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基督教史(上卷)》(10)多个群体的改革探索
教会在14和15世纪所处的悲惨境地促进了各种改革运动:大公会议运动希望弥合教会分裂,结束买卖圣职、任人唯亲等教会的腐败问题;约翰·威克里夫和约翰·胡斯认为,不仅是教会生活,教会的教义也必须改革;还有一些基督徒表达了对末世的期待,这成为了穷人和受压迫者的盼望;还有一批人转向了神秘主义,希望藉此来更多地认识神。
上述内容记载在《基督教史(上卷)》第34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在教父时期的教会,大公会议曾较有效地解决了不同派别之间的教义分歧。随着教宗获得了权力,大公会议成为服务于他们的政策与计划的工具。当来到中世纪晚期时,同时出现了两位敌对的教宗,整个西方教会有许多的矛盾、分裂。这时,又有人希望藉由大公会议来促成合一。1409年在比萨召开了一次会议,罢黜了当时的两位教宗,重新选举了一位教宗。然而,另外两位教宗不接受这次会议的结果,就形成了同时有三位教宗的局面,每位教宗都有各自的拥护者。经过一系列的争斗,原本希望大公会议权力高于教宗的努力落败,大公会议仍听命于教宗。
当看到教会神职人员因为权力而带来的堕落后,约翰·威克里夫写了两部重要著作《论神权》《论政权》。他认为,所有合法的统治权来自于上帝。基督所做的榜样,是这种统治权的特点:基督是来服侍人,而不是被人服侍。由此他指出,任何用来谋求统治者的利益,而不是被统治者利益的统治权都不是真统治权,而是篡权。他还就教会的实质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基督的真教会并不是教宗以及可见的教士团,而是被预定得救之人的不可见的身体;教会的许多领袖可能是被上帝摒弃而永世受罚的人,他甚至宣称,教宗也可能是一个被上帝摒弃的人。关于圣经,他认为应该是每个基督徒所拥有的,因此他从事了将圣经翻译成英语的工作。
约翰·胡斯将基督徒的权威从教宗转移到了圣经。面对教廷的罪恶,他在讲台上痛斥,指责神职人员通奸、买卖圣职、擅离职守和以人民为代价来谋取自己的财富。教宗命令禁止胡斯讲道,但胡斯在深思熟虑之后认为,他不能听从这个命令,仍坚持讲道。随后,他被教宗革除了教籍。胡斯认为,圣经是评判教宗和所有基督徒的最终权威,不应当顺服不遵守圣经的教宗。胡斯最终被以异端的名义而烧死。
多明我会的托钵修士吉罗拉莫·萨伏那罗拉于15世纪末对修道院进行了改革。他当选为圣马可修道院院长后,卖掉了修道院的大量财产,并将其分给了穷人;为了给穷人提供食物,他建议教会卖掉自己的金银;他认为贪求浮华之物是罪恶之源,呼吁富人们舍弃这些。他相信,学习应当成为教会改革的中心,因此,修士们开始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和迦勒底文。萨伏那罗拉引领了一股变革之风。然而,他的变革触动到了许多富人的利益,最终被以“异端和分裂者”之名处死。
这一时期还兴起了许多神秘主义者,他们认为理性无法准确地认识上帝,需要藉着默想来与上帝相连。比如,埃克哈特认为:人可以通过内心的默想来直接认识上帝,“让自己被上帝抓住”,从而“不需要媒介”就认识了上帝。还有一种更为实际的神秘主义,他们主张训练一种以默想基督的生活与效法基督为中心的 灵修生活。神秘主义本身不抵制教会与教会领袖,但他们间接地削弱了腐败的高级教士以及建制教会的权威。
中世纪的最后阶段动荡不安,社会运动以及人们对宗教的不满和盼望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氛围中,反教权主义兴旺发展,它的灵感基本上来自古代对公义的盼望,而不是现代的世俗化潮流。
注:作者系江苏一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