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在苦难中活出恩典——重读列夫·托尔斯泰《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穷人》,虽已创作近200年,至今读来仍能触动人心深处,引发思考。 教会内部对财富与信仰的看法常有分歧:一派视经济富裕为蒙恩标志,多引旧约为证;另一派则持相反观点,将贫穷视作虔诚信仰的外在表现,常援引新约佐证。本文无意就此宏大命题展开讨论,仅分享重读《穷人》后的一些感想。

勇气的另一面——从扫罗与大卫的故事中汲取真智慧

在这个围绕利益、崇尚权力金钱、鼓励创新突破的世纪,“敢”字,俨然成为衡量个人勇气的唯一标准。然而,当我们细读那部蕴含古老真智慧的典籍——圣经时,难免要发问:真正的勇气,是否仅仅体现在无所畏惧、不顾底线的“敢”上呢?

潜藏在人心里的“可拉”

《民数记》第16章记载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叛乱事件——可拉一党的叛乱。这是一次直指摩西与亚伦领导权威的重大事件,发生在以色列民族40年旷野漂流时约第38个年头。

转脸看耶稣:基督教应对人工智能的一点思考

作为基督徒,我们应当以智慧和爱心,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新技术,使其成为我们服务社会、荣耀上帝的工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信仰的纯正和活力,继续在世界中做光做盐。

一个有关安息的祷告

主啊,我们感恩于祢的启示与拯救,真正的安息并非囿于特定日子,不拘泥于某处场所,亦不在遥不可及的“诗与远方”,而是深藏于我们的心灵深处。开启并步入这神圣安息之境的钥匙,正是祢在十字架上的牺牲与复活。

了解当代巴以冲突之钥: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通识书

对以色列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以色列,还能增加我们对圣经真理的惊叹与敬畏。市面上一些严肃的学术与历史普及著作可以作为我们认识这一历史的起点,帮助我们避免被偏颇的信息所困扰,更全面地理解巴以冲突。

从西奈山到现代法庭——论旧约律法与现代法律的异同

在教会的殿堂中,我们不时会听到人们将旧约律法与以色列的法律混为一谈,甚至与现代的法律概念相混淆。他们或许认为,这仅仅是由于翻译上的误差,而实际上,旧约律法与现代法律在性质、内容以及适用范畴等多个维度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寂静无声:C.S.路易斯人生的最后时刻

于人生旅途的终章之际,人们往往会呈现出最为真挚且富含思想的自我。C.S.路易斯(1898~1963),这位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基督教护教士兼文学巨匠,在其生命之暮年,以深邃如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既璀璨绚烂又感人肺腑的图景,生动地阐释了他毕生所坚守的信仰:于至高上帝的怀抱之中,探寻并紧紧握住那永恒的承诺。

神学、教会和精神需求——回顾赵紫宸1941年的三个思考

神学,作为对上帝及其启示和旨意的深入了解和理解,绝不应被简化为一系列教条,不论这个教条(信条)是有多么地权威。教条(信条),往往缺乏生命力,无法激发信徒的内在灵性和生命力。神学则引导我们深入思索信仰,爱慕上帝,与上帝、耶稣基督建立个人化的亲密关系。

爱与嫉妒

爱与嫉妒构成了人类情感的两个极端,这不仅是哲学家所探讨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经常面对的情感困扰。这两种情感在基督教教义和圣经教导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世俗社会中,尤其是边缘群体,人们往往难以体验到真正的爱,而无端被嫉妒的情绪却不时涌现。