾像父亲一样待你?一位老师或教练?一位祖父?一位牧师?一位继父?向那些超越血缘界限、以具体方式向你展现父爱的人表达你的感激。

也许你的父母好到所有贺卡上的赞美之词都配得上他们。那你务必要花时间,在他们受尊荣的日子里,找到最完美的卡片,写下最真挚的感言。但同时,也要感受到你所享特权的分量。能被一位始终将他人需求置于自身需求之前的母亲或父亲抚养长大,绝非寻常之事。通过你也成为这样的父母来尊荣他们。但不要止步于此,要将目光转向你身边那些在身体、情感或灵性上如同孤儿的人,按他们的需要,去成为他们的父母。因为教会是上帝的家,我们绝不缺少当尊荣的属灵父母,也绝不缺少需要关爱的属灵孤儿。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充满痛苦,上帝的家可以成为你的避难所。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幸福美满,上帝的家岂不更美善?

在耶稣生平的记载中,我们看到他尊荣了地上的父母、长者和掌权者。在临终时刻,我们看到耶稣温柔地将地上的母亲马利亚托付给他的属灵兄弟约翰照顾。他这样做固然是出于爱,但也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尊荣我们的父母就是尊荣上帝。正因他深知自己真正的儿子身份,尊荣他在世的母亲便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举动。

此生是上帝的儿女们借由顺服地上权柄来学习顺服天上权柄的实验室。在这世上尊荣我们看得见的父母,是一种积攒天上财宝的方式。通过谦卑领受他们历经时间考验的智慧,我们预备自己的心去顺服上帝那永恒的智慧;通过顺服他们可见的权柄,我们受训将自己的意志降服于上帝那不可见的权柄。我们通过重复来学习,与“一切在年纪和恩赐上居长者”的反复互动,正是在训练我们,直到那日我们完全进入主所赐的应许之地。诚然,我们在那地上的年日必得长久。在那新造的世界里,那位在年岁与恩赐上无限超越者,将完全地得到祂配得的一切尊荣。

今日,正是尊荣那些“可见者”的日子,为要训练我们的心去尊荣那“看不见”的天父。通过将尊荣给予配得之人来尊荣上帝,当我们如此去行出“孝敬父母”的生命,我们便活出了天国子民的样式。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