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读冈萨雷斯《基督教史》七十:拉丁美洲的教会

饥饿非洲
饥饿非洲

冈萨雷斯在书里讲到了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特别是基督宗教的一个变迁。

历史上,拉丁美洲的国家是如何由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转变成为独立国家的呢?首先,从西班牙派过去的贵族,和本地土生土长的殖民者后代之间有矛盾,而殖民者的后代又压迫当地底层的居民。因此,这种不公义是一直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18世纪末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后来又建立了拿破仑帝国,他曾率领军队打破了欧洲封建帝王的统治,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殖民帝国本身就已经被法国占领了,所以不能再对他们的殖民地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种情况也有利于被殖民国家的独立。

第三个原因和美国的崛起有关。18世纪中叶,美国基本上认为拉丁美洲是它的后院,所以不再希望欧洲的列强继续对拉丁美洲施加影响。美国是抱着独立自由的旗帜,从政治正确的角度,要把殖民者赶走,之后可以在拉丁美洲建立它自己的权力。

问题是,他们独立之后,并没有解决社会公义的问题,这对教会也有影响。在美洲,那里的土地非常广袤,人也越来越多,但受过良好的神学训练的主教和神父很少,很难进行有效的牧养。所以,当地的教会就兴起了一个与欧洲不太一样的信仰模式。

冈萨雷斯写道,这种信仰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口是心非的信仰模式,就是说,一个人可以说自己是基督徒,但他的行为可以完全没有基督徒该有的样式。并且,他们很少可以得到有学识的、真正受到很好培训的神职人员的教导。所以,大量的人,都是自己读圣经、灵修和祈祷,之后得到经验,信徒们非常火热,也比较情感化。

所以,直到今天为止,“五旬派运动”和“灵恩运动”,在全世界发展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拉丁美洲。即或是在拉丁美洲的天主教里面,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灵恩派”的信徒。他们不会从理性的学术的角度来思想信仰,很多都是很火热的,从强调感受的角度来思想信仰。

这让拉美的教会大量地参与到政治里面去,比如海地,80年代的时候,独裁者杜瓦利埃父子被赶出去之后,有了民主,其第一任总统就是一个天主教的神父——阿里斯蒂德。此外,很多拉丁美洲天主教会中下层的神职人员会参与到政府或政治运动中去。

原来,在拉丁美洲,独裁政府很少讲究公义。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主教名叫奥斯卡·若梅若,他在做弥撒的时候,被当地极右翼的势力开枪打死了。如果未被暗杀,他后来应该是红衣主教。所以,拉丁美洲近代的教会,就是一个反对独裁、强调社会公义的教会。

因此,在拉丁美洲的教会里,也兴起了一种神学流派,叫“解放神学”,它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里得到过一些灵感。

现在罗马天主教的教宗,原本就是阿根廷的红衣主教、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主教,他自己是意大利裔的阿根廷人,是阿根廷耶稣会的会士。他年轻的时候,就带着一种要去改革、不固步自封的心。

从拉丁美洲的教会历史当中,我们也可以得到教训,就是,教会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应该与那些受欺侮的、弱势的群体在一起。此外,当地的教会太感性,缺少理性的反思,所以,教会要有信仰的热情,也要有理性的思考。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